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诉证明标准是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公诉证明标准的概念比使用"起诉标准"、"起诉的证明标准"、"公诉的证据标准"等概念更为科学;两大法系的主要法治国家都对公诉证明标准作了具体而严格的规定;在我国,公诉证明标准与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基本一致,因此产生了观点不同的学说;应当通过评介和借鉴,力求寻找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公诉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2.
移送起诉与审查起诉是职务犯罪监察案件前后衔接的两个阶段,前者系监察机关依法作出的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处置类型。作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组成部分的审查起诉权,在事实上与监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权形成了监督制约关系。移送起诉的案件应符合基本的构成要件。对“互相制约”宪法原则的贯彻实施、保障检察机关公诉职能实质化、保护被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构成检察机关对移送案件审查的价值诉求。为解决法法衔接的问题,应明确监察规范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活动中的可适用性。基于受理审查和公诉审查的二元界分,检察机关在不同阶段的审查机构、内容和后果也不尽相同。在特定条件下,检察机关可以对职务犯罪的取证活动进行合法性审查。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公诉证明标准是一种排他性的绝对确定的客观标准,其不科学性及缺乏具体操作性的缺陷制约了检察职能充分有效的发挥;借鉴域外经验,应将我国的公诉证明标准确立为"有足够证据证明对被告人的指控极有可能导致有罪判决",并针对不同性质的犯罪和案件的不同事实,实行区别性、多层次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4.
此次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修改涉及公诉工作的重点问题包括: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后的审查、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录音录像的移送、审查、播放、自侦案件的自行补充侦查、起诉时材料的移送、法定不起诉、存疑不起诉、被不起诉人不服不起诉决定提出申诉、不起诉后对犯罪嫌疑人的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处理、庭前会议、开庭前取回案卷材料和证据问题、法庭审理中对证据合法性的证明、撤回起诉、简易程序、量刑建议、检察机关办理二审案件时的阅卷问题、检察机关办理二审案件讯问被告人、补充证据等工作.  相似文献   

5.
比之于其他刑事案件,毒品案件有自身的特点,随着办理毒品案件的增多,人们也正逐步地总结办案经验,以便更为有效地打击毒品犯罪。本文就是从审查起诉的角度看毒品案件侦查中存在的问题,以促使侦查破案水平及案件质量的提高,避免“夹生案”“扯皮案”的出现。一、关于证据方面的问题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证明要求是具备“两基本”,也就是“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实充分”。落实到具体的毒品案件上就是有证据、证明两个关键环节,一是确实存在毒品;二是毒品与犯罪嫌疑人之间存在占有、携带、贩卖等等关系。在实际办案中,往往出现三种…  相似文献   

6.
纪检材料又称纪检监察材料或纪检监察证据,是指纪检机关在查处违纪案件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材料。实务界和法学界对纪检材料的证据资格和证明力问题主要存在肯定说、否定说和折中说三种基本观点。纪检材料中客观性证据的合法性问题已经获得法律的明确认可。纪检材料中的主观性证据,往往需要由检察机关重新搜集,并存在例外。自书材料在法理、法律和实践上都存在模糊空间。纪检材料证据效能分析的前提性问题包括纪检程序的合法性问题、法律底限及其例外、纪检材料的证明功用区分。自书材料的证据资格和证明功用应重新构建,具体包括纪检机关和检察机关主体互认、程序衔接和证据种类衔接。同时,积极探讨线索交流机制、案卷移送机制和人权保障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检察机关通过办理逮捕案件和审查起诉案件,在保障侦查活动依法进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属性不为社会所感知。检察机关在履行监督职责过程中也还存在监督权威和监督作用彰显不够的问题,侦查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恰好在检察机关监督属性的彰显和监督刚性增强方面具有独特功能。这一侦查监督方式能够发挥独特的监督作用在于其具有以司法原理和比例原则为内容的理论基础。这一监督方式运作过程中在确定案件事实方面所依据的证明标准是层次性证明标准,这与诉讼案件中的一般刑事证明标准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很多学者通过对比中外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认为,我国现行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过高,公诉证据标准应低于法院作出有罪判决的标准。通过考察我国刑事诉讼目的、结构及其相关的制度规定,应该降低现行的公诉证据标准。  相似文献   

9.
非法证据排除作为审查起诉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增加了公诉工作的挑战性。由于自侦案件本身的特点,使得审查起诉过程中对非法证据的审查及排除面临多重困境。应在审查自侦案件时,严格细审,用公诉引导侦查,确立依法排除机制,制定救济程序,从根源上杜绝非法证据。  相似文献   

10.
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背景下,检察机关如何改进和完善实物证据的审查方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实物证据合法性的审查虽然必不可少,但主要还是进行真实性或科学可靠性审查。公诉部门对审查起诉案件中涉及专门技术问题的实物证据需要进行审查的,可以送交检察技术人员或其他有专门知识的人审查。审查时要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关于证据审查与认定的规定作为审查内容,把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业内专家的通行做法作为审查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