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支部生活》2013,(10):21-32
第1集乌托邦岛大约在500年前,有一位水手,扬帆出海,去寻找一座传说中的岛屿。他听说,在那个两头窄、中间宽的新月型海岛上,有54座壮丽的城市,那里花木茂盛,景色迷人,全部财富为大家共有。那里没有私有财产,没有疾病流行,人们在公共食堂吃饭,住在带花园的房子里。金钱在这里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堕落和罪恶。人们生来就享受着愉快生活……这位水手找了三天三夜,差点被巨浪吞没,最终也没能找到这座海岛。在人类智慧和思想的海洋上,有许多哲人像这位水手一样扬帆起航,从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到中国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无不在苦苦找寻着人类的完美世界。那位水手所寻找的海岛,名叫乌托邦,1516年,它出现在一本名叫《乌托邦》的书中。水手之所以相信了这篇虚构的游记,是因为他不懂希腊文,在希腊文里,"乌托邦"是指一个子虚乌有的地方。这本书的作者是托马斯·莫尔。一1478年,莫尔出生在英国伦敦一个贵族家庭。14岁时,莫尔来到牛津大学深造。当时的牛津大学,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中心。  相似文献   

2.
从2005年到组织部门工作以来,我就成为《北京支部生活》的忠实读者。三年多的时间里,是《北京支部生活》伴随着我,一步一步地了解组织工作,熟悉组织工作,热爱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办公室里,名誉馆长王川平就其母亲刘谷音走出重庆企业改革第一步的话题接受了我的采访。他为我泡上一杯茶,然后缓缓地坐在沙发上。谈及母亲刘谷音,他停顿了一会儿,陷入深深的回忆中,又起身从一个黑色文件夹里拿出几份旧资料,其中包括两份载有刘谷音消息的《人民日报》、两篇人物专题报道和1期以刘谷音照片为封面的《管理与厂长》杂志。他指着其中一份《人民日报》说:"照片第一排中间的这个人就是  相似文献   

4.
在《共产党员》50华诞即将到来之时,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限感慨。我由衷地感谢《共产党员》,是她,校正了我的人生坐标,指明了我前进的方向。 记得在少年时代,我对《共产党员》就情有独钟。那时,我们院子里住着一位老党员杜伯伯,每到傍晚乘凉时,我都会看到他坐在小凳子上,聚精会神地翻看着装订厚厚的几十本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财达证券邢台西门里党支部组织委员、财富中心主管兼综合部主管王彦伟同志,在工作的20年里,始终保持勤劳刻苦、爱岗敬业的优良作风,不断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一、树立坚定信仰,做与时俱进的党员模范。工作20年来,王彦伟同志始终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学习着,思考着,前进着。他十分注重学习党章和党规,他的桌面总是摆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谈治  相似文献   

6.
永远的穆青     
他走了,永远地走了。我不相信这一事实,但新华社播发的消息白纸黑字,千真万确——《一代名记者穆青同志逝世》。我那持着报纸的双手不禁颤抖,鼻子一酸,老泪潸然。往事如昨,他四次接见我的情景,一幕一幕地展现在眼前。冬天里的一把火 37年前,穆青的名字就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参加工作不久的我被抽调到农村四清工作队锻炼。在工作队的一次学习会上,一位县委书记在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时,念着念着不禁失声痛哭,全场一片哭泣声,我的心受到强烈震撼。与穆青的神交从此开始。同他首次见面,是1995年的事。是年11月16日,受时任市委书记孙载夫之托,我同社长曾广信匆匆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5,(2)
<正>我从小就知道满锐的名字。上世纪70年代,他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做编辑,曾把自己的长篇叙事诗《关成富》和编辑的《大庆工人诗选》、韩作荣的诗集《万山军号鸣》送给我的父亲,并还附信谦虚地请我的父亲指正。那封信我至今还保存着。他的字体圆润流畅,特别是"满锐"二字在我的心里留下一个慈爱的印象。上世纪80年代,我在北方文艺出版社第一次见到了他。案牍上是垒得一米多高的书稿和书籍,他坐在这个"壁垒"里,满脸笑容地向我讲述他和  相似文献   

8.
又读《青年毛泽东》,如见故人。这本书在我面前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解读了一个活生生的伟人之初。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对毛泽东还一知半解,而高菊村的书,使我对伟人的故里有了更多理性的了解,引领我一步一步由感性到理性地去认识毛泽东。  相似文献   

9.
<正>高尔基,是所有外国作家里我最不陌生的名字,也是我仰慕的作家。早在60年前,我就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学过他的散文诗《海燕》,不止一遍充满感情地朗读过,还能流利地背诵下来。语文老师在介绍高尔基这位伟大的作家时,也提到了他的自传体小说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就这样,高尔基与奥斯特洛夫斯基一样,成为年少的我的人生楷模。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中午,我到学生宿舍检查饭后休息情况,只见一位男生正埋头看着一本杂志,经旁人提醒,他慌乱地将杂志藏在枕头底下,局促不安地走了。等他走后,我才把这本杂志拿出来,这本名为《警探》的杂志内容都是关于凶杀侦破的,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一位女生在课桌里放着本《外国爱情诗选》的事来。为什么高三学生面临高考正在紧张复习之际,有的人却还在偷偷摸摸阅读一些言情侦破等娱乐消遣性读物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俄底修斯是《荷马史诗》中的人物,他为了回到家乡,经受了许多诱惑。俄底修斯的船队必须经过一个神秘的岛屿,岛上住着三个海妖,她们有着婀娜的身材和迷人的歌喉。任何人听见她们的歌声,都会不由自主地向她们靠近,就会从心里厌恶自己的家乡,最终被她们勾引到沼泽里杀死。在船队快靠近这个岛屿时,俄底修斯立即用蜡团塞住水手们的耳朵,然后让他们把自己捆起来。当海妖们唱起美妙的歌声时,俄底修斯听得心醉神迷,他极力想挣脱绳子向她们跑去,但因为有言在先,无论他如何威胁、哀求、命令,水手们都不敢放开他,反而把他捆得更紧。最终…  相似文献   

