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石  王学军 《党史博采》2022,(2):62-63+69
<正>陕北公学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在毛泽东亲自关心下创办的。毛泽东选派了成仿吾、李维汉、周纯全、邵式平到陕北公学工作,配备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让党组织聘请何思敬、何干之、艾思奇等学术权威到陕北公学任教,增强教学力量;他还亲自审定了陕北公学的校训、校歌等……毛泽东还把民族解放的希望寄托在陕北公学同学身上,他曾说:"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毛泽东对陕北公学的关心和支持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介绍毛泽东给陕北公学的六次题词。  相似文献   

2.
英籍学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在其《“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一书中,详细论述了毛泽东在50年代后期逐步退居二线的来龙去脉及其战略设想,现摘要编译如下: 毛泽东本人对于任何一个把他看成是或可能变成另一个斯大林的暗示都是很敏感的。但如果将这说成是他本人只关心他个人的威信,那将是错误的。赫鲁晓夫对斯大林错误的揭露,引起了毛泽东对改进无产阶级专政的深深思索。在苏共二大召开后的几个月  相似文献   

3.
张有成是我的祖父,于1886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他从小就在我太公门下学木匠,后来人们因他在兄弟中排行老大,便称他为“张一木匠”。我祖父虽然读书不多,但由于他聪明好学,善于钻研木工活,所以他的木工手艺很精湛,远近闻名。我祖父和毛泽东都生在韶山冲,长在韶山冲。少年时候的毛泽东,个子长得比一般同龄的孩子都要高大,常爱和比他年龄大的孩子玩,成了“孩子王”。我祖父比毛泽东大七岁,便常是“孩子王”的“兵”,是一对十分相好的朋友。年幼时的毛泽东还救过我祖父一命。毛泽东从小对水就有股天生的爱好,他家门前…  相似文献   

4.
孟红 《党史文汇》2003,(5):24-26
婚姻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等闲视之的大事,它关乎人们的幸福与否,是衡量人的志向、品德、情趣、性格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等素质的一架天平。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为人父母者在子女的婚姻大事上无不呕心沥血,倾情关爱。那么,作为一代历史巨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他又是怎样对待子女婚姻的呢?一毛岸英作为长子,毛泽东对他寄予厚望。在关心他的学习、成长和工作的同时,毛泽东对其婚事也给予十分的关心。在延安时,“抗大”有位来自北平的女生,人长得漂亮。经介绍后岸英很喜欢她。毛泽东知道后叫来儿子询问个究竟。毛泽东提醒他:“除了漂亮,你还…  相似文献   

5.
建国后毛泽东坐飞机一波三折 新中国建立后,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共和国组建了自己的空军,民航也从无到有.按理,作为共和国领袖的毛泽东也应有专机了,可事实却不是如此.毛泽东对空军的厚爱众人皆知,可他不仅没有专机,每每外出要求空军给派飞机时,都遭拒绝.堂堂的党、国家和军委主席,连坐飞机的权利都享受不上,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为了保证毛泽东的安全,曾有一条禁止他坐飞机的不成文规定.因此毛泽东几次向刘亚楼提出要坐飞机,刘亚楼都以"空军没啥好飞机,飞行员水平也不高"为由,委婉地加以回绝.面对集体的决定、战友们的关心,好长一段时间内,毛泽东只好"忍气吞声",个人服从组织嘛.每次离京出巡,他只能将就着坐专列.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高度重视抗战文化在抗战中的重大作用.他不仅在理论上强调抗战文化的重要性,而且亲自指导陕甘宁边区的抗战文化建设.他关心新闻出版,重视文艺运动,支持艺术团体,关心艺术创作,狠抓抗战教育.正是在毛泽东的指导与关心下,陕甘宁边区的抗战文化蓬勃发展,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第六章 人际关系的世界 邓小平作为领袖人物,一生中接触的人数以万计。 邓小平的女儿邓林说:“不爱串门,不拉关系;除了 几个极个别的老战友、老邻居,他谁家都不去。”但这并 不影响邓小平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邓小平自有他做人处世的原则,有他在人际关系方面的独特魅力。 表里如一,言行如一,始终如一 邓小平表里如一,言行如一,始终如一。这在对待他的“上级” 毛泽东问题上表现得很鲜明。 在中国历史上,看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大人物”的态度,往往看他对另一个人生前身后的评价有什么不同,是“鞭尸”还是始终如一,由此判断一个人的品质。 毛泽东在上世纪50年代末号召学习海瑞精神时说,海瑞敢于进陈,不怕杀头,他被关到监牢里,但当海瑞听说嘉靖皇帝去世时,抱头大哭。这说明海瑞对嘉靖皇帝始终如一。毛泽东对海瑞这一点特别推崇,他号召学习海瑞精神。在毛泽东生前,邓小平对他十分尊敬。他关心毛泽东,尊重毛泽东,是毛泽东的优秀学生和得力部下。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与习仲勋相识于20世纪30年代。那时,毛泽东把习仲勋从极左分子的屠刀下解救出来,并且在后来的工作中信任习仲勋,对他称赞有加,屡屡委派习仲勋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建国后,在习仲勋遭受康生等人陷害时,毛泽东也对习仲勋很关心,这使习仲勋在严酷的逆境中得以保全性命。毛泽东逝世后,习仲勋十分悲痛。《毛泽东选集》一直是习仲勋最爱读的著作。  相似文献   

