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米兰·昆德拉是享誉全球的法籍捷裔作家,他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其艺术才能的集中体现,也是在中国拥有最多读者的一部作品.通过分析小说中主人公的人生遭遇,管窥昆德拉对存在的诗意之思.  相似文献   

2.
我的小说观     
我很喜欢读小说,也学着写小说。我对小说有自己的理解,认为小说其实应该叫做“心说”,就是用心说的。作家把自己心里想要说的话和所写人物心里想说的话巧妙地揉合在一起,说来有头有尾、有情有趣、有滋有味又有意义。我爱读这样的小说。我也学着写这样的小说,《爱的咏叹》、《梳头娘姨传奇》等小说就是这样的习作。我不知道这样的小说是不是叫做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但我不管这个,我有自知之明。我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子,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用心写,用心说。写作的实践,读者的鼓励,使我增强了责任感和信心。偶然…  相似文献   

3.
梦前呓     
前几天在一个小说讨论会上,听一位青年作家说,南方有位青年作家有个“观点”,他很受“启发”。我想,或者还不好说是“观点”,是一个“感想”吧。也或者不算是“启发”,是“共鸣”的情况吧。先不咬文嚼字,我这里记下的,也只是“印象”,是大概意思。说:一个作家面对一堆素材,要刽子手那样,手里拿着尖刀,找着要  相似文献   

4.
张旭 《各界》2011,(8):19-21
见程汝明站在身旁,毛泽东特意调整了一下坐姿,然后冲着程汝明乐了。 程汝明也乐了,他说他没问毛泽东为什么乐,但他乐是“因为主席乐了”。  相似文献   

5.
去年2月初的一天中午,我在某市准备乘汽车回家,在汽车站附近的天桥上被两个卖假发票的缠上了:“什么样的都有,章印齐全,报销的时住什么破绽也看不出。”这类人以前已碰到过不少了,是很不好葱的。于是我便来个“千句不开口,神仙难下手”的招式。还真灵,他们跟着我没走几步就死心了。到了车站,一个同乡老大爷在向众人哭诉。也夫在天桥上,他遭到了买假发票的算计。那两个家伙竞硬拉着他不让走。没奈何,亿便“慷慨”起来:“发票我不要,也没地方报销,白送你们5元算了。”一个拿了5免走了,可另一个还拉着记不放。没法子,又给了5元…  相似文献   

6.
我干政工的十几年,体味过“酸甜苦辣”,但使我最伤心的莫过于家人的不理解,尤其是我老爸。我老爸今年70多岁了,是个建筑工程师,搞了多年的技术工作,他希望我继承他的衣钵,吃技术这碗饭,可我却鬼使神差地干起了政工。于是他总是对我耿耿于怀,说我没出息。这能怪他老人家吗?我的工资没别人高,从事不了第二职业捞不到外快;平时不是组织个义务劳动,就是跑到职工家里搞家访,把节假日经常贴了进去;妻子下岗,女儿面临着考大学,经济上捉襟见肘,孝敬不了老人什么,反而要他们贴补些许……老父能不抱怨吗?这些曾使我苦恼访煌过,但…  相似文献   

7.
老李船长 《各界》2010,(1):56-60
前115年,刘彻第25年,霍去病死后隔年,长安发生一件大案,时任御史大夫的张汤自杀了。张汤是司马迁着重点名的酷吏,班固没觉得他是酷吏,单独给他写了传记。今天的小说或者电视剧,提到张汤,一般是阴狠冷酷的反面角色。  相似文献   

8.
林丽  谭文华 《学理论》2009,(17):190-191
复调是莫言小说的一种重要叙事模式,他的很多小说打破固有的单一的表现方式,采用开放性的结构,具有“未完成性的特点”,通过主人公的“诉说”揭示主题,而创作主体在背后发出自己的声音,构成“多声部”。  相似文献   

9.
要我介绍一本书,真是不知从何说起。 那些越写越长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以男女“做爱”取胜的小说,我自己就没耐心读下去,怎么能挑一种推荐给读者? 我自己就不相信看相算命,怎么能推荐《麻衣相法》这类的书呢。 我自己就不打算“下海”,当然我也不想推荐什么《厚黑学》。 《红楼梦》已经成为一门学问,一部  相似文献   

10.
“明白人”     
宏图 《瞭望》1990,(34)
《文汇月刊》今年第六期,刊载《作家书简》(特辑),收俞平伯、巴金、胡风、柯灵等诸位老作家书信,弥足珍贵。其中,沙汀先生《致高缨》附笔云: “还有,你希望我再写一、两中篇,盛意可感,可惜我已经84了!精力过差,作为一个小说作者,《红石滩》将是我最后之作。”  相似文献   

11.
王朝闻印象     
拿着写有王朝闻20多部苫作的书单,我“胆怯”地按响了门铃。 沉寂。 “糟糕,虎虎的爷爷八成又把耳塞堵在耳朵上了”。王朝闻的儿媳抱着儿子虎虎来帮我叫门,此刻也只得无可奈何地笑笑,“他一写东西就把耳塞塞上,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不管了……”。 “对不起,我没听见门铃声……”王朝闻微弓着背,一边抱歉一边把我引进古色古香的客厅,又张罗着为我倒饮料……花白的头发、普通的衣着、谦逊的  相似文献   

