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试论实证论在心理学发展中的基石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证论是心理学方法论的基石。实证论自身的演变直接影响到不同心理学流派的产生,如早期实证论、经验实证论、逻辑实证论分别成为经典行为主义、构造心理学、新行为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实证论不论对过去心理学的研究,还是对当今心理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方心理学在研究课题,研究方法,指导思想和组织机构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分型现象,面对这种分裂现象,不少心理学家为之焦虑,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其中以美国心理学家斯塔茨等人所倡导的整合主义最为引人注目,整合主义站在自然科学的立场上,试图以贯彻客观性原则,严格遵循客观方法来作为统一心理学的方式,由于整合主义的基础是传统的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因而整合主义受到了不少批评,面临着尴尬的困境,心理学的整合只能是多元化的整合,这种整合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同时又允许多样化成分的存在,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成分之间是可比的,和谐的,而不是矛盾,冲突的,通过释义学式的对话,增进相到的了解,这种基础是可以建立的。  相似文献   

3.
社会建构论是当代西方心理学中后现代取向的主要代表.社会建构论反对内源决定论和外源决定论的人性观,主张人性是社会的、话语的建构,是关系的存在.社会建构论人性观对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研究方法、心理成因、心理治疗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冲击.不同心理学者应以宽容、整合、超越的视界看待社会建构论的这种新型人性观对当代主流心理学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以促进整个心理学科的健康发展并最终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4.
意识实在与行为主义革命的破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意识作为一个存在领域具有不可还原的实在性,正是这一实在领域构成了心理学的合乎逻辑的基础。对意识实在的论证,乃是心理学寻示和确立自身理论同一性的过程。行为主义彻底否定“意识”范畴的科学合法性,从而使心理学丧失了它自我自身的理论同一性。行为主义作为心理学纲领,依赖于它对作为行为之内在本质的意识实在,作出符合心理学自身理论性质的科学论证,这不是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所体现出的向“意识”范畴的“回归”趋势的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5.
班图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在方法论上综合了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表现出以下特征:1、强化与认知的结合。观察学习的获得过程与操作过程的结合最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特征。2、行为主义和建构论的结合。建构论强调心理过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行为主义的观点是不相容的,班图拉却把这种观点结合到自己的理论中。3、交互决定论。班图拉以环境、人、行为三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解释行为的动因,阐述示范、模仿与模仿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陈峥 《法制与社会》2010,(5):218-219,225
学习理论流派纷呈,从心理学意义上主要分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派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派,和建构主义学派。本文从学习的实质和学派之间的差异等方面评述了各种学派学习理论的内容和意义,及各种学习理论之间的争论和整合。  相似文献   

7.
社会交换论作为西方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在古典功利主义经济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等思想的影响下,把互惠、交换等经济学概念引入了社会学当中,对于解释人们的互动行为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将围绕社会交换理论,对大学生的校园人际交往进行分析,以突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理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现代西方心理学在经过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的描写后,正在接受一种新的描述方式."第二次认知革命"有可能使心理学向心理学是有关个体或者群体中的积极人的研究这一传统的、常识性观念回归.认知革命明确了一个真理,心理学应该成为对意义的心理研究.然而,在方法论上传承了行为主义的认知心理学,片面地将"意义制造"理解为"信息加工",追求心灵——"自然之镜"——中的"心理表象".话语观念的导入,使得处在语用平台上心理学家认为,语境、社会-语言的约定以及社会交换的模式,是构成意义的唯一决定因素.在这三描述方式中,对意义的理解和建构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话语在心理现象中占有中心地位.这使我们认为,心灵是个动态的观点,植根于历史、政治、文化、社会和人际的语境之中.  相似文献   

