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磊 《两岸关系》2014,(5):70-71
<正>陈振元,自幼临习书法至今将近60年。他对多种书体都有高深造诣,其中对欧体楷书最为精湛。中年以后,更是兼容百家,把欧体的险绝、魏碑的稳健和自体的清秀特长融为一体,练就出一种普受大众赞赏、独具艺术个性的功夫字,在书法界独树一帜。作为书法教科研工作者,陈先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坚实的书法理论基础,在书法创作和书法教育方面硕果累累,两次获得教育部一等奖荣誉。他创作题材广泛,更以书写大字楷书为一绝,是一位充满艺术生命力的现  相似文献   

2.
佚名 《台声》2014,(2):96-99
我结识金中海先生已有20多年,只知其精通《易经》,乐于助人,随着交往的深入,知其不喜自夸,但感之美德高尚,书法精湛,善写榜书。当今书坛,大家云集,各领风骚,金中海先生在古稀之年跻身中国书坛之林,以大器晚成的后期积累,独具匠心的题材设计,别出心裁的艺术创意,大胆创新榜书的传统书法,以笔静纸动的颠覆思维,将“剑”、“虎”、“佛”、“神”字一笔直达8米和“福”字作品连续5次荣获世界纪录证书,  相似文献   

3.
迟静杰,是农工党一位有深厚文化底蕴,有独特艺术魅力和时代个性的女青年书法家。她的书法豪迈、奔放、雄健、苍劲,能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好享受。迟静杰祖藉山东,生于辽宁抚顺一个书香之家,父、母、姐、弟都是画家。她从小就钟爱书法,执著到入迷程度。幼年她跟随父亲学习书画,临摹了很多书画和碑帖,受父亲影响很深。1978年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吉林市少年宫书法班;1979年获吉林市青少年书法大赛“一等奖”。之后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爱新觉罗启族(金意庵)先生指导下,研习书法达十年之久,临习了众多古今书法大师的碑帖,撷取百家之长,融入…  相似文献   

4.
贺惠邦先生是我久已敬慕的著名书法大家。他总结自己多年的经验认为,书法是“法”,又是“道”,既要有高超的技艺,又要有正确的理念。多年来,他在毛体书法研究和创作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所倡立的毛体书法新流派,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书法界最有影响的大事;  相似文献   

5.
万里行 《统一论坛》2014,(3):80-80,F0003
刘宝山先生是中国书坛的一位奇人,不为别的,就因那绝无仅有的独创龙纹双钩书法。 浩瀚数千年的中国书法史,只载录了李斯、王羲之、王献之、“唐四家”、“宋四家”、赵孟烦、王铎、傅山等寥寥数百人。这些彪炳史册的书法家,不仅是把握书法“山峦叠嶂”、“曲径通幽”、似无具相而意相蕴籍、任由牵想的中国传统艺术特色的大师,同时还必定是具有卓然独立、别具一格的艺术创新巨匠。  相似文献   

6.
张乃田幼年家境贫寒,食不果腹。不知是艰难的生活造就了他坚毅放达的个性,还是他旷达不羁的天性使得他在忧患中成全了自我。张乃田一生颇多磨砺,下放劳动、执教乡学、勾栏瓦肆、牛棚改造等他都经历过。即使是身处逆境,“四害”横行时,张乃田也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当年他镌刻的毛主席诗词印章立即引起了书画界同仁的高度注目。以自然执着之心从艺,勤奋便成为事业的坚实基础。张乃田儿时就刻苦练习书法,倍受褒奖。1962年他入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受业童雪鸿先生门下,研习篆刻书法,得其真传。雪鸿先生蒙难后,转师单晓天先生。几十年来,他临池…  相似文献   

