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推动实施《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加大对西部地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文化部、财政部于今年3月制定出台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涉及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等7省(区)11个市(州、地区)。《规划》出台后,四川准备如何发展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整体目标是什么?发展任务有哪些?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四川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负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出台《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毕节市处于规划核心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毕节品牌成为贵州重要文化品牌。毕节借势而上,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进行有益探索。毕节市借助地处国家文化部、财政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核心区的有利条件,顺势而上,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去年8月,“藏羌彝走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在大方县举行。博览会通过民族文化展演、文化产品展销、文化产业招商等活动,充分挖掘了毕节彝族文化资源,推动毕节文化  相似文献   

3.
正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位于中国西部腹心,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南来北往、繁衍迁徙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廊道,区域内自然生态独特,文化形态多样,文化资源富集,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沉积带,在我国区域发展和文化建设格局中具有特殊地位。这里积淀了壮丽、绚烂的民族文化,拥有着令世界惊奇的自然景观;这里主要居住着三个繁衍生息数千年的少数民族——藏、羌、彝,他们守护着各自古老而神秘的民风民俗;这里穿越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至今仍然生机勃勃……这里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形态,成为国家发展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重要地带和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4.
基于"一带一路"文化空间建构的复杂性,以及沿线国家的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要突出强调"价值共享"的理念,以文化价值传播促进民心相通;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业竞争态势,着意强调本土文化认同的"在地消费"理念,以特色产品参与国际市场尤其是"一带一路"区域文化市场竞争,在做强民族文化产业基础上使其融入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既要以"价值共享"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又要遵循文化产业的在地性特征,做强特色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3月,由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制定出台《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理论基础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藏彝走廊概念。藏彝走廊作为民族概念,具有沿横断山区六江流域分布,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历史上各民族往来互动频繁,各个时期的文化积淀非常丰富的特征。同时,藏彝走廊中各民族的文化互动,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机制的表现,是多民族和谐共生环境形成的基础,对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规划》正是从这一文化多样性的基底出发,提出以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发展,以文化产业促进民生改善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6.
《奋斗》2017,(19)
正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中,"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是向北开放重要窗口的物质载体,也是一条经济潜力巨大的国际经济通道,同时为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发展空间。"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强调拓展发展新空间,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推进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大通道建设,共同建设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各国服务贸易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6,(7)
正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性作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是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相互认同、增进共识的客观需要。国之交源于民众,民之交始于相知。丝绸之路作为沿线国家共同铺就和共同建设之路,其建设必然基于国民之间的深入交流和相互认知,否则就难以形成牢固的社会民心基础。"一带一路"涉及国家、覆盖人口众多,涵盖人类几大重要文明区域,能否形成思想的共识和感情上的维  相似文献   

8.
李孝敏 《求实》2016,(7):38-45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为我国文化产业拓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一带一路"不仅是商贸之路,更是文化之路,文化产业在"一带一路"格局中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我国文化产业应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审时度势,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文化产业供给侧调整,激发文化产业活力;盘活文化资源,厚植发展优势;打造中国品牌,彰显中国价值;创新文化金融,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创新对外传播,凝心聚力促发展,传播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塑造中国形象,推动形成中国崛起的战略局面。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四川省长江经济带旅游发展规划》新鲜出炉,《规划》以"一廊、一心、三带"为依托,"一廊"即长江上游干流走廊,"一心"指成都世界旅游目的地中心,"三带"则为金沙江、岷江和嘉陵江畔的藏彝、藏羌和圣河旅游带。《规划》中备受瞩目的是,四川将构建大熊猫旅游品牌集群,以大熊猫基地、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建大熊猫生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国际区域合作发展迎来重大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包含我国在内的65个国家(地区),人口占全世界62%,土地面积占全世界39%,GDP总量占全世界31%。加强湖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投资合作,对于提升湖南企业国际竞争力,助推湖南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发挥交流沟通、协调各方、整合资源的作用提出了新的挑战。"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表现出三个方面的新趋势:密切政党交往,推进沿线国家政党互信和政治互信;以政党交流为切口,增强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创新政党合作方式,促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要不断适应新情况新要求,更加积极主动,为"一带一路"战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实施旅游外交战略,开展国际旅游合作,拓展与重点国家旅游交流。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稳步进程中,采用旅游产业专业化指标、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以沿线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总人口数和旅游总收入为研究数据,研究沿线国家旅游经济差异及旅游产业专业化水平非均衡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一是"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内国家旅游经济和专业化水平发展突出的现象显著;二是其沿线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三是旅游资源、经济基础、政治环境、基础设施和旅游品牌是导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经济差异的因素。"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构建旅游带和旅游辐射区,扩大旅游文化交流,实现民心相通,提升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3.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居住着汉、彝、藏、羌、回等10多个民族。多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与民族间的交融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文化特质。今天,我们就带您去一个“微缩景观”,它浓缩了众多民族文化精华,它就是坐落在成都一环路南四段的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沿线的南亚国家自然灾害多发频发,且多数国家应对经验不足。从韧性减灾视角来看,成都建城三千年以来,城址未迁、城名未变,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少有的"韧性城市",城市的抗灾力、适应力、学习力和恢复力均经过了历史的考验。通过成都与南亚国际减灾与应急管理合作交流和互相借鉴,将成都在都江堰防洪和汶川地震等灾难中积累的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经验以及中国源远流长的减灾文化传播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利于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灾害科学防治、应急救援精准高效、灾后重建安全韧性提供科学指导,为保障沿线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交通道路运输通畅、经济发展稳健持续提供科技和能力保障,为建设更具韧性的"一带一路"提供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坚持开放发展、融入世界经济,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十三五"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是党和国家根据世界形势的深刻变革提出的重大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大战略,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是中国经济外交的新名片。"一带一路"战略是一项需要沿线国家和地区长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综合系统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多元文化的交流、冲突与融合也在不断加强,使得中国和各国间的联系越加紧密。由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国际关系的改善指明了新的方向,有利于将沿线各个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但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量庞大,文化多元,各国之间的情况比较复杂,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如何处理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推进藏羌彝文化走廊建设的五维视角 生态安全维度.走廊由川西高原、滇西北横断山高山峡谷、滇西高原区和藏东高山峡谷区组成,既是地下和地上资源富集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涵养区,更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推进走廊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念,以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为核心驱动,全面构建绿色产业发展新体系,形成"以生态促发展、以发展保生态"良性运转格局.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化互通是实现沿线各个国家"民心相通"的基础和关键。葫芦文化是中国和沿线其他国家寓意相通的优秀文化资源,以其为范例探讨沿线国家间文化互通的建设路径具有可行性。具体做法是将葫芦文化价值的创新性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密切联系,以形成强大的文化力为目标,通过构建以开放、协同为创新特征的价值创新生态系统实现文化互通。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8,(2)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关于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相关文献对黑河市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黑河市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实  相似文献   

20.
图说天下     
一带一路:从理念变为实践从蓝图变为现实截至2021年11月,我国已与14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合作吸引力不断释放,"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一大批关系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合作项目,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使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