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意识培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生个人成长的客观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公民意识培养的坚持"三个结合",构建"三个机制"即理论武装机制、实践平台机制、习惯养成机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何雅敏 《传承》2009,(6):64-65
当前大学生缺乏公民素质的主要表现有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缺乏法治观念;人文素养教育缺失,公民文化素质不强;政治法律素质意识不强。帮助大学生培养起良好的现代公民意识,理解公民的深刻内涵,真正认识到作为一个公民所应有的权利和所应承担的责任,从而自觉地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行动,这是大学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学生缺乏公民素质的主要表现有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缺乏法治观念;人文素养教育缺失,公民文化素质不强;政治法律素质意识不强.帮助大学生培养起良好的现代公民意识,理解公民的深刻内涵,真正认识到作为一个公民所应有的权利和所应承担的责任,从而自觉地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行动,这是大学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4.
何雪梅  郝梦飞 《传承》2010,(27):98-9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呼唤具有公民意识的现代公民。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要注重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大学生的权责意识,养成大学生的规范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和人类意识。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主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以政府为主导规划设计的公民教育体制,同时还应该注重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是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教育、引导以及政治人格塑造的功能.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政治生活相脱离,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忽视了大学生的自主性,教师政治行为的失范弱化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积极性等因素导致了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异化.因此,需要通过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等措施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实现当代大学生由"自然人"向"政治人"转化.  相似文献   

6.
段录良 《前沿》2006,(7):99-101
大学生"零距离沟通"机制,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主体)为了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形式与大学生(客体)保持密切联系的要求与水平,其内涵包括两个基本方面,"零距离"说的是密切联系,"沟通"说的是思想交流和思想碰撞."零距离沟通"机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真正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而产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第二个方面是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能使大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调节,产生自尊感;能使大学生宁静安逸,潜能获得释放,产生一种松弛感.第三个方面是通过"零距离沟通"机制让所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落到实处.第四个方面是有利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7.
彭晨 《前沿》2012,(19):172-174
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变化及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找到两者的相关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宏观背景下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纵向拓展”模式,通过创业意识启发、创业能力培养、创业计划实施三个阶段推动创业教育覆盖全体大学生,将大学生创业教育贯穿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始终,从而摆脱当前创业教育价值扩大化和目标功利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肩负着时代的重任,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应包括"两种意识"和"两种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关键环节.面对时代的新命题,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以专业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为保障,以优质的校园文化为载体,多位一体地构建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应该是高层次的教育,着眼于教育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品格和政治能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应该从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入手,促使大学生密切关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学会分析和处理身边的问题,适时适当地引领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中获得社会实践磨练和积累社会经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模式要凸显"五情"教育——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和学情教育。  相似文献   

10.
高中阶段是学生公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则是培育公民意识的主阵地。本文从课本资源、课堂实践以及经验总结三方面对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进行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11.
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其失效就失在政治认同这个核心社会价值上。正是由于政治认同的实现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经由公民政治行为能力这一连接中介,即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政治行为能力——政治认同这样一种生成机制才能完成。因此,提升公民政治行为能力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核心。公民政治行为能力是公民为了自身利益掌握和运用社会政治资源的能力,它有三个方面的构成要素。公民政治行为能力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2.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美国后备军官训练团是美军在地方大学设置的军官培训机构,其政治教育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多种社会途径培养青年大学生对军人职业的价值认同;二是通过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国防后备军官在献身国防的实践中实现军人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三是通过建立完备的考核淘汰机制,为选拔优秀后备军官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美军后备军官培养中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给我国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有益启示:一是完善"国防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政治教育机制;二是科学制定奖学金政策,充分发挥奖学金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三是加强法规制度建设,规范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系着"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围绕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思想价值引领功能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长效教育机制这两个着力点,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合格公民,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是其题中之义与核心价值。政治教师应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课程开发、学科课堂教学、学科教学评价角度,探索加强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满足大学生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产生、内容和新时代特质的分析,发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满足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方面存在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教育内容与多元需要之间存在落差;二是教育方式与主体体验之间存在不契合;三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新生活方式之间存在不协调。为解决这些问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三个方面的方法创新:一是通过"内容创新",满足大学生多元美好精神生活需要;二是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体验;三是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大学生网络美好精神生活的引导。  相似文献   

16.
轩欣 《青年论坛》2011,(2):71-74
手机短信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对此,要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增强青年大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短信文化侵蚀的能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培养适应形势发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对象;充分发挥手机短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利作用,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7.
陈英  张银芝 《传承》2009,(12):74-75
随著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舆情悄然兴起,同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阵地意识;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与针对性;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好队伍建设,做好网络舆情的"监、管、研"工作。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形势下的集中体现,为高等学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文章结合科学发展观,从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强化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著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舆情悄然兴起,同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阵地意识;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与针对性;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好队伍建设,做好网络舆情的"监、管、研"工作.  相似文献   

20.
刘佳 《青年论坛》2013,(6):76-81
虚拟社会极大改变人们的知识整合方式,也对大学生政治意识表达产生重大影响.虚拟社会下大学生政治意识表达呈现三个特点,即主动性弱化、表达话语形式大众化、对“政治”一词理解的生活化和现实化以及表达内容的多样化等.在虚拟社会下要积极构建与大学生政治意识表达相适应的实现机制:一是使大学生政治意识表达主动性在现实社会的政治教育实践中得以实现;二是培育网络意见领袖,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虚拟社会政治意识表达实现机制;三是加强虚拟社会环境治理,建设健康、安全的虚拟社会政治意识表达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