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城市化: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也称城镇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的过程,基本指标是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为36.09%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比重大,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城市化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据调查,近年来,随着城市下岗转岗人员的增多,企业用工基本饱和,各大城市为优先安排本地人就业,对外来民工就业加以种种严格限制。据统计,我国现有农业劳动力3.5亿人,其中1.2———1.5亿为剩余劳动力。我国现有耕地19.…  相似文献   

2.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在《中国经济时报》上撰文指出,高房价会严重阻碍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如果不进行改革,我们将会犯下历史性的错误。文章说,首先,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阶段,大量需要在城镇购买房屋的是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上海市松江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经济互动不断增强,农村发展出现了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三集中”趋势。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九亭、新桥等镇,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民不断向镇管社区集聚,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职业道德培养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多的特殊国情。要加快城镇化进程,较大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比重,就必须让农民向城镇转移,加快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而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成为城市人口的排头兵。农民工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工能否融入城镇,走进企业,实现农村人口的有序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上海市松江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经济互动不断增强,农村发展出现了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的“三集中”趋势。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九亭、新桥等镇,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民不断向农村社区集聚,参与社区活动日益成为农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农村社区逐渐成型并不断地发展壮大,农村社区党建工作也逐渐成为松江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的突破口,是整体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结合点。从近期看,小城镇建设可以拉动内需,启动市场,营造良好的个私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带动乡镇企业发展,从而搅热区域经济;从长看,小城镇通过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将以一种新型生产力的方式,成为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主要助推器。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李百汉各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着各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从中国的国情看,我国的城市化直接表现为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在一个时期内,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最现实选择应当是加快发展小城镇,走以发展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道路,理由主要...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指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转变为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过程;从人口学的意义上看,城市化是使大部分农业人口逐步脱离农业,向城镇集聚,使城镇人口的比重逐步增大的过程。对上述城市化的理解,人们一般都能接受,问题是如何实现这一过程。换句话说,究竟是采取何种城市化道路或者说城市化战略来实现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9.
加快城镇化进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更不可能建成文明程度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乡土社会向市民社会转变。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城镇人口比重只有3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十多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越高,享受城市生活的人口总量越多,全社会文明进步的整体水平就会越高。所以,把提高城市化水平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人…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打工族”以及上学、就业人员流向城镇,农村发展党员源头乏人的问题比较突出。近年来,各级党组织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拓宽选人途径,努力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吸引力,发展党员后继乏人的问题得到一定改善,但这仍是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普遍关注和探索改进的重要内容。本期我们请北京市房山区的党务工作者,就“怎样破解农村发展党员难”这一话题,谈谈他们的认识和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4,(20):19-19
如今,关于城市化的一个共识是,不论城市化的外延有多丰富,离开了人民(农民和市民)生存发展的福祉,就都偏离了城市化本来的特质和方向,就都是“被动城市化”或者堕为“城市化的异化”。一言以蔽之,城市化的本质就是不断解决改善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从而增加人的福祉,就是解决完善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不论是刘易斯二元经济现象之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还是将来市民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即反城市化),人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生存得更好些、发展得更好些、福祉更多些、活得更自由些。  相似文献   

12.
十八大提出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也强调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是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重大战略选择。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不仅表现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更体现在农民向市民的转化上。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和培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放眼西方,英美两国都是高度城市化的国家。据统计,英国农民只有3%,美国是6%。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武汉市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社会进步慢的问题仍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地区差距扩大的总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既阻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也影响了"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更成为武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体制,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城乡互补、一体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德州市城市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加快城市化进程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必然要求。德州市地处鲁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 ,相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而言 ,城市化起步较晚 ,水平偏低 ,因此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德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这对于促进生产要素集聚 ,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加快城乡现代化建设步伐 ,全面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德州市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德州是山东省设市较早的地区之一 ,城市化进程总体上…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尤指农村“城镇化”,是指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职业转换过程,居住地由农村区域向城镇区域(主要为农村小城镇)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一、农村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现象不容忽视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城市化基础上的工业化,就不能称其为真正的工业化。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发展的过程。从世界范围看.自1820到1950年的130年间,整个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系数达O。997,呈现高度上涨的趋势。这也是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西部农村女性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进程,呈现出与中西部地区改革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相呼应的突出特点。其特征为成长性、实质性、复杂性、潜在性与边缘性。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农村女性人口流动的规模尚有扩大的空间.非正规就业将是今后农村女性人口就业的主要模式,农村女性流动人口的可持续生计能力将日趋提高。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12,(2):56-57
毛颖颖在12月23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城市化是个好东西,但城市化不只是土地的城市化,硬件设施的城市化,人口身份的城市化,而是要让全体国民享受到现代城市的发达、便利并实现生活质量、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的全面升级。以这个标准看,我们的城市化虽然速度很快、规模很大,但粗放有余,质量有待提高,豪言“拆出一个新中国”的人太多,潜心“螺蛳壳里做道场”的人太少。反思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1990年5月,思想比较活跃的化隆县巴燕镇农民韩录和冶而买,怀揣着挖金子挣来的3万元钱,来到沿海城市厦门开起了化隆第一家“西北清真牛肉拉面馆”,由此拉开了化隆人奔向内地经营清真餐饮业的序幕。如今。化隆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如何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怎样让他们遵纪守法,适应当地的管理,是当前面临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20.
贾愚  孙友然  江游  朱素阳 《唯实》2008,(8):101-106
在对江苏农村人口未来十年间转移趋势判断的基础上,针对江苏待转移就业的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和已转移就业质量不高等特点,根据对江苏城镇转移就业的承载力分析,提出有序推动江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就业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