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10年间经济平均增长率仅为2.9%,远远低于六七十年代。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为扭转经济发展的不利局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除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之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未有明显好转。经济发展的内部阻滞依然十分强大,而外部经济环境的诸多不利变化犹如雪上加霜,使得发展中国家在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上困难重重,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2.
作为80年代和90年代初国际经济讨论的中心问题——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虽经债务国、债权银行、债权国政府和多边金融机构近10年的努力,但仍未得到根本缓解。不仅整个发展中国家所欠债务总额有了绝对增加(到1990年底已高达1.35万亿美元),而且债务危机面正有所扩大,即卷入债务危机的发展中国家逐渐增多,而且债务危机的影响正波及到债务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债务已不单纯是个金融和外债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的发展中国家改革态势与我国面临的挑战王永贵,申靖70年代,全球公开打改革旗号的仅中国等少数国家。到90年代,世界性的改革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改革风起云涌,迅猛发展。发展中国家改革的兴起和开放的扩大,既增强了第三世界的经济实力,也逐步改变了世界经...  相似文献   

4.
然站在了新世纪的门槛上,可以看到随着新的技术革命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繁荣,带动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但由于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之间的互相增援,世界南北之间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除了国内政策的失误外,国际发展环境的日益严峻是导致发展中国家尴尬境地的重要原因。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70年代以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处于争取独立和解放、巩固政权、反殖反帝的潮流中,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暂时置于次要地位。7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已获独立,谋求生存和发展成为首要任务。然而,在一个西方模式居于主导地…  相似文献   

5.
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三十年代萧条时期以来最严重的困难”。当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除了各国内部特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外,西方国家利用现存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向第三世界转嫁危机,则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李琮 《瞭望》2000,(11)
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是世 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经济结构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全局性重要意义的是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调整,可追溯到80年代。当时多数发展中国家受到沉重负债的困扰,有的陷入债务危机,经济发展严重受挫,甚至连年负增长。它们为了克服困难,寻找出路,一是着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市场经济,面向世界市场;二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新产业的成长,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7.
马尼拉专电在亚洲发展中国家纷纷走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努力扩大对外贸易之际,亚洲地区内部贸易的迅猛增长尤为引人注目。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80年代后半期与90年代头5年中,亚洲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年均增长率达20%以上,高出世界贸易同期平均增长率一倍,也远远高于亚洲发展中国家同期整个外贸年均增长15%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缘起:新时代的共同诉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政治经济逐步进入一个变革和调整的时期,各种力量此消彼长,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一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演变的主要特征之一。从经济增长来看,1990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率居前20名的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它们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从经济总量来看,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王力 《瞭望》2006,(24)
过去十年,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伴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迅猛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再次兴起。区域合作的三次浪潮在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大致出现了三次发展浪潮。第一次浪潮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 主要参与者是发展中国家,目标在于保护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一些曾长期执政的发展中国家百年老党在推动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却未能顺应时代潮流,调整好航向,最终丧失了政权。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在这方面的教训值得我们汲取。  相似文献   

11.
1926年,日本进入了昭和元年,从昭和二十年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从荒废走向复兴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在制造业为龙头下日本经济快速成长。70年代,全球爆发第一次石油危机,日本经济陷入混乱,此后经济增长率锐减,战后以来的经济高成长宣告终结。80年代后,因为金融环境宽松,景气持续强劲,导致股票价格和地价大幅攀升,即泡沫经济。90年代,资产价格急剧下跌,泡沫经济崩溃,日本经济长期低迷,被认为是“失去的十年”。通过对日本经济发展特色的分析也为我们未来研究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的经济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时代亮色与中国特色交融──《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评介文大会发展经济学是具体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怎样实现由传统形态到现代形态的转变,即怎样从不发达状态演进到发展状态的一种综合性、应用性经济理论。这种理论,虽然从本世纪40年代才开始...  相似文献   

13.
能源是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础。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能源需求量不断增长。据预测,90年代世界经济增长将保持在平均每年3—3.5%的水平上,其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经济增长率为2.5—3%,而发展中国家为4—4.5%。同期世界能源总消费量将以2%的年增长率递增。 从可预见的演化趋势来看,90年代世界能源的发展可能具有下列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4.
华盛顿专电 西方工业国家在经历了连续7年的经济增长后,怀着喜忧交加的心情踏入了90年代;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在面临经济发展进一步不平衡的情况下迎来了20世纪的最后一个10年。尽管人们总是希望世界经济在新的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宇航技术和海洋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在这个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经济都经历了一次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发达国家逐步将劳动密集型乃至资金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家则乘机实现自己的产业升级,由此加快了国际经济专业化分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深圳的诞生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几乎在同时,使得深圳的产业结构一开始就处于快速的变动之中。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而产业结构的演进又为技术的应用和发…  相似文献   

16.
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越来越不平衡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据世界银行统计,从1974年到1993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为3%,其中:东亚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7.5%,南亚经济年均增长率为4.8%,拉丁美洲经济年均增长率为2.6%,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年均增长率为2%,中东和北非经济年均增长率只有1.2%。 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相差更为悬殊。文莱、新加坡等少数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6万美元以上,都已超过英国;大多数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1000美元;按联合国规定的标准,目前全世界共有47个最不发达国家,其中32个在非洲。这些国家的年人均收入低于300美元,工业产值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0%以下,成人平均文盲率达59%。阿富汗、尼泊尔等几个国家的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200美元。  相似文献   

17.
九十年代全球企业兼并浪潮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历史上西方国家四次兼并潮的过程与特点,并联系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的兴起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具体分析了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全球企业兼并的八个特点.最后,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面临的矛盾和战略调整王廷科金融市场机制对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不仅日益为发展经济学理论所注重,而且也越来越被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成长和金融实践所证实。90年代中国经济在面临体制转换和变革这一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中国家人才回流,既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国家发展的标志之一。在发展中国家所有的引进项目中,人才引进最为重要。如何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人员为国效力,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及地区普遍面临的紧迫问题。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要件,就是制定专门计划,加大经费投入,优化创业环境。从6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周边的韩国、印度、泰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香港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在经济起飞阶段都曾经采取各种措施,吸引海外人才。这些举措形式多样,效果明显,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同经济、社会的发展,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存在明显的矛盾。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五、六十年代,由于对这一基本国情和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人口急剧膨胀,带来了严重的后果。70年代以来,全国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特別是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