9.
试析西方心理学三大势力与后现代视野的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科学视野和科学哲学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的今天 ,行为主义阵营内部产生了较大的分化 ,新的新行为主义者走上了革新之路 ,完成了研究视角的转换 ;而在汹涌澎湃的后现代思潮巨大冲击下 ,素有人文精神与情怀的精神分析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自然地与后现代视野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因此 ,心理学的三大势力与后现代视野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互影响、协同发展。以此为契机 ,打破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框架、教条与桎梏 ,重新构建心理学的体系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的化转向犹如平行于认知革命的一场化革命,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从化视角透视人的心理,拓宽了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以化为主线贯穿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新航向;倡导多种心理化的差别共存,为心理学的繁荣友展及最终的多样性统一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范式论对于心理学研究的双重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范式论对心理学具有双重意义,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矛盾。就积极方面而言,范式论有利于消解心理学不同范式之间的建立,促进不同范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融合。启发人们对传统心理学的理性主义人性观进行批判性反思,彰显了理论研究对心理学的重要性。就消极方面而言,如果不能全面把握范式论对心理学的方法论蕴涵,盲目地将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引起心理学,意味着对心理学中的实证主义倾向的认同,此外,范式论所倡导的相对主义价值观有可能加剧心理学的分裂与破碎。  相似文献   

12.
三大心理学流派对犯罪心理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清 《政法学刊》2004,21(1):65-68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斯金纳的激进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技术,对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具有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是犯罪心理学科基本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成份。无论学习或者研究犯罪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都直接、间接地与之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人类的本性、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作用、攻击行为、异常心理咨询矫治及研究运用的方法论等方面,三种典型代表在心理学理念、策略与技术诸方面存在的差异值得犯罪心理学的借鉴与反思。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初,美国法学进行了一场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尝试。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首倡进行法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受到著名法学家威格摩尔的激烈反击以及一些心理学家的反对。但是,也有部分心理学家随后开始进行法律行为实验研究及法律心理学研究,法学界的著名学者哈钦斯针对一系列具体主题进行法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而威格摩尔在反击之后也开始在这一领域展开研究。此次交叉研究为二战后行为法学派在美国法学界的兴起提供了基础。我们可以由此思考法学对于交叉研究的接受度,以及那个时代心理学影响法学研究的可能。并通过20世纪美国法学各类交叉研究的繁荣,反思我国当下司法实践的现代化变革及法学研究范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刑罚目的是刑罚论的核心问题,它对一国刑事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刑罚目的问题上,长期以来有三种学说:报应目的论、预防目的论和报应与预防一体论;但是,科学的刑罚目的论应该是“统一说”,即“坚持一个中心兼顾两个基本点”。刑罚的目的应坚持以间接一般预防为中心,兼顾报应与特殊预防的要求,在间接一般预防的基础上实现报应与特殊预防的有机统一。“统一说”为我国刑事政策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A commonly shared goal among scientists is to reach the ‘holy grail’ of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or unification. We list several examples of such attempts within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in general and, more specifically, within the subarea of social justice. A distinction is made between the seemingly interchangeable terms integration and unification. We note the scarcity of work concerned with untangling the meaning of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with differentiating among forms of integration, and with mapping the variety of ways in which integration might be accomplished. The five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is issue of Social Justice Research, and here briefly reviewed, address these and related questions and/or exemplify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with a focus on justice.  相似文献   

16.
用法学的观点来宏观探讨医疗问题的学问就是医事法学。医事刑法学则是对刑法领域中的医疗与刑法相互交差的问题作理论和实践研究,以探讨医疗问题中刑法应该介入的领域或场合,其目的在于保护国民的生命和健康。在医事刑法的领域,必须坚持刑法的行为主义、罪刑法定主义、责任主义和谦抑性原则,但同时更要尊重人的尊严和患者的自我决定权,尊重医疗的正当程序法理,在存疑时坚持以生命利益优先。  相似文献   

17.
生涯混沌理论是20世纪末期产生的一种生涯心理学理论.生涯混沌理论认为,生涯心理是一种动态开放的复杂系统,具有分形特征的静态结构;其变化过程是非线性的,对初始条件有敏感依赖性,但在复杂的变化中蕴含着可把握性;在生涯心理辅导中,该理论主张采取以叙事为主的方法.与经典的生涯心理学理论相比,生涯混沌理论日益显示出它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可弥补经典生涯心理学理论之不足.  相似文献   

18.
自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以来,各种形式的试图以进化论作为心理学思想的基石开展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冲动,在心理学的主流历史中绵延不绝,并相继形成多种理论形态各异的进化论的心理学研究方案。本文以关于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反思为立足点,通过对心理进化的逻辑的追问,并引入人类学哲学的视野,揭示了一切形式的进化论的心理学研究方案的逻辑的盲目性,并为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寻求理论的统一提供了可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