7.
张爱斌 《台声》2003,(3):44-46
上世纪90年代初,安庆还没有电脑刻字,大街小巷的店招牌都由安庆书法家挥毫写之,其中有不少招牌落款“生源书”,此人便就是年近花甲的高山族台胞,市政协委员、市台联理事陈生源先生。陈先生曾受家庭历史牵连,初一未读完就被迫休学做小工,14岁就挑起了全家6口人的生活重担。在困境中,他奋力拼搏,自学成才,在省内外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数十篇,后因身体原因,改攻书法。其书法作品多次在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或协办的书画大赛中入选获奖,并入编《中国书画家选集》。2000年7月,他被中国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和世界…  相似文献   

8.
汪良先生曾自诩“不肯随俗之字,以书为画之笔”。我与他相识二十多年,也曾是房间相邻的同事,对他的艺术追求心存感动。他以“小桥”为号,清晰表达了他对清代郑板桥书画精神的崇敬追随之意,这也是同行所熟知、所乐道的。汪良先生自幼随父亲习字,初描红,后学楷。十五年前,独钟情郑板桥先生书法。至今已临池四十余年。板桥先生乃扬州八怪之一,其书画为时人所重、后人宝之。板桥书法随心所欲,变化多端,六分半书画意淋漓。其革新精神尤为汪良先生激赏,故勤奋临摹。年深日久,化入胸中,发之于笔端,成自家面貌。古人云:“书,如也。”如其学养,如其胸…  相似文献   

9.
翰墨缘──“坚净居”主人与“还经楼”主人曹放何谓"坚净居",启功先生的书房也。何谓"还经楼",王隆夫先生的画室也。"坚净居"的主人启功先生,是中国书法界的盟主。"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他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坚净居",可谓意蕴深长。"还...  相似文献   

10.
言恭达 《江苏政协》2008,(11):55-57
<正>在建设江苏书法大省的高潮中,朱敏作为江苏的一名青年书家,不管从他的创作,还是书法活动的组织工作,都显示了他是非常有潜质力的优秀书家。在全省的青年书家中朱敏也显示出他的不同寻常的特点,应该说他是江苏青年书家中的佼佼者。这几年,他连续在八届国展、中国书法"兰亭奖"和其他的全国性的  相似文献   

11.
在首都北京数万名保安员中,有一位被称作“保安书法家”的青年,他就是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公交分公司装备部主任黄华明。他不但是公司的业务骨干,还是一个钻研书法,在书法上颇有造诣的业余书法家。在“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2003企业文化年书法比赛”中,黄华明的行、楷、篆、隶四种字体的四幅书法作品从入选的一百多个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一等奖。初见黄华明,高高的个子,浓眉大眼,人长得端端正正。跟他谈话你会发现,他性情温和平易近人,在他的言谈话语中更流露出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黄华明来自被称作“中国书法之乡”的安徽省霍邱…  相似文献   

12.
上海作家管继平写作上是一把好手,著有散文随笔集《一窗明月半床书》、《上海老辰光》、《民国文人书法性情》等。在上海文人中,管继平可算一位“曝光率”较高的作家。尤其是他所撰的“文人书法”系列文章.先后被《中国书法》、《书法报》、《书与画》、《书法导报》等多家报刊转载,甚至在中国书法网上,管继平与启功等一起被评为“文人书法”网大评论权威。其实,于管继平而言。这倒是其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在书法与篆刻艺术上管继平同样出手不凡。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书法本来是汉字的艺术化和个性化。汉字的结体规范、妥贴、谐和、悦目,用笔抑扬顿挫,有粗细大小、节奏,章法有起承转合、错落有致、有韵律,则产生美感,故被纳入艺术的范畴;书法之外另加“艺术”二字而称为“书法艺术”明显累赘,因为“书法”二字已含了艺术的成分。正如一个人之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样,真正的艺术作品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是它的个性。惟其如此,真正的书法作品必是极具有个性的,况且,自古就有“书者、心画也”、“书如其人”之说。 然而书法又确是汉字,而汉字又是中华汉语言的…  相似文献   

