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与地方分权及地方自治问题是典型的宪法问题,应在现有宪政框架内,运用法治手段、民主手段以及努力实现信息沟通途径的畅通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实行中央与地方的合理分权,从理论上必须认识到进行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的重要性;必须认清中国的政治特色;必须对“权力下放”与“合理分权”进行厘清。在实践中则必须由行政系统内分权向行政系统外分权发展;由行政分权制向法律分权制模式转变;由重放权轻监督向分权与监督相结合转变。  相似文献   

3.
主权与分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主权概念将继续长期存在,但是主权的意涵却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不再是终极的、神秘的、不可名状的权力,而只是政府或人民在实际统治过程中行使的具体权力之总称。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主权也具备不同的结构和特征,但是一旦进入具体制度领域,主权概念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单一制国家的主权原子可以和联邦制国家具有同样复杂的结构,甚至可以比联邦制国家更分裂。关于主权理论的探讨表明,主权在当代基本上只是表征国家核心权力的一种方便的称呼。在传统的民族国家日益衰微、新型国家之间的关联日益紧密的国际环境下,主权概念的实际意义必然不断下降。与其在理论上纠缠不清,不如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国家权力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复杂分配。无论是联邦制还是单一制,都必须谨慎考察和处理地方自治和中央集权的关系。单一制和联邦制的最大区别在于地方自治是否具有宪法地位。实践表明,单一制国家完全可以通过立法赋予和联邦国家同等程度的地方自治。究竟联邦制还是单一制更能促进地方自治,目前并无定论。只有告别传统主权的概念范式之后,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的研究才能开启一个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要通过建立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体制,实现党的十六大就中央与地方分权改革问题所提出的进一步要求,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建构这一体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其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法治化原则;二是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其基本思路:一是合理配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相应职能;二是建立科学的地方利益表达与平衡机制;三是改革现行的行政区划体制。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中央集权——地方分权混合体制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对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模式选择都会有所不同和有所侧重。我国采用中央集权——地方分权混合体制的关系模式,从市场经济的内在特性、中央与地方的政府职能配合、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协调、集权制与分权制的优势互补来看,都具有深刻的合理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结构上的特点为:中央政策依赖于地方政府执行,中央对地方政府采取人事控制手段,立法和司法在调节中央与地方关系上作用甚少;中央政府缺乏强大的政治部门审议决策并控制行政机构;建国以来,以省为地方的代表来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省为地方的重心来建设地方政府。上述特点造成中央政令不畅的同时兼有行政中央集权弊端。改革要通过结构调整实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双强。我国法律、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之间的冲突,是普遍和严重的。我国要解决法律冲突问题,特别是全国性法律规范与地方性法律规范的冲突问题,在法院有权对法律法规选择适用的同时,必须建立某种形式的判例制度。  相似文献   

7.
联邦制的启示在于,要实现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法治化,有必要从宪法上合理配置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权。虽然联邦国家的中央和地方分权历经变迁,但还是有章可循,而联邦国家的立法分权模式为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合理地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管理权限,充分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地建设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维护中央的权威,是国家的根本利益。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才能推动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繁荣,在加强中央权威,保证中央全局利益的统一性的同时要合理规范地方各级政府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论文运用具体史料,回顾了建国初期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动的历程,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论文指出,尽管存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原则,但由于缺乏法制化的制度设计,导致我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处理随机性、人为性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0.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宪法文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文化作为人们对宪法的信仰、理念和情感,以及受此影响对党政制度的选择,对一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有深刻影响.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处于非法制化的状态,这既有宪政制度也有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法治建构中央与地方关系,要加强宪法制度和观念文化的有机结合,厘定相关基本范畴,并培育中央与地方分权、辅助性原则、公民参与等价值理念,逐步形成一种基于法律并严格遵守法律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1.
中央-地方关系历来是研究中国政治的焦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研究都从“分权”的视角出发,认为分权导致了中央权力弱化,并将再集权作为加强中央控制力的必然选择。但是,不论是在分权或是再集权下,地方主义导致中央政策无法顺利执行的现象都是长期存在的,这就需要对中央权力弱化的原因做进一步挖掘。本文运用罗伯特·达尔的权力理论,指出“集权-分权”视角的缺陷在于将“权力基础”错误地当作买际权力,而要深入研究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就应当关注中央的“权力手段”。同时,本文还结合迈克尔·曼关于强制性权力和建制性权力的界定,以及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权力对于国家能力的影响.认为“中央-地方关系”研究应当关注中央的“权力手段”以及这些“权力手段”会带来什么类型的权力。  相似文献   

12.
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在联邦制和单一制国家有不同的模式。我国现行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在进一步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职责和权限基础上,完善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宪法和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3.
中法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法两国政府先后开启了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的新进程。对两国的改革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其同一性和差异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浅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必然要求与目标模式 ,其基本内容包括中央必要集权与地方适度分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科学化、法制化和民主化 ,其基本途径是转变观念、科学划分职责权限、完善监督机制、实现法制化、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英法两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比较,从中发现英法两国的差异,其差异存在于地方政府的自治程度、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发展路径、控制手段、发展趋势以及权力的分配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政治学的重要研究问题,也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和政治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对于今天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的起始——洋务运动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指出由于当时清政府中央不能有效控制地方政府而导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畸形发展最终使得洋务运动"成于地方也败于地方",这一现象启示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使中央统筹规划与发挥地方自主性有机结合,走出中央"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怪圈。  相似文献   

17.
正和互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范式及其政策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提出,在以往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中,一个基本特点是基于发挥"两个积极性"进行考察,带有突出的"零和观"特点.这又从根本上限制了真正发挥两个积极性的余地和空间.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范式,即正和互动范式.文章分析了正和范式是否可能,及其建构的一些基本之点.最后还简要地说明了正和范式建立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核心问题是通过中央与地方的有限分权实现对中央和地方权力的有效制约。基于权力制约目标设计中央与地方关系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集权模式下的中央与地方“分权”只是国家整体意义上权力内部的纵向职能分工,不具有权力纵向制衡意义的分权功能。建立有限政府、实行单一制下的中央与地方分权,既是控权模式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主要国家与我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基本是依靠法律手段,而且中央政府的主导地位与地方政府的一定自主性并存。现实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了苏联的高度集权与前南斯拉夫改革过程中的地方过度分权两种极端现象。我国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中,有必要吸取世界主要国家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经验教训,以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的理性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20.
浅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条件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服务型政府的首要职责,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在于政府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确保全体公民得到普遍平等的享受。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背景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应从“以经济总量为导向”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转变,使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居民个人之间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