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长的画     
凤凰 《政府法制》2013,(20):49-49
刘勇一直是小偷小摸,从没发过大财,但他做梦都想发大财。这天,刘勇得到一个消息,市长不但会画画,而且画得还很不错,一幅画少则能值十万,多则二十万。刘勇听了心里痒痒的,他想要是能弄到一幅市长的画就好了。后来,刘勇还真把市长的一幅画偷到手了。那是一幅山水画,刘勇偷得后欣赏一番,赞不绝口,果然是好画,他想这画肯定能卖二十万。这下可发大财了!刘勇笑眯了眼。  相似文献   

2.
扶贫拍卖会     
前段时间,应朋友之邀去了趟美国。那天,我无意间发现朋友家的客厅墙上多了一幅画。那是一幅剪贴画,大约50厘米宽,90厘米高。看着拼凑得很勉强的剪贴画,我不禁问朋友:这幅画是哪儿买的?几乎没有一点美感,挂这里还不如不挂。朋友笑着说,是上个月在她儿子幼儿园拍卖会上买来的。  相似文献   

3.
父亲有一位朋友,是知名画家,几乎每次去他家,总能遇上青年画家登门求教,他也总是耐心给人看画指点,常常一耽搁就是大半天。对于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还热心地向媒体推荐,更是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知道他的时间很宝贵,而提携后辈完全是尽义务,就忍不住问他:“伯父,您何必呢?您随便画一幅画就是几千或上万元钱,多画点画多好,何必都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不知名的人身上?”  相似文献   

4.
1934年,张大千曾画了一幅《绿柳鸣蝉图》。画上是一只大蝉俯趴在柳枝上,蝉头朝下,作欲飞状。齐白石见了这幅画便说:“大千此画谬矣!蝉趴在柳枝上,其头当永远朝上的,绝对不能朝下。”张大千得知后,虽然没说什么,但心中却不服气。  相似文献   

5.
一幅好画,假冒有之,但数量有限;一本流行畅销韦,假冒有之,时过境迁也就不流行了。唯有好字帖,可以千百年经久不衰,受者众大。一些不法书商和见利忘法、见利忘义的出版社、印刷厂,就把贪婪的黑手伸向了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但是人们绝不会让丑恶一厢情愿在庞中华的书案上,近来常出现各种法律书籍,有(著作权保护法》有《广告法》等等,而且他不仅自己学法,还让他的太太到法律咨询学校就读。难道庞氏夫妇现在对书艺已经丧失兴趣,想改行当法官、当律师?当然不是,自成一家的庞氏硬笔书法,是庞中华潜。C感悟、辛勤钻研开创出的书…  相似文献   

6.
易徽 《政府法制》2013,(28):50-51
今年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原因是今年有近700万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而且很多去年没就业的大学生今年也在找工作,加之今年整体经济运行状况不如往年,因此,针对目前不足三成的就业率,无论是学生、家长、学校还是社会,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严峻”。  相似文献   

7.
沈沂 《政府法制》2010,(12):16-17
1935年9月的一天,天津一名叫刘子佩的瘾君子来找朋友刘志华(也是瘾君子):“志华,最近法租界新开了一个烟馆,还不错。怎么样,和哥哥一起去过过瘾?那儿地方好,清静。”“行呀!走!”一听“烟馆”二字,刘志华浑身的大烟虫子都钻了出来,兴高采烈的他没有注意到这位“哥哥”眼中一闪而过的算计,他更没有想到,这一去便从此与亲人阴阳两隔了。  相似文献   

8.
郭履刚 《政府法制》2012,(21):31-31
徐悲鸿先生待人宽厚豁达,对同事、朋友以至学生都从采不“摆架子”。有一次,徐先生同他的学生黄纯尧谈艺术创作的事,话到高兴时,老师突然对学生说:“我来出个题目,你来画一幅画,怎么样?”黄纯尧答道:“老师请出题。”  相似文献   

