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探讨"502"胶对指纹脱落细胞DNA检验的影响。对60份不同材质上指纹捺印样本进行DNA检验并比较数据结果。不同材质上指纹捺印样本经过"502"熏显后采用M48磁珠提取法仍可获得STR分型。"502"胶未对检材的DNA含量及检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刑事案件的现场一般会遗留有受害人及嫌疑人的DNA生物检材,要成功检验这些DNA检材并将其转化为证据,如何发现、提取DNA检材就显得至关重要.刑事案件中适合DNA检验的生物检材包括血液(痕)、精液(斑)、唾液(斑)、脱落上皮细胞、毛发、组织、骨骼等.  相似文献   

3.
作者选取了碘熏显现法、粉末显现法、烟熏显现法、“502”胶熏显现法和小颗粒悬浮液法五种常规显现方法,针对非渗透性客体上的汗潜手印的程序化显现进行了实验研究,总结出了碘熏显现法、粉末显现法、“502”胶熏显法、小颗粒悬浮液法、烟熏显现法:或碘熏显现法、小颗粒悬浮液法、“502”胶熏显法、粉末显现法、烟熏显现法等两种推荐使用的显现顺序。该结论为提高现场手印的显出率和利用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显微捕获技术联合应用低体积扩增技术,建立一种分离混合唾液斑的口腔上皮细胞,并获得DNA分型的方法。方法:制备模拟混合唾液斑,利用显微操作捕获细胞技术捕获口腔上皮细胞,将捕获的细胞直接放置到安利快得玻片反应位点上,加PK孵育,然后加入PCR反应混合物进行反应。结果:利用该方法捕获一个口腔上皮细胞12次,可以成功分离模拟混合唾液斑中的两名供者的DNA分型。得出显微捕获技术联合应用低体积扩增技术对混合唾液斑类检材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针对牛皮纸、广告纸和打印纸三种承痕客体的汗潜手印,使用茚三酮夹片显现法与茚三酮熏显柜显现法进行显现,实验数据显示:从颜色反应、背景干扰、文件污损、纹线清晰连贯、细节特征稳定、客体渗透性、手印遗留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茚三酮夹片显现法优于茚三酮熏显柜显现法。  相似文献   

6.
人类对无色手印显现技术的研究,大约始于上世纪70—80年代,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这期间,人类对无色手印显现技术先后使用过碘熏法、粉末法、茚三酮法、荧光法、真空镀膜法、“502”法、激光法等各种方法。一碘熏法是利用无色手印的汗垢或油脂吸附蒸发的气雾碘而显出手印的一种手印显现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历史最为古老,它是由法国人皮埃尔·阿尔伯特于一八七六年在巴黎发明的。这种技术最初使用的试剂是碘化汞,显出的手印呈红色。后来,由于汞的  相似文献   

7.
"502"熏显是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对一些检材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有些时候由于受到背景的干扰,如何消除干扰、增强反差,也是刑事技术人员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此问题的解决,不少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荧光粉末"加多波段光源法。但是此种方法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设备较昂贵、操作方法比较复杂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强遗留在检材上的汗潜手印的反差,技术人员可采用适当增大"502"胶水的用量,提高BBD溶液浓度的方法对检材进行显现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新型Lumicyano荧光"502"胶显现手印的适用性及灵敏度。方法:主要对该"502"胶在不同客体上不同物质手印的显现效果、同种物质手印在不同客体上的灵敏度及显现效果方面进行实验,通过设置好最佳的显现条件后进行熏显,观察手印熏显效果并记录,以此为基础进行总结。结果:Lumicyano荧光"502"胶适合显现各种非渗透性客体及大部分半渗透性客体;对混合汗手印及纯皮脂手印显现效果极佳;该方法显现手印灵敏度高,对连续捺印5次的潜手印仍具有良好的显现效果。结论:Lumicyano荧光"502"胶适用范围广、灵敏度高,可用于基层公安机关实战工作。  相似文献   

10.
探索从微量植物检材中提取DNA的有效方法,并尝试应用于法庭科学实践。方法:采用优化改良的硅珠法,从10种不同的植物叶子中提取DNA(8种常见植物,2种毒品原植物)。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琼脂糖凝胶电泳、PCR扩增及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对提取的DNA进行检测;最后以实际案例中的植物检材为研究对象,验证提取方法。结果:通过该方法提取的植物DNA纯度较高,质量较好。PCR扩增的条带清晰、明亮,无杂带。结论:该方法可有效去除次生物质对DNA的干扰,提取的基因组DNA可满足PCR扩增及以PCR为基础的实验需要,可以应用于法庭科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相关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0-2012年《天水行政学院学报》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客观描述刊物整体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寻找差距和不足,以期对刊物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犯罪要素应遵循裁判过程予以序化,形成由客观到主观的阶层递进模式,中国刑法犯罪构成体系可在借鉴大陆法系递进式犯罪论基础上,对通说"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予以分解重构,使传统平行结构体系融入递进因素,以犯罪构成体系的变革推动刑法理论发展与司法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日益突显,本文认为,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异常的心理现象。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导致的结果。文章着重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的角度来寻找对策,以促进大学生生命意识健康发展,减少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COA标签为正版操作系统的合法凭证。盗窃COA标签的行为不涉及侵犯著作权的问题,不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盗窃COA标签的犯意不在于故意毁坏财物,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COA标签载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其属性决定其可以成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因此,盗窃正版软件标签的行为应以盗窃罪论处。  相似文献   

15.
无身份者可以构成渎职犯罪的狭义共犯;无身份者不能构成渎职犯罪的共同正犯。身份犯与非身份犯罪名确定出现规则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详细区分渎职犯罪与贪污贿赂型职务犯罪的条文结构差异。渎职犯罪共生模式包括静止型与动态型。应当将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类渎职罪的专属性特点归纳为渎职犯罪共生模式,结合犯罪构成原理、共犯原理、竞合犯原理,区分不同情况细化讨论,从本质上解决渎职犯罪中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共同犯罪罪名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公司法确立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出台适用这项制度的具体规定就显得十分紧迫。从司法实务层面,分析了应当否认公司法人人格的情形、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后归责原则与责任承担、否认公司法人人格的举证责任、否认公司法人人格的主体和程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刑罚目的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罚目的是刑罚理论的核心,对刑罚目的的选择直接影响刑罚的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目的所体现的法的价值理念应与国家所追求的法的价值理念相适应。预防论的刑罚目的理论因其固有缺陷并不符合我国国情,而报应论的刑罚目的理论体现了对正义、公平、保障人权的价值理念的追求,符合我国的法的价值追求,适合我国国情,应当作为我国的刑罚目的。  相似文献   

18.
通常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不特定的、包括地下部分在内的组合体、抽象的矿产资源、地壳中的不动产等.由此而将采矿权归属矿业权、特许物权、准物权等形成虚无的物权体系.通过逐一甄别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单一而特定的矿产,采矿权人对矿产支配的权利状态具有自物权属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等的分析与论证 ,对我国现有的担保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希望能对完善制度起到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党风建设制度化,是党风建设的必然趋势和必要条件。只有制度化,才能保证党风建设沿着规范有序的轨道进行。制度化关键在“化”,即在制度化条件下,制度是最高权威,一般来说它不因任何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任何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党风建设制度化应在建立健全党风建设的规范体系、制度程序、制度机制等方面努力,并且要与加强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