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2.
查方政 《学习月刊》2009,(15):14-15
七天的培训学习,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提升了我们的理论素养。我认为,在今后的学习和贯彻落实上要做好“两个坚持”.狠抓“三个落实”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04,(12):45-45
胡伟在2004年9月30日的《解放日报》上撰文指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这不禁使笔者联想起了1945年毛泽东与黄炎培关于“历史周期律”的那次著名谈话。毛泽东的回答是:“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终于找到了珧出“历史周期律”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4.
儿子接我们去德国小住,我们人还在国内时,他说已给我们买好了“绿卡”:不明就里的我与妻吃了一惊,我们并无“移民倾向”啊!后听他细细道来,才知道所谓“绿卡”只是一种公交月票。“绿卡”亦并非民间俗称,票面上就堂而皇之地印着“GRUENE KARTE(德文:绿卡)”。  相似文献   

5.
李明 《前线》2012,(4):34-35
从“十一五”时期开始,我们积极实施“三德工程”、“四德工程”和保护未成年人“心灵工程”,即道德建设“4+1”工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基层落地生根。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加强道德建设关键要在“真”上下功夫,在“实”上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今天所说的“德治”与中国古代的“德治”无论在性质上和内容上都有本质的区别。当然,历史上,我们有丰富的“德治”经验,其中有不少值得批判继承的东西,但是,我们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赋予“德治”以新的时代内涵。我们实施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德治”。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适应的“德治”,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德治”,  相似文献   

7.
“十五”时期已接近尾声,“十一五”时期正在向我们走来。“十五”时期是本世纪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世纪、新阶段、新开局,我们乘大好时机,破浪前进,全面落实“十五”计划的各项要求,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龚益鸣 《学习月刊》2010,(17):55-56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这首歌直接把“国”称为“家”.它在激发国民爱国情怀上无可争议。从常识上理解,这种类比也无不可。否则,我们口头上为何总是讲“国家”、“国家”呢?  相似文献   

9.
春天的故事     
王佑贵 《学习导报》2011,(14):19-19
我们这辈人特别感谢小平同志。为什么?我们上山下乡在“修地球”的时候,可以说快要绝望了,一点着落也没有。这个时候,小平同志出来工作了,提出了“有错既往不咎”和“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个人表现”。当时我们在老家湖南郴州农村七年多,表现那么好,可以上大学了,但这个机会就是小平主持工作时给我们的。  相似文献   

10.
听说牙依里村栖息着2000多只“老鹳”。为寻“老鹳”,大年初一,我们驱车到曲靖,再向南行,经东山镇,在崎岖的道路上颠簸了大半天,到坡上坡。经打听,眼前山麓旁的山村就是牙依里村,村子青瓦土墙,炊烟袅袅,老牛嚼草,人们穿着过年的新衣,儿童在嬉戏。见我们进村,村民拥过来观看,而我们却不见“老鹳”。“老鹳”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1.
自立门户创立墨家学说的思想巨子——墨子。是中国二千多年前第一位站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立场上说话的人。他之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如此“不可或缺”,不仅因为他与众多的圣贤一同展开了在思想上的砥砺和交锋并由此开创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还因为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力的作用、杠杆原理、光线直射、光影关系、小孔成像上等有精深造诣的“科学家”。最为重要的是,墨子思想的精髓——“兼爱”与“非攻”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而言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是值得我们去深刻沉思的。因此,笔者将从“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公平正义”等方面阐述发现墨予和倡导墨子精神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阐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党八十年来在理论与实践上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也是我们党适应未来在理论与实践上与时俱进的最新内涵。与时俱进,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性、实践性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特征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秀品格。我们学习“七一”讲话精神,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不能停留在常规化、一般性的工作定势中,  相似文献   

13.
如何实践“八荣八耻”荣辱观?我们认为关键是结合学校文化建设的实际,找准教育结合点,抓好落实,让“八荣八耻”深入人心,从学生身边小事、眼前事、点滴事人手,实践“八荣”,抵制“八耻”。为此,我们在“五个结合”上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党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现在回顾起来可以看出,伴随着这一伟大的转折,我们党、我们国家实现了一系列重大“根本的转变”。“历史的转折”带来了“根本的转变”,“根本的转变”促成着“历史的转折”。认真地理解这一问题,可以...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父母官’在义务劳动做好事……”2014年1月16日晚上,万州区天城镇万河村党员周涛在微信上看到一组照片,“咦,这不是我们村吗?” “父母官”其实不是官。参加义务劳动的多数是村里的共产党员,最大的“官”就是村党支部书记。尽管照片中没有自己,但周涛还是很感动:“我们哪怕只是做了一丁点事情,群众都是看在眼里的。”  相似文献   

16.
1919年,“五四”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近百年来,“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已经成为推动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党从诞生起,在追求民主、崇尚科学的道路上,苦苦探寻,历久弥坚,百折不挠,前进不止。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加快了民主进程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12,(12):61-62
程曼祺在9月16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放在传统中国很完满,但用到现代却少了一环:那便是“家”与“国”之间的“社会”。对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社会最简单的对应是我们生活的“社区”。笔者今年夏天在旧金山体会了一回美国人的“爱社区”。在旧金山电报山游览时,当地一个非营利导游组织“城市导游”为我们提供了免费服务。在游览过程中,导游本身成为最亮的风景。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在表述上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把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沿用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有”字去掉,变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字之易,意义深远。这一表述上的变化,绝不仅仅是文字上更精炼、更简洁的问题,而是蕴含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的全部历史,蕴含着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以及“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新概括,是对我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19.
胡汉华 《学习月刊》2010,(16):33-34
“文革”作为历史仅仅过去三十余年.人们对“文革”的记忆却很模糊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虽然在思想理论上和政治上否定了“文革”,但由于强调“团结一致向前看”,不纠缠历史旧账,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因此对“文革”没有进行彻底、深入、系统地反省.尤其关于“文革”的历史细节的叙述.在我们的官方文本和历史教科书中,都显得极为鲜见,造成年轻一代根本不了解“文革”这场大内乱、大灾难的真相。不知“文革”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怎样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很多同志把目光放在了“五年计划”变为“五年规划”这个问题上。确实,前十个五年我们做的是“计划”,从“十一五”开始,我们做的是“规划”。“计划”与“规划”一字之差。充分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发展问题的新认识.也体现了当代中国杜会发展进入了转型与跨越的新阶段。这一转型与跨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