9.
《商务与法律》2004,(5):49-50
澳大利亚《2003年外观没汁法》自2004年6月17日起开始正式生效,该法案源于澳大利亚法律改革委员会(ALRC)的一份报告一新《外观设汁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1)进一步优化注册程序,新《外观设计法》将提供一种更优化的注册程序,一件外观设计申请中包含的可以是一项外观设计,也可以是与多种产品相关的单一外观设计,或是属于同一分类的多项外观设计,  相似文献   

10.
偶然看到一幅漫画,画的是个刚毕业出来找工作的大学生,身上有无数脚印,画旁有行字:能被人踩,才有踩人的一天.偶然发现,用电脑处理信息的时候,打"事业"二字,还会跳出"失业".算不算是一种宿命.  相似文献   

11.
梁厚甫 《政府法制》2013,(32):49-49
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去看一个中国画家的画展。 其中有一幅画,画一个书生正在读书,其旁站一个女人,替他加上炉香。不用问:画题必然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这个美国朋友不断地追问,  相似文献   

12.
豫人 《政府法制》2013,(12):45-45
著名画家吴冠中有一个保持多年的“毁画”习惯。他的画如果自己稍微感到不满意,哪怕已经完全画好,裱好,也毫不犹豫地亲手毁掉,因为他有一个坚定的信条:“不满意的画绝不能让它流传出去,否则会害人。”  相似文献   

13.
品画     
张峰 《政府法制》2009,(6):41-41
“好画!” “运笔洒脱,意境空灵。” “气韵生动,深得国画之趣。” 局里办了个“迎中秋书画展”,作品刚刚挂好,一伙人便围在局长参展的一幅山水画前七嘴八舌地赞叹起来。  相似文献   

14.
钱国宏 《政府法制》2008,(12):23-23
张副主任政务之余,画得一手好丹青。 尤其人物肖像,更是临摹得形神毕肖,入木三分。他画了幅门卫老张头的挂像贴在墙上.害得送饭的老张头老伴冲着墙喊哑了嗓子。  相似文献   

15.
在我家的客厅中,悬挂着刘海粟老人画的一幅中堂——《鹰》(见右图),上面题写着杜甫的诗句:“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看着这幅画,我的心中常会升起一种莫名的激动与感慨。  相似文献   

16.
古人常用一幅画有五只蝙蝠围着中间一个寿字的图来喻意“五福捧寿”,什么是五福呢?就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现在,我用预防观念,重新注解这只“蝠”。  相似文献   

17.
对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美术作品的行为应如何适用法律?编辑同志:张某作画一幅,并在该画上署上著名画家李某的名字,送到美术出版社出售。李某得悉后出面制止,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对这起案件应适用什么法律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张某的画并未抄袭李某的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用药     
德国同事卡尔来济南不大适应气候,感冒了,每天坐在办公室里涕泪横流。同事们见他这副模样,都关怀询问:吃药没?没吃啊?没吃赶紧吃啊。对这种关怀,卡尔比对气候更不适应,私下里问我:感冒不是依靠自身免疫力就能好吗,也需要吃药?我说理论上不吃药也能好,不过中国人习惯吃点药来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9.
错觉也艺术     
东方IC 《检察风云》2013,(15):96-96
武汉首家4D空间体验展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展出,80余幅画被绘制成奇妙的立体效果,让体验者忍俊不禁。4D空间是一种错觉艺术,它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以及远近法、阴影法,使人产生视觉错觉,形成视觉的立体效果。和以往美术展览多静态观赏不同的是,4D画增加了互  相似文献   

20.
《人民调解》2008,(2):42-42
问:邻居夏某有事外出,便将一只宠物狗寄养在我家一个星期,但没告诉我这只小狗有咬人的习性、前几天。同事小丁到我家做客,看见狗长得很好看,就拿了点食物放在手上来喂它吃。不料,狗将其手指咬伤,花去医药费好几千元。请问,我应否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