9.
正供给侧与需求侧是辩证法的一对对子,彼此间有内在联系亦有质的区别。建设现代化的文明社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精神产品,对这种精神产品的思想上、艺术上即历史品位、美学品位的要求,理应成为文化产业供给侧必须解决好的课题。从恩格斯坚持的"美学的、历史的"观点到毛泽东同志主张的"革命的政治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都为科学解决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读报     
毛泽东同志之所以高瞻远瞩,战略眼光广阔,一个重要原因是与他关心时事,嗜报成癖有关.有时读报竟达到废寝忘食、如痴如醉的地步,可以追溯到他青年时代.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与他的秘书长李六如》因工作关系朝夕相处,频繁接触。李六如非常尊重毛泽东,毛泽东也非常关心李六如。他俩亲密无间,情同手足。一组关于毛泽东的文章,读者会深切感受到伟人仍活在人们心中。  相似文献   

12.
水新营 《湘潮》2013,(12):12-14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精辟地指出:“我们应当重视专门家,专门家对于我们的事业是很宝贵的。”1949年9月,在全国政协一次会议期间,他在会见科技界代表时充满感情地谈到:“你们都是科技界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很重要,我们建国,没有知识分子是不行的。”新中国成立后,他对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类专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对大名鼎鼎的科技界“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毛泽东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和关注。“三钱”这个别号最初就是由毛泽东喊出的。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伟大领袖毛泽东身居高位,但对曾给自己以教诲、帮助和支持的老师都充满了尊敬和爱戴,堪称楷模。他许多尊师的故事都已为大家所详知,现再录两例以飨读者。一、毛泽东与维新老师李漱清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与无产阶级革命家,但他在小时候,受母亲的影响,却信仰过神佛。他跟妈妈一起去庙里磕过头、拜过佛,特别是慈母重病时,孝子毛泽东还不  相似文献   

14.
“来,认认我们的老祖宗。” 中南海里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父母的忙碌。每年总有些时日和父母的分离,更属司空见惯。 从到毛泽东身边至1962年的10余年间,毛泽东对田家英十分信任与重视,亲点他起草重要文件,出巡带着他,调查指派他、大事托付他。因此田家英没有多少时间,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有一次,毛泽东出于关心,对田家英说:“出差时带上你的爱人一起走吧。”田家英回答道:“我可带不动她。”毛泽东不明其意,问了身边  相似文献   

15.
党员干部要处理好"公"与"私"之间的关系,既要重情感,又要守纪律明底线。毛泽东是一个重感情的人,也是一个原则性极强的人。他忙于公务但不忘为人父的责任,关心子女的成长教育,为他们树立榜样,塑造良好家风;他尊重长辈、关爱亲人、坚守原则,妥善处理亲戚关系,不以私人关系干扰公共事务;他尊敬师长、友爱同窗、关心同事,为人处世情理通达又恪守纪律,不徇私情、不碍公务。毛泽东处理"公"与"私"关系的智慧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抗日革命干部的摇篮,毛泽东是扶着这个摇篮的母亲。毛泽东一直关心着抗大的发展,而抗大的成长壮大从来没有离开过毛泽东的领导与指导。毛泽东是抗大的卓越领导者,是抗大的优秀教员。而抗大又是毛泽东宣讲革命政治军事理论的讲台,是毛泽东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场所,是毛泽东联系广大干部群众的纽带。毛泽东对抗大的领导及教学实践表明,他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而且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教育家。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的足球事业,一直受到历代领导人的关心和扶持。毛泽东:"13年之后要赢你们"据湖南第一师范的校志记载,毛泽东入校不久,就成为校足球队的守门员。他随队参加长沙地区的校际足球联赛,在整个赛季中力保球门不失,被称为"传奇守门员"。当年与毛泽东对阵的长沙师范学校学生陈子展回忆说,毛泽东头脑冷静,反应灵敏,对手的射门总是被他"没收"。  相似文献   

18.
张健 《理论学刊》2012,(9):24-27
"经"和"权"是我国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一对组合命题,强调既要遵守原则性,也要注意灵活性。对于既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又精通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来说,传统文化"有经有权"的处世原则和政治思维,与马克思主义"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政策策略原理之间,有着高度的内在一致性,都强调要把原则问题上的坚定性和策略问题上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正因如此,毛泽东不仅对"凡事有经有权"这句话大为赞赏,而且将其融汇到马克思主义的政策策略原理之中,多次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把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作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反复强调并大力倡导。  相似文献   

19.
正很多人都知道,毛泽东与蒋介石曾是一对"老对头"。但鲜为人知的是,被誉为毛泽东最佳"参座"、一代"儒帅"的叶剑英与蒋介石也曾是一对"老冤家"。本文主要阐述便是叶剑英与蒋介石纠斗的几则故事。黄埔军校初识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以4000名士兵围攻广州观音山(即越秀山)前的总统府,炮轰孙中山的住所越秀楼,总统府顿时成为一片火海。孙中山在广州蒙难55天期间,蒋介石与叶剑英都护卫着孙中山,但因职务不同,蒋介石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20世纪是同一个人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本文将从毛泽东身上体现出的传统文化与反传统个性辩证统一这一特点,来说明为什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使他成为那个时代中国革命的领导人物。 人是矛盾的统一体,而在毛泽东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他身上,对立统一的东西时刻可见,而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在毛泽东身上融合了许多截然相反的气质,在这当中最为重要的,也是对毛泽东甚至他所在那个年代都有深刻影响的,是他反传统个性与传统文化的辩证统一。具体地说,毛泽东是反传统的、叛逆的,是热烈追求独立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