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道德防治是反腐败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同时,我国具备的一些良好条件也使腐败的道德防治成为可能,而加强教育以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则是实现道德防治腐败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警察腐败在我国还普遍存在,导致警察腐败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而道德上的原因主要表现在道德信仰和道德信念危机、道德人格异化、道德心理失衡。预防警察腐败,除了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外,还必须提升警察的道德素质,这样才能真正从源头上起到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行政道德失范是产生腐败的内在因素,具体表现在行政体制自身的“组织道德”失范和行政角色冲突下部分行政主体道德失范两个方面。因此,克服行政道德失范,需要从完善行政体制与改善公务员队伍建设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论述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可以有效预防腐败的理论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对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有效实现预防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探讨。即:有德可循——构建领导干部道德体系;有德必循——领导干部道德制度化;有德愿循——领导干部道德自律;守德必诚——领导干部道德真诚。  相似文献   

5.
形式主义是一种腐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式主义花样繁多,其危害是多方面的,是腐败现象的一种.探讨形式主义的表现、根源、危害,寻求根除形式主义的有效对策,对于加强执政党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新利 《工会论坛》2007,13(3):126-126
任何部门和个人出现的腐败问题,无论其表现如何,最终都是归结为权力的滥用。因此,要防止和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最重要的是解决好权力的正确运用问题。掌权者“自戒”,是促进权力正确运用的可靠保证;严格监督,是建立权力良好运行机制的有力保障;把好用人关,是防止权力滥用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公共部门隐性腐败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部门隐性腐败是指公共部门工作人员滥用事务性权力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 ,其成因在于个别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经济人属性的膨胀、政治人属性的弱化以及道德人属性的扭曲。因而 ,治理隐性腐败也需要从这三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8.
“权力是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切权力的产生,都是个人或集体通过拥有或占有社会资源的结果。政治权力、资本权力和知识权力中,政治权力对其它权力关系形式起着极其重要的制约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它一旦变质,整个社会机体就会混乱、霉变甚至腐烂,其最终结果就是亡党亡国。因此,权力腐败是科学发展的致命伤,只有通过“治吏”和“善治”,才能防治腐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预防腐败行为主要靠外部制度上的建设与人的道德建设.近年来,我国引进西方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于反腐败的制度性建设重点研究.但是在研究制度建设的同时,不应忽略道德建设,因为腐政行为的内因仍是人的主观意识,且一定的制度要与一定的思想意识配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许多国家都在为腐败而头痛,是因为“腐败”与“危险”之间可以划等号。不少国家出现动荡,甚至引发战乱和分裂,原因不管有多少条,腐败总是其中一条。“当前最大的危险是腐败”这一命题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私有观念的存在是产生腐败的根本原因黑龙江省委党校赵湘江在来稿中指出:私有观念的存在是产生腐败的根本原因。我们一般把腐败定义为:“腐败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一种行为。”这里,有三个要素,即国家公职人员、公共权力和私利。其中私利对于腐败的产...  相似文献   

12.
基于腐败机会与成本理论的分析框架,结合农村基层腐败案例的实证分析,研究认为,农村自治组织已成为乡镇公共事务的协助者与承担者,国家资源下沉增加了基层干部的资源分配垄断权力和自由裁量权。在政绩考核压力下,基层政府可能产生对村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默契性容忍,弱化了基层监督;低薪与发展空间不足,以及乡村人情与传统伦理等因素,减少了基层腐败的机会成本,加剧了干部的道德失灵现象;农村基层腐败体现出低成本与道德失灵的特点。这些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增加了农村基层腐败的风险。完善基层自治、强化自下而上的监督、改善激励约束机制等有助于减少农村基层的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战争,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席卷中国大江南北,纵贯全国18个省份,严重的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达到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规模如此巨大的运动最终仍走向失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到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的联合绞杀,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运动的性质而导致的腐败。本文主要分析太平天国运动腐败的主要方面,总结出腐败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王寿林 《理论前沿》2006,(16):35-36
防治腐败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其中教育是基础,民主是根本,法制是重点,体制是核心,监督是关键,惩处是保证。  相似文献   

15.
腐败现象本质上是权力的蜕变,是权力在行使职能过程中的一种非正常行为。当前腐败现象的新特征是集体腐败。集体腐败既是腐败的一种重要类型,又是腐败的一个总体特点。由于集体腐败是一种集体行为,其规模大,组织化程度高,因此,它的危害性更强,治理难度更大。分析集体腐败现象产生原因的特殊性,将使治理集体腐败的措施更具针对性,从而达到彻底治理集体腐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腐败者在腐败行为发生前都会对行为的成本和收益做出权衡,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只有在腐败收益大于腐败成本时,腐败者心中的腐败动机才会产生,进而演变为腐败行为。因此,怎样去预防腐败就要从对腐败的成本和收益分析开始。预防腐败要有一个先进的理念指导一增加腐败成本和降低腐败收益,进而设计出各种制度,构建一个良好的奖惩机制,并将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才会在预防腐败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腐败的界定及反腐倡廉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败是指担任公职的少数人,利用执掌的公共权力或公共职权谋取私人利益的行 为。我国的腐败是体制性腐败,应该从经济学的角度深入地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8.
腐败根源的深层理论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腐败是与权力相伴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权力与腐败有着深层次的关系,腐败是权力非公共运作的必然结果,权力主体的自利性、权力本身的可获利性及运作过程中的失控,是产生腐败的深层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19.
群体腐败的社会心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现象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毒瘤,对我国政治现代化进程造成消极影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声誉。群体腐败作为一种新的腐败形式,正在潜滋暗长,成为腐败的主流。与个体腐败相比,其危害更大,影响更坏。本文作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度,对群体腐败现象进行分析,指出了群体腐败的症结所在,并进一步提出了根治群体腐败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3月14日.温家宝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当前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此话犹如晨钟暮鼓、当头棒喝。然余以为.腐败固然危险,但是对腐败治理不力甚至无能为力。才是最最大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