12.
陈亦权 《党课》2020,(6):108-109
不久前,有个文学爱好者问我:“叶圣陶在《文心》中有一句‘窗外的月色和前一天一样地好,秋虫声闹成一片’,这句话里为什么要用‘地',而不是用‘的’呢?”这个文学爱好者告诉我,他在此前已经问过很多人了,不过很多人表示这应该是叶圣陶写错了,因为圣人也有疏忽的时候嘛,用“的”才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1988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企业家画廊》栏目里,刊登了一篇报道:《我主张争团体冠军》。彭真同志仔细看过这篇报道后说,我赞成这里面的观点。他决定到厂里看一看。这天的画廊登载的是谁呢?不是别人,就是北京第一机床厂厂长刘庆桃  相似文献   

14.
结缘     
那是1995年12月的一天,车间杜书记在一次学习会上号召大家订阅《共产党员》杂志。我立刻忐忑不安地问道:“不是党员的也可以订阅吗?”杜书记回答:“不但可以,而且热烈欢迎。”说句实在话,我一直认为《共产党员》是党内发行的,只有共产党员才有资格订阅呢。每当有人拿着《共产党员》从我面前走过时,我就从心里羡慕他(她)。我想:他(她)一定是一名共产党员。因此,听了杜书记的话后,我便毫不犹豫地订阅了一份《共产党员》。就这样,我与《共产党员》相识了。 如果说当初订阅《共产党员》是为了响应号召的话,那么现在我却是从心里喜欢上她了。刚开始拿到《共产党员》的时候,我只是盲目地随便看看,可是这一看不要紧,我是越看越爱看,于是便认真地学了起来。通  相似文献   

15.
薛原在《画家物语》(金城出版社出版)中介绍说:我有一张碟片,是关于吴冠中的,是当年凤凰卫视采访吴冠中的专题片。我有时候会拿出来播放,每看一遍,总是涌上激动。感动的是吴冠中的真诚,是吴冠中的坦率,尤其是他抨击美术圈的种种怪现象的言辞,犀利深刻,不留情面。在接受访谈时,已步入人生晚年的吴冠中说,他这一辈子,很孤独。他有亲人,但一步步往前走时,亲人  相似文献   

16.
王巧捧 《廉政瞭望》2014,(20):54-55
作为一名宫员,要讲组织性、纪律性,有些话不能说,有些事不能做。这让他很矛盾。 几大箱牛皮纸箱还没开封。那里面是范松青的新书,《我为反腐鼓与呼》。这里面辑录了他在广州市纪委+来年的成就,如今满满地堆在他位于市政协的办公室里。9月25日,华南农业大学老师王高贺专程赶到范松青的办公室。购买了一套《我为反腐鼓与呼》。  相似文献   

17.
万里外的关怀《花溅泪》1939年首次上演时,于伶写了一篇短文。文章最后有这么一段话:要是这次演出《花溅泪》能有成就的话,是一群一心地直接间接合作者的心血与精力累积的代价。我自己将以更热情来回敬热情待我者,以更努力来报答努力合作者。为了戏剧,为了爱定了演剧艺术,我愿出生入死地把生命赌在这受难的孤岛戏剧运动里面。这是于伶在“孤岛”时期心情的真实写照。他曾将这些话写给当时在远方的好友夏衍,也写在《花溅泪》再版的题记中。当时匆匆写就,他并没有、也无暇去推敲这些话里有什么欠缺。时隔不久,从当时上海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刘少…  相似文献   

18.
父亲年已古稀,他是《四川党的建设》的忠实读者。自小父亲给我的印象就是少言寡语,总离不开一张靠背椅、一支燃着的香烟、还有一本《四川党的建设》,多年来这形象一直都没有改变,只是现在多了一副老光镜。每当我看到他在烟雾弥漫中聚精会神地读报看书的时候,我总能回忆起《四川  相似文献   

19.
看《长征》电视剧在北京一座普通的公寓里,老爸坐在客厅他的专座上正观看DVD《长征》。这几年,《长征》他已经看过几十遍了,其他是《延安颂》、《风雨同舟》,但最爱看的还是《长征》。反复看边看边指点,一见李德就生气,指着他道“坏家伙”“还在乱七八糟地指挥”;看见张国焘就叫“叛徒”,骂蒋介石是“坏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邓小平同志在大型文献纪录片《邓小平》中自白的一句话。这句话,充分表现了他爱祖国、爱人民的激情,充分表现了他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一片赤子之心。爱国主义思想,不仅贯串于大型文献纪录片之中,而且贯串于《邓小平文选》之中。正如人民日报社论《光辉的旗帜,科学的指南》中指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