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块 《人民公安》2006,(22):11-11
交通标志牌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为司机指路并规范驾驶行为。在每一条道路上。都能看到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颜色不同的交通标志,不用我多说,几乎每个司机都能正确识别,因为驾校开学第一课就是学交通法规、认交通标志,过了这一关你才能上车操作。  相似文献   

2.
进一步加强残疾人驾驶汽车的权利保障1月15日,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考察北京市东方时尚机动车驾驶学校。学校建有系统高标准无障碍设施,2008年9月,中国残联、交通运输部联合在东方时尚驾校设立  相似文献   

3.
牛年正月初十刚过,建阳市童游街道十位被征地农民就集体来到南平交通技校建阳驾校训练场,在教练的指导下接受小车驾驶培训,学员们学得特起劲,因为取得驾驶证后将被推荐到用人单位从事小车司机工作,街道还给予每位学员减免800元的培训费用。这些得益于南平市政府几年来持续加大对社保的投入。2006年南平市政府投入6.63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21.08%;2007年投入12.90亿元,  相似文献   

4.
“全省培训驾驶员的最高学府”,这是湖北省公安厅驾校当之无惆的赞誉。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从无资金、无设备、无场地、无经验到教练车200多台,训练场地4000多亩,教职员1300多人的宏大规模,这里不仅凝累了驾校人的心血汗水,也是精神文明之花在驾校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创业路上结出的累累硕果。办学不廉是历来困扰各个驾校的老大难问题,教练员吃、拿、卡、要的坏风气一度四处蔓延,社会上许多驾校因此声名狼藉,濒临倒闭。对这一问题,省厅驾校领导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把廉政建设作为事关学校生存发展的大事抓紧抓好。在“吃学…  相似文献   

5.
在"醉驾型"危险驾驶罪客观方面,"驾驶行为"的理解和认定直接影响犯罪的成立。应立足于危险驾驶罪的立法目的,考察危险驾驶罪的本质,结合我国醉驾的现状,对"驾驶行为"予以合理界定。"驾驶行为"是指行为人基于运行机动车的意图自主发动机动车引擎或实际运行机动车的行为。"驾驶行为"的本质是行为人对机动车的自主控制。驾驶行为的目的在于运行机动车。驾驶行为的常态方式是直接驾驶,间接驾驶、遥控驾驶、部分"受强制"的驾驶也属于危险驾驶罪中的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6.
路考     
要想拿到驾照,必须通过考试。驾驶汽车虽然不能说是高难度的技能,但要想通过驾照考试其实也并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而参加考试时候的心态和各色人等的表现,也不失为一种风景……这一天是我学开车“路考”的日子。“路考”的全称叫作“道路驾驶考试”。我从报名上驾校,到如今“路考”,整整三个月零十天。  相似文献   

7.
实验实训中心成立于2007年7月,是我院重要的教辅部门之一。该中心下设3个部门,即驾驶培训科(驾校)、实验实训管理科和实习管理科,在编教职工18人,主要承担学生的校内外实验实训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目前,该中心有模拟法庭、刑侦实验室、心理测试室、新闻采编室、网络实验室、网球场、射击馆、普通话测试站、暗房及速录实验室等具备先进教辅设施的实验室和实训场所,为全院师生提供一流的实训条件。其中,普通话测试站承担了本院和合肥西片院校的普通话测试工作,年测试人数达千余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汽车驾驶学校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银发族”,“车本”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低龄老年人学车渐成潮流。随着公安部即将把学习驾驶的年龄限制放宽到70岁,我国老年人也正在带入到汽车社会……  相似文献   

9.
酒后驾驶肇事是我国近期社会热点问题,其刑法定性也成为舆论和学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学界关于酒后驾驶肇事的刑法定性主要围绕着行为人的主观罪过进行,由此在结论上也出现了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对立。但现实中酒后驾驶肇事人主观罪过的无法探明,使得建立在行为人主观罪过基础上的刑法定性的讨论并无多大说服力。只有避开酒后驾驶肇事案件中行为人的主观罪过问题,以酒后驾驶肇事中涉及的客观行为作为标准,才有可能走出酒后驾驶肇事案件刑法定性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关于危险驾驶罪之“危险”的认定及其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增设了危险驾驶罪罪名。如何认识危险驾驶罪"危险"的性质,及其与相关犯罪的关系,是正确适用该法律的前提。对抽象危险犯而言,其危险不需要具体判断,只要实施某行为即推定其具有某种危险。以追逐驾驶的形式实施的危险驾驶罪是具体危险犯,以醉酒驾驶的形式实施的危险驾驶罪是抽象危险犯。同时,危险驾驶罪罪名的增设改造了交通肇事罪的结构,增加了基本犯是故意而对加重结果是过失的交通肇事罪。而且,并不是一切危险驾驶行为都只成立危险驾驶罪或者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行为依然可能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两者之间存在竞合的可能,应择一重罪处断。  相似文献   

