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语惊人     
《法治与社会》2011,(6):F0002-F0002
如果不当官,别人就看不起你。会认可,这甚至比有形资源更可怕。者院士参加,似乎就显得不权威了。如果你是领导,就具有了无形资源和社就连项目申报和评审,如果没有领导或——《人民日报》文章称官本位思想在科技界日益泛滥  相似文献   

2.
因对生活、事业和感情的追求以在生理上的需求,形成欲望的强力驱策,使人们面临种种诱惑,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诱惑缘于欲望。欲望本来具有两面性,正确看待.能成为一种动力,但过份扩大化就是贪婪。俗话说:狗嘴虽小,却想吞月:贪婪就是狗嘴,只要主人欲望高倍数扩张,就吞食整个月亮,吞食尽人世间荣华富贵。能使欲望高倍数扩张的诱惑物,形形色色,但不外有主要几种:名利、权力、金钱、美色。  相似文献   

3.
一些总体素质较好的干部被提拔担任领导职务后,没干几年就弄了个"人仰马翻"。由此有人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当官是风险很大的职业。 世界上任何职业都有风险,经商有亏本的风险,航海有触礁的风险,当官的自然就有被人拉下"水"的风险,且官越大,权越重,其风险相对也就越大。原因很简单,一些人为了利用你手中的权力为其办事,在你的周围设置了各种诱惑和陷阱,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厦门特大走私案主犯赖昌星的"红楼"了,这个投资1.4亿元修建的"红楼",其设施极为豪华,应有  相似文献   

4.
一吃苦受累应成为“公仆”最通俗的解释与确认。如果当官就意味着享受,那么无论你设置怎样的选人用人机制,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照例会成为人们竞相抢购的“紧俏商品”;如果当官就意味着发财,那么无论你施以怎样的严刑峻法,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在利益驱动面前也照样大行其道。二对于领  相似文献   

5.
声音     
《法人》2011,(1):13-13
“如果你太关注创业能够带来多少经济利益,恐怕你就很难真正赚到钱。为什么?你可能就会抵不住诱惑,有很多私心杂念。”  相似文献   

6.
《中国监察》2010,(13):46-46
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撰文指出,从根源上讲,现时存在的不良文风、话风、会风,其实是“官风”的表现,是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少数领导干部“当官做老爷”积习的派生物。如果领导干部不能真正懂得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官气不改、官风不改,树立良好文风的任务就会非常艰巨。经验证明,  相似文献   

7.
某市市长因受贿罪被查处,在反省中总结了这样的教训:“我是栽在市长这个职位上的,如果我不当市长,就不会犯罪。”这位市长显然不是法盲,也不会对当官抱有偏见,但为什么会把“犯法”与“当官”划了等号呢?个中滋味很耐人品味。  相似文献   

8.
伍玉成 《政府法制》2012,(35):34-34
不管哪个朝代,对贪污受贿的官员都会严厉查处,因此,就要求负责查案的官员刚强正直,自己要经得起诱惑、经得起考验,否则不仅案件无法查处,自己还会落入人家设计好的陷阱里,不仅不能为民除害,自己还会身败名裂。  相似文献   

9.
诱惑     
诱惑朱喜平一生中,人要经历种种诱惑,精神的、肉体的、有形的、无形的。孩提时代,一支彩笔就能在幼稚心灵中泛起诱惑,因为彩笔能画出童年彩虹似的梦;青年时代,更多的诱惑又扑面而来,令你应接不暇。上班伊始,我面临着第一种诱惑──烟。入法院门,同事的烟卷便递了...  相似文献   

10.
《公民与法治》2013,(8):4-6
想当官就不要想发财“自古有所谓‘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李克强总理在记者见面会上的这个表态,与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一脉相承,是对所有公职人员的提醒和警戒。  相似文献   

11.
刘飞 《政府法制》2012,(36):29-29
时下,官场小说非常红火。但凡描写官场上的鸡零狗碎或者阴谋诡计的文字堆成了书,总能卖得不错。这也难怪,现在有那么多当官和想当官的人,他们都是潜在的读者。写官场小说的人,不少都是官场中人,把自己见过、听过甚至想过的事情整理一下,就不愁没有故事。读者不缺、素材不缺,金钱自然也就不会缺。  相似文献   

