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国有企业的制度性缺陷分析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下,而且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按国有企业每占用一元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所产出的总产值与净产值计算,从1957年全面实行国有化起到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21年间分别下降了36%和48%.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状况仍然没有好转,按每百元国有工业总产值中的转移价值与增加值的比例计算,从1985年到1995年其比重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从36%下降到24%,即10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迄今为止,国有经济所占用国家的资源(主要是资金)高达70%以上,但是给国家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还不到20%.  相似文献   

2.
贾立政 《探索》2002,25(2):90-94
企业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应向纵深转移,积极创新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制度等微观制度。本文在研究企业家制度的基础上,从多视角论证了创新建构企业家制度的必要性,揭示了企业家制度的创新建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基本内容与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所存在的制度缺陷集中表现在产权制度上,国有企业属于全体社会成员这种固有的产权特性,使之不可能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依靠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最根本的是推行非国有化改革。为此,应当按照“分类改革和抓大放小”的基本思路,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大规模收缩国有经济战线。在制度创新过程中,需要注意可能出现的某些问题,同时必须明确非国有化并不等于私有化,也不会导致所有制结构的全面私有化。通过非国有化改革,我国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将改造成为以非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进而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4.
前 不久 ,为推 动 国 有 资产 管 理 体 制 和 国 有 企 业 改 革 不 断 深 化 ,本 刊 和 市 国 资 委 共 同 举 办 了 “纪 念 邓小 平 同 志诞 辰 一 百 周 年,国 企改 革 发 展 论坛 ”,与 会 有关 方 面 领 导、专 家学 者 、企 业 家 深 切 缅 怀 小 平 同 志 ,以 邓 小 平理 论 和 “三 个 代表 ”思想 为 指 导 ,就 国 有资 产 管 理 体 制和 国 有 企 业改 革 发 展 问 题进 行 了 深 入 探讨 。上 一 期 本 刊发 表了 一 组 专家 学 者 的 研 究成 果 ,这 期 再 摘 要刊 登 几 位 企 业家 的 见 解 。  相似文献   

5.
贾立政 《探索》2001,(5):104-107
"企业家缺位"是制约我国国企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企业家缺位"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企业家制度缺位.由于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及其运行机制,使得对国企经营者的选拔、任用、激励、约束、考核等很难实现与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对接.解决"企业家缺位"问题不是简单的"放权让利"、"摘红帽子"等,根本的是深化改革、创新制度,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家制度.为此必须将国企改革的重心由产权制度转向企业家制度.  相似文献   

6.
7.
论制度创新     
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 ,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们的中心议题 ,许多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做了大量探索和实践 ,如从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承包制、租赁制一直到股份制。实际上我国的改革自始至终都是一种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指的是制度主体的积极性或动力、制度客体所处的地位状态即可接受的程度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即一种博弈过程。  一、如何认识制度创新主体  制度是人类集体需要的产物 ,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卢梭看来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人性的首要法则是维护自身的生存 ,人性的首…  相似文献   

8.
作为创新型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类型,企业家人力资本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是技术创新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可见一斑。因此,在我国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如何从政府角度构建企业家人力资本创新的激励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可以从知识产权制度、企业家选择制度、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提升企业家的社会地位,改变企业家的评价标准、企业家科技奖励制度等方面来构建。  相似文献   

9.
杨桂森 《求实》2000,(9):10-11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立于实践之上 ,不断接受实践检验又不断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针对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碰到的新问题 ,以及资本主义世界自身调整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 ,邓小平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不能视而不见 ,而必须作出积极的、有效的回应。于是 ,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话题。社会主义不管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都面临着扬弃传统体制 ,开创新的局面的抉择。邓小平同志以理论家特有的胆色 ,立在制度比较的层面 ,相溶的层面 ,互补的层面 ,反思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历程 ,结合我国…  相似文献   

10.
11.
12.
制度创新如同一切创新一样,具有自身的规律。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制度创新,应该遵循一般制度创新的规律和要求,从制度需求、制度供给和制度实施三个基本环节来进行,避免简单化和盲目性,增强反腐倡廉制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论乡镇政府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布英 《求实》2005,(4):86-88
创新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化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必须选择,“以人为本”是乡镇行政制度创新的首要理念。要提高乡镇政府制度创新能力,可以从建立学习型乡镇政府、实行多元主体合作管理、重建乡镇干部科学考评制度和干部激励机制、建立创新制度的效能评估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赵斌 《理论学刊》2002,2(3):22-25
制度是在交往中产生并规范交往行为的、由社会统治者确定或社会共同体认可的正式规则,它对社会及其成员具有约束、信息、激励、保障等功能;制度对人的活动的限制以及它成其为自身的特性表现出局限性;制度发展、变革及解决矛盾的形式是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确立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的一个指导方针,指出要“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因此,为了保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任务顺利实现,必须切实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一、国企改革和发展中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和整个社会的基本单元,它不仅是物质生产的主体,也是精神生产的主体,不仅是物质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也…  相似文献   

16.
郭云 《求实》2014,(3):49-5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生制度经过改革与创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换,基本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框架,为改善人民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群众对民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民生制度存在明显的短缺和滞后现象。因此,需要继续进行制度创新,把制度创新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江淮》2006,(8)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济基础,也是我省实现奋力崛起、构建和谐安徽的中坚力量。截至2005年底,我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56.3%。当前,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结构调整已进入关键时期。在此重要时刻,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适时召开,吹响了新一轮国企改革攻坚战的号角。会议鲜明地指出:改革是绕不过去的,越拖越被动,越拖成本越高,越拖危机越大。目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十分有利的条件。一是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央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今年中央促进中部崛起的10号文件,为我省的国有企业改革带来了更大的政策支持。二是国内外产业和资本加速转移为企业重组提供了重要机遇。三是全社会对改革的承受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必然的规律。以旧的体制机制去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绝没有任何出路。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深化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而决不能错失机遇,以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突破,开创国有企业发展的新局面,锻造安徽跨越式发展的脊梁。  相似文献   

18.
论企业家     
一、发展市场经济需要大批企业家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企业家。预见性强、反应灵敏、善于决策并能科学决策的企业家,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相反则会被淘汰,并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个优秀的经营者能够拯救濒临倒闭的企业,并使之兴旺发达。如河南周口味精厂厂长李怀清就颇具代表性。1983年由濒临倒闭的项城县饴糖厂和项城县味精厂合并而成的周口味精厂仅是个县办小厂,年产味精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作为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深入阐述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系统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廉政建设思想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理论体系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创造性、实践性特点。其中关于廉政建设与制度创新的论述 ,更是揭示了新形势下腐败发生的根源 ,指明了我国廉政建设的根本出路。深入学习邓小平这一思想并落实运用到现实实践中去 ,意义尤为重要。一、只有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腐败问题制度创新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 ,包括法律制度、社会体制以及具体制度的创新发展等几方面。邓小平历来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建设。认为反腐败“主要通过两个手段来解决 ,一个是教育 ,一个是法律”。而从治本角度讲 ,“还是要靠法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