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姜永泉 《新东方》2008,(11):20-24
一、日本政治大国的现行标准 政治大国是与经济大国、军事大国相对应的概念,其意是指在全球或地区具有较高政治地位和较大政治影响力的国家。在当今世界,人们一般把占据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在国际事务中有较大影响力的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五个国家称为政治大国。然而,这五个政治大国就其在国际政治中地位、作用和影响而言,也并非完全相同,而是存在着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2.
樊青青 《前沿》2008,(2):165-167
新保守主义主张日本应成为政治大国,企图否定侵略历史,力主修改战后和平宪法,并通过执政纲领的实施对日本国内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福田康夫当选日本首相后,新保守主义在日本政坛仍有强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水灾在日本成了重新备受关注的对象。说其“重新备受关注”,是相对上世纪90年代中期而言的。当时日本在连续实施了8个治山治水5年计划之后.高投入、大规模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国水灾损失占GNP的比值.由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8%左右下降到了0.5%以下。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如何使到处都渠化一致了的河道重新具有一些自然的面貌.渴望恢复过去那种可以自由“亲水”的环境。特别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后.举国上下防灾的重点一下都转到抗震方面去了。然而,从1998年以来,连续发生的重大水灾,尤其是大城市遭受暴雨袭击之后惨重的经济损失,迫使人们开始重新评价日本水灾的风险与防灾能力.探讨调整治水方略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毛昨非 《长白学刊》2009,(3):149-150
要科学高效地实施马克思主义文献信息资源的协同保障,必须在我国现有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模式类型的基础上,建立全国性跨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信息资源协同保障体系,其实施方略应包括建立马克思主义文献信息资源协同保障领导和协调机构、优化马克思主义文献信息资源协同保障的技术环境、加强马克思主义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化网络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与现有的成功模式相协调等。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在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但是,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迫切希望改变现状,成为"普通国家",进而实现其政治、经济、军事大国的战略目标.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日本实现大国战略的目标、途径及手段,并且探讨了在这一背景下中日关系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
唐志明 《求索》2006,(12):80-82
历史和现实中的东南亚,因其自然地理位置与社会条件的特殊性,历来是国际政治力量纵横捭阖的重要场所。冷战结束后,东盟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优势,灵活务实地推行大国平衡战略,希望成为多极化国际政治中的重要一极。  相似文献   

7.
刘莹 《前沿》2015,(1):19-26
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领导层在当今世界向多极化纵深发展、新兴大国崛起的背景下提出的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创新外交理论,虽然是针对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特别是中美之间的关系问题,但"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十四字核心方针同样适用于中俄关系。基于对新的国际关系形势发展和进一步提升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考虑,中俄新近提出以构建两国新型大国关系为目标的外交新政策,旨在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提升和深化,应对国家转型和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以及构筑多极化世界新格局。目前中俄关系已基本解决了冲突和对抗的威胁,而需要建立相互尊重、合作的文化观念氛围。政治文化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具有建构作用。从政治文化的视角分析中俄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主要基于中俄在政治文化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大国意识是中俄维持和发展关系的基础,而在西方性和宗教性上的差异则是中俄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8.
《同舟共进》2011,(4):3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有关中国大国地位的讨论蔚为风潮。然而,世界上公认的大国,需要国内外一致的认可——真正的大国  相似文献   

9.
近代国际体系建立以来,大国始终占有独特的地位。特定历史时期大国的战略走向及其相互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当今大国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走向合作、协调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形势的发展越来越把世界各大国拉到了一起,大国之间不应是敌人和对手,而应是合作共赢的伙伴。各大国唯有合作、协调,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方能应对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正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将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增进大国协调共创和谐世界的伟业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崔洪建 《人民论坛》2012,(10):36-37
在国际社会已经具有稳固基础和广泛影响的新兴大国,在国际政治博弈中的资源日渐丰富、手段日渐完备、攻防之间的回旋余地逐渐拓展,自然不会在原则问题上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因此传统和新兴两大政治势力的国际博弈将更具竞争性质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不同场合多次明确提出要不断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习近平关于中华文化复兴的相关论述必须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三个维度进行总体把握:中华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应有之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一致,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文化复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特征,是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中华文化复兴相关论述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三个代表’深刻反映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本质要求。“三个代表”是党80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世纪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实践“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对我国政治、经济、国防安全、民族团结、人民生活等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大加速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国高铁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14.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任务和根本目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召唤和必然途径.充分认识这种辩证关系,对我们胜利完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各项任务和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将产生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和政府以及全体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将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伟大的精神向心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共识"的价值观,是打上了"国情烙印"的价值观,是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精神"的价值观,是能够形成"百姓气场"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是统一的,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伟大目标。坚持党的基本纲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保持全民族特别是全党的忧患意识;必须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必须按照“三个代表”思想加强党的建设;必须突出发展主题,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战略,跟上时代潮流;必须依靠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必须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远大理想和阶段任务结合起来,真抓实干,逐步推进;必须加强军队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以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稳定、政治参与和政治文化作为参照物,对建国初期的过渡型政治体制、后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五四宪法”制定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和完善并在建国初期得到逐步实施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进行了论证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在国家并未实现完全统一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台湾问题对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存在着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台湾问题使得中华民族复兴直接面临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的严峻挑战;不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就会缺乏最为基本的国家安全保障;不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国家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牵制.因此,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必须解决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19.
苏联原主要领导人雷日科夫新近出版了总结苏联解体教训的专著<大国悲剧>,作者在指出苏联解体的一些原因外,也突出了大国主义的倾向.这一倾向源于斯大林制定国策时的大国主叉和民族主义,也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对此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20.
正China is growing into a world-class idea generator China is the maker of the world’s goods,however,the idea of "Made in China" denoting innovative,efficient products might seem like fantasy.The sam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that has driven the country’s meteoric rise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is now driving a wave of innovation supported by the deep pockets of the Centr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