11.
2011年长安汽车杯两岸三地残疾人汽车场地竞技赛,是自2010年4月1日起实施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以后,残疾人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理直气壮地驾驶汽车放飞心灵,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残疾人驾车社会公益性赛事。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羁押措施,取保候审在追诉危险驾驶罪这一多发而轻微的犯罪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实践表明,取保候审在危险驾驶犯罪的具体适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应通过改进保证方式、加强监管措施和制裁措施等诸多方面完善取保候审制度。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驾校强制培训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市民小苏因为申领驾照必须经过驾校培训这一规定而将南京市车管所诉诸法院的新闻引起了作者的思考。据统计,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采用了"驾校强制培训制度"这一模式,但这一制度涉嫌违反了《行政许可法》中关于"不得增设行政许可条件"、"不得组织考前培训"等规定。从兼具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角度出发,改变或者撤销"驾校强制培训制度"是解决此问题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4.
危险驾驶罪疑难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罚的严厉性决定了醉酒驾驶行为也需要考量犯罪情节,而对"情节恶劣"的理解应结合危险驾驶行为潜在危险、造成的后果等情况。危险驾驶罪罪过形态应是间接故意或过于自信过失,与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想象竞合犯的关系。基于加大惩处力度的立法初衷,对危险驾驶罪不起诉、缓刑或免于处罚须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5.
<正>家庭乘用车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和舒适。在家用汽车迅速普及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车主也更加关注驾驶技巧的提高和降低燃油消耗的方法。一、熟练掌握汽车基本驾驶和维护常识保持车辆的完好性,是确保安全驾驶和降低油耗的前提。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各部位的机构、零件必然会逐渐产生不同程  相似文献   

16.
交通事故中虽含有驾驶人主观无力控制的因素,如道路状况,交通环境,事故相对方的交通安全意识等,但相比而言,驾驶人本身对交通法律法规的掌握、遵守程度,驾驶技能,操作规范以及交通素养等主观因素对事故产生与否影响更大,而不少驾驶培训学校恰恰在这些方面对学员失之教育,失之训练,对此,交通事故责任倒查是规范驾驶学校教学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7.
《刑法修正案(八)》出台,醉酒驾驶正式入刑,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近几年,因为酒驾而引发的事故逐年增加,更加引发了人们对于酒驾入刑的欢呼。可是,醉酒驾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从各方面认定,尤其是最近最高院指出醉酒驾驶不一定都入刑,更是令人思考:到底应如何界定酒驾,对酒驾应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8.
危险驾驶罪相关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以危险方法驾驶机动车辆而导致的重大交通事故有增无减,无疑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规定了"危险驾驶罪"。这一罪名的出现,对于预防严重的交通事故,更好地维护交通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危险驾驶罪是一个新罪名,对于这一犯罪的构成和认定上还有诸多争议。本文从客观方面的"追逐竞驶"与"醉酒驾驶"、主观方面的认定以及与其他犯罪的界限几个方面解读本罪,以期更加准确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19.
《警察技术》2002,(2):32-33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人们最重要交通工具之一的汽车也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互联网、全球定位、语音识别等先进技术都逐步在汽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使汽车也成为了一种信息化程度很高的产品。今天的驾驶员们对汽车的安全性、导航功能、配套服务甚至娱乐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载远程信息处理系统就是针对这种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要求而产生的。新兴的车载信息处理技术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人和车之间的交互方式,这会是一场有巨大影响的变革,因为驾驶汽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尽管这…  相似文献   

20.
危险驾驶罪是刑法所有罪名中唯一一个最高刑为拘役的罪名,也是刑法所有罪名中唯一一个不能适用逮捕这一强制措施的罪名。因此,危险驾驶罪的强制措施适用方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刑法修正案(九)》出台后,危险驾驶罪的行为类型增加至四种,即醉酒驾驶、飙车驾驶、超员超速驾驶以及违规运输危化物品驾驶。鉴于醉酒驾驶与其他三种行为在行为方式、入罪标准和人身约束紧急性上存在不同,其危险驾驶罪的强制措施适用应当采用严格的"二分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