12.
别傲 《政府法制》2012,(9):36-37
梅尼克是德国一家妓院的总经理,他经常收到许多来自政府的各种文件,包括卫生部门的、警察局的、税务局、还有劳动局的……他最近向朋友们抱怨:“这些政府送来的文件,一会儿要姑娘们用开水浸泡内裤,一会儿又要求她们把指甲剪短。还说什么为了干净卫生……那些当官的只会见缝插针地收钱,他们啥都不懂。”性工作者合法化多年前就在德国实现了。  相似文献   

13.
“要搞科研就不要当官,要当官就不要搞科研,当了官就要好好 为科研工作者服务,既想当官又想搞科研什么都做不好。”这是近日 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对科技工作者热衷做官现象的痛斥。 一些老科技工作者对目前科技工作者热衷做官的现象颇为不 满,他们说科研系统“官本位”习气很严重,作为科研人员,是什么职 称就享受什么待遇,而不应该比照享受什么厅级、处级、科级等待遇,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一些单位连所谓比照的待遇也是空的。“一线 科技工作者实际待遇无法落实,往往是担任了行政职务后才能真正 享受到相关待遇,造成了只要手中无权,科技工作者职称再高也兑现 不了应有待遇的怪现象”。一些单位和部门的领导也乐于给那些有成 就的科技人员委任以大大小小的官衔,似乎只有封官才能体现对科 技工作者成绩和学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诱惑侦查的事实,一些案件也起诉到了法院。但是,对于被侦查人员诱惑实施的犯罪(以下简称“被侦查诱惑之犯罪”)而言.法官能否对其定罪量刑呢?这是亟需予以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从法理上说,被侦查诱惑之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诱惑侦查合法与否对被侦查诱惑之犯罪的刑事责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个小科员想发财,一个处长想当官,于是签订了一份“卖官协议”,荒唐的是,卖官的是远离省城的偏远小市的科员,买官的是四川省某二级局副局长(正处级),官帽单价,由正处升任副厅级40万元。当一个人的欲望无以节制的时候,他就会变得非常弱智!  相似文献   

16.
猎人与猩猩的故事,今天读来仍耐人寻味。猩猩有模仿人的个性和嘴馋的特点,猎人便将木屐和酿制的美酒布置在猩猩经过的路旁,猩猩兴奋地穿着木屐围着美酒打转。起初,聪明的猩猩也十分清楚猎入的险恶用意,先是一圈圈地转,就是不喝这杯“毒酒”。后来忍不住喝了一口,慢慢就发展成转一圈喝一杯,最后终于难逃猎人精心设计的“陷阱”。人都有七情六欲,面对诱惑,难免会出现一时心动,有一丝犹豫,但如果不慎始慎微,防微杜渐,就会掉入诱惑的漩涡。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防卫和有效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需要出发,诱惑侦查有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如果随意使用甚至滥用这种特殊的侦查手段,又会带来一系列的弊端。因此,法律一方面应该许可诱惑侦查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也必须对诱惑侦查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以避免实践中各行其是,产生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郑言 《西部法苑》2001,(5):59-59
两千年前,庄周对“当官”曾有精辟的论述:如果当了官都像大禹那样,人们自然会惟精惟一。然而事实是,做了官就可以锦衣玉食,作威作福,于是有许多人“为官而来”。  相似文献   

19.
女色诱惑对古代官员来说,是比金钱诱惑更大的考验。抵御这种诱惑,需要有很高的道德素养和很强的自制能力。可惜很多官员道德素养低下,自制能力缺乏,所以,被色贿这种“糖衣炮弹”一轰就倒。  相似文献   

20.
当官的,谁也不愿意弄出"劣绩",弄出"劣绩"就会影响前程,甚至会被摘掉乌纱。但这是我以前的看法,当几年官后,我发现,不完全是这么回事,"劣绩"有时也是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