14.
一 个艺术家在艺术上成就的 早晚,常被人称之为“少年得道”或“大器晚成”。夜冰先生当属于后者。他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饱经战乱之苦。他走的是一条自学、自创、自强不息的艺术之路──生活是他的导师,人生是他创作的主题。 夜冰先生是地道的自学派和苦学派,他的艺术征程发端于弥漫着硝烟战火的抗日战争年代,解放后他自学完大学课程,系统地攻读了绘画理论,又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组织的进修班等进修学习,特别是他在青年时代因借调参加建国十周年北京十大建筑的陈列设计及绘画制作工作,有幸结识了中国当代的一些名家,诸如董希文、…  相似文献   

15.
张港 《协商论坛》2010,(9):64-64
张大千先生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代宗师。他一生致力于传统绘画艺术的整理、发掘、革新和发展。他足迹遍及南北美洲及欧洲各国,不遗余力地传播和弘扬祖国的文化艺术,赢得了广泛的赞誉。1957年,纽约美国世界美术协会公举大干先生为“当代第一画家”。大干先生才华横溢,多才多艺,其诗、书、画、印、鉴堪当五绝。徐悲鸿先生尊其是“五百年来第一人”。  相似文献   

16.
宗合 《黄埔》2010,(6):62-62
2009年,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中国文联向邱零颁发了“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周年”奖章和荣誉证书。作为我国当代书坛深具影响力的文化名人,邱零在书画印、剪纸、摄影、散文、诗词、艺术评论和书法理论等方面的深厚修养,使得他的书法作品墨彩飞扬,飘逸洒脱,气格高雅。他多次被聘为国内外书法大展的评委和顾问,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百杰书法家”、“共和国艺术家”称号。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16,(6)
正贺惠邦先生是当代中国书法界领军人物、毛体书法新流派倡立者,艺术成就和影响力令人瞩目。2013年底,他被中国艺术学会、世界文艺家联合会等单位先后评选为"2013年感动中国艺术人物"和"2013感动世界年度人物",入编《2013感动世界年度人物》和《2013感动中国艺术人物》两部文化巨献,并被聘任为《2013感动世界年度人物》一书的荣誉主编。贺惠邦先生是靠什么既感动中国又感  相似文献   

18.
曾有一位文化经纪人欲策划一个叫作“三六九”的漫画展,主角是 三位被视为新生代的中国漫画家:夏大川、金晖、侯晓强,他们都出生在1969年。画展后来流产了,但这不妨碍三个艺术青年默默地在各地各自成长着。 夏大川先生对漫画的执著让人难以置信。他的妈妈说:大川还不会说话就会画画了(如果可以把那称作画的话)。有一天,他确认自己的一生只属于漫画,他已别无选择,于是决然辞去银行工作,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漫画自由撰稿人。 夏大川先生近年活跃于国际漫坛,有数十件作品在国际(展)赛中获奖。他的画富艺术个性、富文化含量、追求国际语言,因此他已不单单属于中国。本刊新拓漫画版《漫舫》以大川专辑首期开篇亮相,想读者不会不高兴——主持人  相似文献   

19.
钟旖 《台声》2023,(21):62-63
<正>自2019年底“登陆”以来,台湾青年兰屿便从医生跨界成为全职推广插画的“创业者”。他将这一事业比作“种下一棵艺术之树”,策展、外出交流、签约艺术家,近四年时间,“艺术之树”在重庆从无到有,正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20.
“龙”文化对于农工党员孟繁水先生来说,似乎是永远谈不完的话题。孟繁水先生尤其爱书写“龙”,从青年时代就对“龙”文化艺术情有独钟,其书斋亦称为“爱龙斋”。在孟先生的书法生涯中,让他深感自豪的是其精心创作的百米长卷《千龙图》。在2001年举国上下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日子里,作为一位书法家,他以满腔爱国热情,用书写“龙”字,与全国人民一道,争取29届奥运会在龙的故乡———中国举办,实现亿万龙的传人的百年梦想。经过长期的积累,两个多月的艰辛昼夜付出,一幅长达106米、高80厘米的书法长卷《千龙图》终于铸成。这幅长卷气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