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四川汶川“5·12”地震发生以后,党和政府对地震孤儿的生活和成长高度关注,社会上收养地震孤儿的热情空前高涨。民政部《关于汶川大地震四川省“三孤”人员救助安置意见》(以下称《意见》),为地震孤儿重新进入家庭,重获家庭温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政策保障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牛力 《中国减灾》2010,(7):F0002-F0002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摧毁了他们美好的家园,夺走了他们父母的生命,使他们成了孤儿。然而,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他们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关爱。六个孤儿在专家的辅导下学习摄影,他们自由创作,拍摄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沐浴着晨光的六个小摄影师拍摄了同样在晨光里幸福生活的小伙伴。  相似文献   

3.
汶川大地震后,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纷纷提出要收养汶川地震孤儿,然而,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收养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本文从普法、维法的角度,对孤儿、弃婴、儿童的抚养与收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警示人们遗弃孤儿、婴幼儿是违法犯罪行为,阐释了抚养与收养概念的不同,收养孤儿、弃婴、儿童要遵循正确途径等等,帮助人们正确理解有关收养的法规政策,实现抚养、收养孤儿、弃婴、儿童的愿望,号召全社会都来关心孤儿、弃婴、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大地晃,高山摇,尘烟滚。房屋倒。20年前的夏季,唐山市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大地震。地震使这座百年城市化为废墟,也使数千孩子成为孤儿。党有新就是这些孤儿中的一个。今日的党育新已成为唐山康复医疗中心的一名职工,不久前,我采访了她,对她说说自己眼中的民政。“我说不清什么是‘民政’,可是我与民政的不解之缘从半岁就开始了。”党有新身材娇小,容貌清秀,手持一本(唐山孤儿今日),神态比一般20岁的姑娘多出几分成熟沉寂。“我是从石家庄有红学校的老师阿娘们身上认识‘民政’的。震灾降临时,我才6个月。解放军叔叔把我从瓦…  相似文献   

5.
从唐山大地震的“关门救灾”到汶川大地震的开放式救灾,汶川地震,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的诚意和速度。  相似文献   

6.
蒋丰 《民主与法制》2011,(12):10-10
3月11日.日本这个“地震多发国”发生了该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地震,工作和生活在日本的近百万华侨华人留学生也不同程度地亲历了这样一场大地震。值此之际,探讨在日华侨华人留学生从日本大地震中应该学习什么的问题,不仅有益于增强大家在这个“地震岛国”的抗震防灾能力,也可以把这些知识甚至可以称为“软实力”的东西带回祖籍国,有益于其建设。  相似文献   

7.
《广东民政》2008,(8):43-43
“5.12”汶川大地震牵动广东社会组织的心。地震发生后,广东社会组织管理部门和广大社会组织迅速行动起来,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全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向灾区人民奉献爱心,以实际行动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截至6月15日,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8.
去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由海峡两岸交流协会邀请,以台湾新党召集人李庆华为团长的“台湾地震救助重建考察团”,来祖国大陆进行地震救助重建考察交流。考察团一行29人,11月2日在国台办综合局巡视员、海协副秘书长张晓布,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海峡两岸地震科技交流中心主任何永年的陪同下,到河北省唐山市进行了地震救助、重建考察交流。唐山市委、市政府为考察团举办了“唐山地震救助重建情况介绍会”,介绍了唐山震后23年来救助和恢复重建的经验与成就,回答了考察团就震后伤病员抢救、孤儿抚养、市镇恢复重建与灾民心理重建等广泛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徐田丽 《中国减灾》2011,(9):F0002-F0002
自2008年5月以来,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上海增爱基金会、江苏远东慈善基金会主持,世界宣明会、中科博爱心理医学研究院支持的“我要爱-灾后心理援助行动”项目在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和盈江地震发生后,先后展开了科学有序、深入持续的灾后  相似文献   

10.
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使4204名孩子成为孤儿。他们的安置以及日后的成长,无论经验还是教训,都可以成为今天我们面对汶川地震孤儿时的历史坐标。  相似文献   