12.
易水寒 《党政论坛》2008,(24):43-43
宋仁宗有一次出游,途中多次回头找饮水的器具,没找到,他也没吱声。回到宫里,他渴坏了,“咕咚咕咚”喝了好几杯水。旁边的人问他:“皇上,您渴成这样,刚才干吗不说呢?”仁宗回答:“如果我说了,一定会有人因此而获罪啊!”  相似文献   

13.
好名     
好名曹金兴宋代李,“苏门六君子”中的小阿弟。他在《师友谈纪》一书中说,自己少时急进好名,曾三次献书公车。捷径没走成,但好名急进之心不改,“复多游巨公之门。”年长他一辈的苏东坡直言相告:“如子之才,自当不没,要当循分,不可躁求。王公之门,何必时曳裾也...  相似文献   

14.
江琼 《学理论》2009,(31):179-180
庄子将“道论”引向人和生命,对自然、人生与自由精神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逍遥游”的审美人生哲学。庄子认为,“逍遥游”的本质是自由心灵的审美境界;指出个体精神的绝对自由,必须实现三个层面上的突破:我与外在现实之间,突破个人境遇的束缚,即“安命论”;我与他物之间,突破个体认知的束缚,即“齐物论”;我与“真我”之间,超越“我”。突破个体心灵的束缚,显现本真之“吾”,即“体道论”。这三个层面的突破,层层递进,最终使个体精神获得空前解放,达到了“物我两忘”的极致境界。  相似文献   

15.
鲁民 《党政论坛》2008,(18):34-34
人在倒霉时最清醒。胜利时容易冲昏头脑,也是人之常情。“人生得意须尽欢”,面对美酒、鲜花、掌声、喝彩,就忘了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拿破仑在率领大军翻越阿尔卑斯山时,骑在马上狂妄地大叫:“我比阿尔卑斯山还高!”而兵败滑铁卢被流放到荒岛上后,他万念俱灰,痛不欲生。思前想后,他的头脑终于清醒了,他深刻反思说:“好长时间没和士兵一起喝汤了。”  相似文献   

16.
卜束 《瞭望》1990,(35)
“三百六十行,隔行如隔山。”这是俗谚,自有至理存焉。常常发现,有些人在这一行是顶刮刮的人才,干另一行却往往是庸才。我有一位老友,就干过这样的蠢事。他是作家,写了不少小说、散文和诗,也出过几本集子。不幸的是,他忽然也削尖脑袋向流通领域里钻,和一位港客合开了个AB公司,忙了一阵子,结果是发财梦破灭,亏欠了一大笔债。他后来说,这下子明白了:自己原来毫无经商之才。  相似文献   

17.
许燕吉 《各界》2014,(2):20-21
在香港,妈妈监督我和哥哥读书,或清算我俩的错误,都是在爸爸下班回来之前。爸爸一进门,马上“结业”,我俩就像放飞的小鸟一样聚到爸爸身旁,快乐无边。爸爸大概不会打听我的“劣迹”,就是知道,我相信他也不会嫌弃我,因为他喜欢孩子,而且见孩子都喜欢。公公说他是“孩子头”,妈妈也说他“不分大小”,的确,我们和他一起玩时,一点儿也没觉得他已是四十大几的一位长辈。  相似文献   

18.
曲丹 《学理论》2014,(3):148-149
美国著名作家斯蒂芬·克莱恩的代表作《红色英勇勋章》,小说中对主人公亨利·弗莱明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把他的恐惧和悲伤,懦弱和勇敢描绘得淋漓尽致。主人公在战争中面对死亡的心理变化状态,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参战前对死亡的无意识心理,参战中对死亡的逃避心理,参战后直面死亡的抗争心理,它们恰恰契合了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的"本我—自我—超我",巧妙运用这一点,从人格结构理论视阈下对这部小说主人公面对死亡的心理变化进行细致解读的。  相似文献   

19.
王路 《瞭望》2000,(33)
常言道:有什么别有病,没什 么别没钱。表面上看,病和 钱没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就有那么一些领导干部因为没钱而得“病”,或是因为钱多而“病”得不轻。这些人对金钱的欲望像沟壑一样难填,于是权钱交易、滥用职权、受贿等一些腐败现象沉渣泛起,污染着社会环境。 钱并不是万恶之源,那为什么它能使人难以抵御,使人生观扭曲,甚至使人铤而走险?西晋的南阳隐士鲁褒的《钱神论》有其主张,他说当世之人对钱“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钱之所至,…  相似文献   

20.
道德与真理     
“道德是真理之花。”这句话,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的。他说得有道理。道德与真理,是不可分离的伴侣。从来没有没道德的真理,也不存在没真理的道德。真理,是对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她最集中地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最集中地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道德的秘密是爱”,所以,为真理而奋斗,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是爱的最高境界。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共产党人,80年来的奋斗,是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其实也是为真理,为爱而奋斗。他们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道德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