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银侠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7):256-256,F0003
本文论述了人们外出旅游的动力:第一,最重要的是人们在探寻和欣赏自然的美,自然美是旅游的原动力;第二,人文景观,即所谓人类所创造的“第二自然”,它和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的自然美,构成了人文之美。人文美的魅力是旅游的第二个原动力;第三,人文美是旅游文化形成的基础,感受旅游文化同样是促使人们走出去旅游观光的动因。  相似文献   

2.
在生态学视野内,以生态伦理学观照人—自然—社会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为指导思想是走出生态危机的一条根本途径。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为“自然美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境域。自然美在多大程度上生成和如何生成,是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一个尺度,也是生态伦理学落实到实践中的一个向度。它祈向的目标是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但其前提和基础则是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共存共荣、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的诗文蕴涵着独特的自然美意识。他的自然美意识的形成与其自身的经历和高韬的人生境界密不可分。这种独特性在他的诗文中具体表现为:以自然为载体表现自己的自然、自由之心,以自然为载体表现人与自然的和合之境。其诗文字里行间流露出魏晋风度的余韵。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自然美在黑格尔《美学》中的地位以及自然进化过程中生命与自然的完美契合进行了解读,最后探讨了黑格尔自然进化说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康德的自然的学说,所具有的自然秉赋终究是要充分地发展出来的,这样历史也就体现为是自由与理性的发展过程。这是康德对人类历史的逻辑规定,而这种发展是在时间中展开的漫长的过程,它还必须有现实的手段将它实现出来。在康德看来,这种现实的手段是以人性为基础的,这就是以人所具有的“非社会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6.
在自然美的研究上,从古至今都不曾停歇过。在西方,康德对自然美的关注不仅贯穿了他的整个哲学体系,而且对后来的美学和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中国,庄子思想中的自然美不仅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而且对中国传统以来在自然和人生的态度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价值。本文就康德和庄子的自然美论进行简要的论述,通过对二者自然美论的分析,使我们对他们的哲学思想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中西方音乐由于文化环境的不同,其表现手法各异,体现出了不同的自然美。文章回顾了音乐自然美的相关理论,阐述了中西音乐中的自然美的内在差异,并对中西方音乐自然美的表现手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主客二分的实践模式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体现,它体现出人的本质及其理性能动性,这种实践模式促使自然世界向人化世界转变,从而创造出高度发展的人类文明。主客二分的实践模式从人的生存意义上说,具有客观必然性和价值诉求的合理性。然而,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是辩证发展的过程,它包含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改造,同样显示出自然客体对于人类的明显制约。主体改造客体的同时,造成环境的失衡,反过来危及人类生存。所谓建设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类从自然获取满足的同时,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与和谐。  相似文献   

9.
在现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倍加受到人们的关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把自然仅仅看作为人类主体意志的纯粹的实践对象,自然失去了自己的主体性,只是作为一种为了人的生存而存在的单纯的客体。同时,控制自然作为一种非理性的工具而存在,它又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指导人们的思想,以加速对自然的控制,达到人类无限欲望的需求。相反,控制自然曾经作为人类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媒介而存在过,但是这种存在确是昙花一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越来越疏远自然,造成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威廉·莱斯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思想,他提出,人类控制自然的目的在于控制人类自身,而人类控制自然的危机来源于伦理的缺失,针对这样的问题,人们必须做到从控制自然的观念转向解放自然,实质上是要达到人性的解放。  相似文献   

10.
生态伦理规范必须是按照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而确定的合乎逻辑的客观内容。首先,它必须反映当代社会经济关系和人类利益的根本要求。在当代,由于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复杂程度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空前高涨。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的全面干预又在破坏着自然的整体化发展。因而,人类必须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不是单纯地从人类自身的利益去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另外,它还必须从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