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基层民警的职业倦怠较为严重,对其进行心理的个体干预可以提高民警的适应能力。个体干预首先采用收集资料、追踪访谈、量表测试等方法了解民警的人格因素、职业倦怠及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和技术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加强个体情绪调节的能力,改善归因方式,增强自我效能感,以提高个体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最终降低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分析公务员职业倦怠状况,提出了公务员职业倦怠组织干预的必要性,并具体指出建立心理测试制度、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健全完善激励机制的干预策略,以期降低公务员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给高校心理咨询师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产生日益冲突的职业倦怠现象。心理契约理论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心理契约角度探析高校心理咨询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调试,以便有效帮助心理咨询师缓解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4.
面对基层民警职业倦怠较为严重的现象,研究者选取了两位典型个案,通过收集资料、追踪访谈、量表测试等方法了解其人格因素、职业倦怠及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并实施了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提高个案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降低职业倦怠水平。结果表明个体干预具有一定的效果,方案的设定对加强基层民警的个体心理服务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疾病模式和创伤模式来探讨一名有自杀倾向学员的心理危机干预。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危机干预方式能否得到完善,强戒所内医生的疾病诊断和医治能力、心理咨询团队的建设以及和专科医院的联动沟通机制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职业倦怠是个人不能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一种在工作重压之下身心俱疲,厌倦工作的感受。情绪低落、不愿承担责任、对自身负面评价等是警察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警察的职业特点和民警的个体因素是形成警察职业倦怠的两方面主因。调适职业倦怠心理,更重要的是民警自我的心理调适。要采取认知法,调适职业倦怠心理;要把工作当乐趣,调适职业倦怠心理;要记住人生箴言,调适职业倦怠心理;要积极进行自我心理暗示,调适职业倦怠心理;要增强工作适应力,调适职业倦怠心理。  相似文献   

7.
开远市强制戒毒所经过努力和创新,被确定为红河州中心强制戒毒所.该所在送检的戒毒成员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成员高达51%,给戒毒所内部管理带来很多的隐患.在管理工作中,应提高民警的自我保护能力,对吸毒人员的高危行为进行有效干预,同时,重视戒毒者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关注家庭对戒毒者心理辅导和治疗,建立以实现戒毒者再社会化为主要任务的社会支持机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派出所民警职业倦怠与心理控制源的相关性,以期对民警的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参考。方法:对新疆派出所250名民警进行职业倦怠量表和心理控制源量表的调查。结论:派出所民警的心理控制源与职业倦怠存在相关,心理控制源对职业倦怠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云南省安宁市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问卷调查的结果,即"在‘付出大于回报’的情况下,被测者的职业倦怠程度会更为严重",以心理工作环境"失衡"为切入点,探析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在主观"失衡"方面,个人对于"回报"期望过高而不知如何"付出";在客观"失衡"方面,一是组织制度设计不合理导致"保健因素"不高",激励因素"不足;二是偏低的社会公众信赖度削弱了基层公务员的个人成就感。因此,有效预防和纾解职业倦怠需个人、组织和社会三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当前甘孜藏区警察职业倦怠的总体现状进行研究,旨在考察影响藏区警察职业倦怠的深层次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不同警种间职业倦怠的倾向程度有所不同。其中,在情感耗竭方面应特别关注警龄较长的"老警察"和工作成绩被认可度不高的综合管理类警察;工作疏离方面应特别关注工作压力较大的治安类警察;在工作效能方面应特别关注对执法环境变化适应力较弱的"老警察"和工作与家庭矛盾突出的已婚警察。建议要积极探索并建立依法履职免责制度;要加强组织干预及时缓解疏导职业倦怠压力;要落实强制休假制度,并科学、灵活安排休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缓解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相关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0-2012年《天水行政学院学报》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客观描述刊物整体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寻找差距和不足,以期对刊物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犯罪要素应遵循裁判过程予以序化,形成由客观到主观的阶层递进模式,中国刑法犯罪构成体系可在借鉴大陆法系递进式犯罪论基础上,对通说"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予以分解重构,使传统平行结构体系融入递进因素,以犯罪构成体系的变革推动刑法理论发展与司法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日益突显,本文认为,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异常的心理现象。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导致的结果。文章着重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的角度来寻找对策,以促进大学生生命意识健康发展,减少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COA标签为正版操作系统的合法凭证。盗窃COA标签的行为不涉及侵犯著作权的问题,不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盗窃COA标签的犯意不在于故意毁坏财物,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COA标签载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其属性决定其可以成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因此,盗窃正版软件标签的行为应以盗窃罪论处。  相似文献   

15.
无身份者可以构成渎职犯罪的狭义共犯;无身份者不能构成渎职犯罪的共同正犯。身份犯与非身份犯罪名确定出现规则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详细区分渎职犯罪与贪污贿赂型职务犯罪的条文结构差异。渎职犯罪共生模式包括静止型与动态型。应当将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类渎职罪的专属性特点归纳为渎职犯罪共生模式,结合犯罪构成原理、共犯原理、竞合犯原理,区分不同情况细化讨论,从本质上解决渎职犯罪中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共同犯罪罪名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公司法确立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出台适用这项制度的具体规定就显得十分紧迫。从司法实务层面,分析了应当否认公司法人人格的情形、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后归责原则与责任承担、否认公司法人人格的举证责任、否认公司法人人格的主体和程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刑罚目的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罚目的是刑罚理论的核心,对刑罚目的的选择直接影响刑罚的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目的所体现的法的价值理念应与国家所追求的法的价值理念相适应。预防论的刑罚目的理论因其固有缺陷并不符合我国国情,而报应论的刑罚目的理论体现了对正义、公平、保障人权的价值理念的追求,符合我国的法的价值追求,适合我国国情,应当作为我国的刑罚目的。  相似文献   

18.
通常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不特定的、包括地下部分在内的组合体、抽象的矿产资源、地壳中的不动产等.由此而将采矿权归属矿业权、特许物权、准物权等形成虚无的物权体系.通过逐一甄别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单一而特定的矿产,采矿权人对矿产支配的权利状态具有自物权属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等的分析与论证 ,对我国现有的担保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希望能对完善制度起到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党风建设制度化,是党风建设的必然趋势和必要条件。只有制度化,才能保证党风建设沿着规范有序的轨道进行。制度化关键在“化”,即在制度化条件下,制度是最高权威,一般来说它不因任何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任何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党风建设制度化应在建立健全党风建设的规范体系、制度程序、制度机制等方面努力,并且要与加强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