11.
张红华 《中国民政》2011,(11):58-58
为深人贯彻落实全省社会福利工作会议精神,湖北省红安县民政局精心组织,积极开展全县孤儿保障工作。具体做法:一是人户调查求“实”。县民政局组织召开了孤儿保障专题工作会议,集中学习和传达了全省福利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了人户调查工作方案。会后,各乡镇(场)、城区各社区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全面开展人户调查,真实掌握孤儿“第一手”资料,认真做好孤儿申报工作。二是对象确认求“准”。  相似文献   

12.
此次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的生命与爱心接力,包括数以万计家庭积极申领地震孤儿的义举,表明大爱依然在我们的国度与社会中存在,中华民族的诸多传统美德依然深深扎根于国人的心田。  相似文献   

13.
折翅的天使     
徐娜 《中国减灾》2010,(6):F0003-F0003
在1月12日的海地地震发生后,有这么一群弱势人群最牵动人心、有这么一个个身影最惹人怜爱,他们就是海地地震中的儿童。他们有的无家可归,有的沦为孤儿,有的重伤难治,那一双双直视镜潮的眸子中,无不闪烁着无助的神情。虽然震后医护工作日益完善,领养程序亦在进行,但谁都知道,这场突如其来摧毁家园的大地震,将会在他们尚未成熟的心灵中烙下难以磨灭的疤痕。  相似文献   

14.
陈建民 《创造》2008,(7):36-37
说来也巧,汶川“5.12”大地震发生时,云南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现场会正在昭通召开,就在会场上,大家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感。  相似文献   

15.
不是因为“5·12”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才出台了相关法律,但汶川地震的发生,无疑对减灾法制和体制建设切切实实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广东民政》2009,(5):55-55
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为了缅怀那些离去的同胞,以及更好地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5月1日至3日,惠州市在市区花边岭广场举行了“明天会更好——纪念5·12汶川地震一周年福彩献爱心特别行动”。通过印发20万份倡议书,号召和组织更多的爱心人士共同纪念5·12这个不幸的日子,以及所有不幸的同胞;通过开展福彩“赈灾票”营销宣传,组织“小卖场”销售即开型福利彩票,给广大市民提供一个用实际行动献爱心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黄志鸿 《中国民政》2011,(10):58-58
江西省景德镇市通过构筑帮扶工程三项措施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参与关爱行动的良好氛围。一是组织“流浪儿童之家”。在市救助管理站的基础上,建立受助未成年人教育培训中心,邀请大学生志愿者、“五老”等定期为流浪儿童作法制辅导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8.
田军 《人民公安》2006,(16):11-11
刚刚过去的7月似乎灾难特别多——比如台风;4号台风”碧利斯”前脚刚走,5号台风“格美”义横扫一大片,而6号台风“派比安”也在不远处的海面上初露狰狞……再比如地震: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义来了,造成近700人死亡,让人们发出“血肉之躯实在难以抵御大自然”之感叹;而中国云南省盐津县地震和河北省文安县地震。虽无重大人员伤亡和损失,但如此频发。一下子让人们与30年前唐山“7·28”大地震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9.
陈粒 《创造》2008,(7):20-23
震撼世界的“5·12”大地震给云南敲响了警钟。 云南地处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东侧,部分县(市、区)处在地震断裂带上,地震活动较为频繁,防震减灾和抗震救灾的任务十分艰巨。如何从汶川地震中吸取经验教训,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成为我们云南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05,(11):42-43
印度洋板块开始活跃“此次大地震是印度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造成的”,专家表示,“它是去年苏门答腊地震后,印度洋板块调整的结果。”这两次大地震相互关联,表明印度洋板块开始进入活跃期。印度洋板块与欧亚大陆相抵,有东西两个“触角”,西边的“触角”位于帕米尔地区,此次地震的发生地就在这里;东边的“触角”在阿萨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