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一种以实践论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马克思运用辩证法对旧自然观进行批判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批判性的形成过程。对资本主义社会破坏自然的现状的批判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批判性的主要表现;同时,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实践论、唯物辩证法批判旧自然观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批判性的又一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人化的自然观,是社会历史自然观.本文梳理了马克思自然观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并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它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云燕 《传承》2009,(4):56-57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人化的自然观,是社会历史自然观。本文梳理了马克思自然观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并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它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喜道 《理论月刊》2005,42(9):10-12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是通过以下三个维度的转向而实现的:一、从本体自然观到社会自然观的实践论转向;二、从机械自然观到人化自然观的关系论转向;三、从构成自然观向过程自然观的生成论转向。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自然观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过去对这方面缺乏应有的研究,本文拟在阐述其基本思想的基础上,探讨一下毛泽东自然观的特点和社会作用。 毛泽东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点 毛泽东自然观有一个由朴素唯物主义向辩证唯物主义的转化过程。本文着重谈作为革命领袖的毛泽东的自然观。由于毛泽东的特殊身份,他的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多数是在  相似文献   

6.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本源、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然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都是建立在人与自然根本性一致的基础上的。然而,不论是在对实践范畴的理解,还是对自然概念的分析,亦或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剖析上,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存在着基本观点一致基础上的差异,马恩"对立论"和"同质论"在理论事实上较难认同,"同中有异""大同小异"应是马恩自然观异同的主轴。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一种以实践论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形成促进了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转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只有从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出发,才能导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任务上看,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实践的自然观,蕴含着生态、人学和社会历史观的多维统一。科学发展观的多重逻辑耦合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多维性,关爱、呵护自然,坚持人与自然统一的"以人为本"逻辑和人—自然—社会的整体和谐。这是在资源日渐枯竭、生态承载力已达极限语境下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创新发展,为化解人类生存发展困境提供了全新的立场和视野。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自然观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思想,在当代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重新审视马克思的自然观非常必要。文章通过对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历史考察,诠释了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内容:人在自然界中具有双重地位、人与自然的发展是相互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内在统一的;并分析了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所谓军事思维方式的价值特征,是指从价值观角度分析军事思维方式而得出的特征。思维方式中本来就包含有价值观的内容,因为思维方式是由总观点和思维方法通过特定的联结方式而形成的,总观点包括自然观、价值观和社会历史观。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与思维方法的联结,形成思维方式的认知特征;价值观与思维方法的联结,形成思维方式的价值特征。中国古代军事思维方式的价值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求统一,反分裂中国的历史发展证明统一是大势所趋,而分裂由于不合历史潮流总是为人所不耻。原始社会末期,黄帝和炎帝的统一,造就了华夏族的主…  相似文献   

11.
刘文良 《前沿》2009,(11):118-122
人类的自然观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考察和反思西方自然观念的发展旅程,探讨古希腊的"有机论"自然观、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自然观、现当代天人和谐的生态自然观等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和谐"论自然观的生态伦理价值,可以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构建以生态文明为突出特征的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现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和发展推进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人作为科学研究的主体,是在自然观的指导和制约下进行一系列研究活动。因此自然观影响了科研工作者对世界的认识,改良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还影响了研究者对自身的认识和科学的态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胡澜 《人民论坛》2010,(6):256-257
现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和发展推进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人作为科学研究的主体,是在自然观的指导和制约下进行一系列研究活动。因此自然观影响了科研工作者对世界的认识,改良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还影响了研究者对自身的认识和科学的态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王红梅 《传承》2008,(22):26-27
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与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而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实践自然观阐发了人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突出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了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统一。而可持续发展是实践自然观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15.
自然观是恩格斯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来引起人们诸多争议的问题,无论在西方还是在我国,支持者有之,但批评也不少。本文主要以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和施密特的《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为文本,揭示恩格斯自然观的基本内容,追问“自然辩证法”概念的由来,深入分析施密特对恩格斯自然观所作的批评。  相似文献   

16.
奥康纳的自然观,同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具有本质区别。这种区别,既表现在两种自然观在思维方式、自然观结构,以及自然界自我运动理论上,又表现在两种生态观的本质区别上。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与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而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实践自然观阐发了人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突出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了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统一.而可持续发展是实践自然观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生死观包含人们对生与死的自然意义和社会意义的认识而形成的自然观和道德观两方面的内容。少数民族的生死观,无论是其自然观,还是其道德观,都呈现出自身的特点。而它的发展,又经历了自然观到自然观与道德观相混合的过程,前者以对生死现象的直观猜测,后者以灵魂观念的产生为标志。  相似文献   

19.
于新 《理论月刊》2006,(7):11-13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多层次的,从价值论角度马克思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价值关系,这种价值关系存在着对立和分裂,其中人在这种价值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马克思价值论维度的自然观本质上是一种"生态自然观",遵循两个尺度统一的原则,人类才能承担起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担.  相似文献   

20.
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随着20世纪现代科学的突飞猛进,人们在利用、改造自然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促使人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自然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