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益飞 《求贤》2011,(10):14-14
90年前.我们共产党人崛于工人农民之间.在没有印把子也没有枪杆子的情况下.凭借对草根民生的深切同情.对政治民主、社会公平的公开承诺,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戴。海丰县大地主之子彭湃从日本留学归来.放弃锦衣玉食.烧掉自己名下的地契,把土地分给穷人,创办了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是举世公认的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他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言筒意赅地表达了政治与军事的关系.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劳动人民掌握政权,怎样实现这一目标呢?必须通过枪杆子——武装斗争。这一精辟论断的提出,是无数先烈的流血牺牲换来的,弥足珍贵。如同毛泽东的其他思想一样,他对“枪杆子”的认识,同样经历了一个不认识--初步认识--明确认识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面对广阔的中国国土,日益陷入泥淖的日本,把枪杆子交给了另一群中国人。然而这支夹缝中的枪杆子却时时随时向而摇摆。  相似文献   

4.
浅议丹·布朗小说的主题与悬疑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尔聪 《世纪桥》2009,(11):48-50
本文旨在分析丹.布朗的小说不同于传统的悬疑小说之处,指出丹·布朗的小说是具有严肃主题的悬疑小说,在破解悬案的同时又弱化“善”与“恶”的二元对立,表达了对文化社会问题的忧思。  相似文献   

5.
张家康 《党史文苑》2014,(12):22-27
毛泽东原本是个温情革命者,五四运动前后,他奔走呼号,所作所为无非是“忠告运动”“呼声革命”,不主张“炸弹革命”“有血革命”。中共建党初期,实行国共合作。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两党合作、帮助国民党改组的工作上.也没有想到枪杆子的暴力革命。  相似文献   

6.
王农 《党员文摘》2006,(12):45-45
《党员文摘》今年第八期“社会缩影”刊登的小说缩写《老范》,是一篇反映现实生活、针砭时弊的力作。小说紧贴生活.反映现实。作品所讲的故事真实.人物形象鲜明,思想性强。文中的那些人和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所折射出的道理,令人信服.发人深思,读后让人久久难忘。  相似文献   

7.
民兵基层党组织是党在民兵队伍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党对民兵队伍绝对领导,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一线战斗堡垒。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些民兵队伍中出现了“有队伍无组织、有组织无建设、有建设无作为”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在后备力量基层组织中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了党管武装制度末端落实。军地各级要针对这一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民兵一线战斗堡垒搞坚强,确保民兵队伍的枪杆子牢牢握在常的手中.  相似文献   

8.
少华 《党史文苑》2014,(9):13-19
毛泽东一生中最屈辱的时刻 攫取军权后,张国焘开始用枪杆子“审查”党中央的领导。首先.他认为遵义会议及其选举结果(张闻天党内负总责、毛泽东任常委)组织上不合法。理由是.政治局共有12名成员,他与王明、康生、项英、任弼时都没有参加,顾作霖1934年5月去世.参加会议的政治局委员仅有6名.为应到人数的50%.未达到党章所规定的半数以上。  相似文献   

9.
赵赴 《世纪桥》2005,(1):16-19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55年执政路.业绩丰功.世人共睹。有专家学者据史料分析.中共建党后.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经历了28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终于在1949年执掌全国政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其中的决胜之棋是抢占大东北。  相似文献   

10.
“笔杆子,枪杆子,革命要靠两杆子。”邓小平重视枪杆子,长期在军队担负领导重任;邓小平也重视笔杆子,这却是别人较少知道的,尤其是,他还有关于笔杆子重要性的论述呢。他说,“拿笔杆子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子。开会是一种领导方法,是必需的,但到会的人总是少数,即使作个大报告,也只有几万人听。个别谈话也是一种领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一生雄才大略、豪气干云,他的行事作风也令人惊叹。 不摸枪 毛泽东在回忆往事时曾说过:我一辈子从不摸枪。一个“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坚定信念者、具体实践时却从不摸枪,这足可察见伟人的智慧!毛泽东不摸枪,是因为他讨厌枪、鄙视枪,虽然“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他的至理名言,枪是他的朋友,但他就像子弹一样洞穿了枪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长篇小说《刘志丹》脱稿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它描写的是陕北、陕甘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的创建者之一刘志丹的革命传奇生涯。但该小说还未正式面世.就惹来了一连串纷纷扰扰的轩然大波和是是非非。令人发指的是,康生利用小说《刘志丹》,策划了一起当代中国历史上骇人的文字狱。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从被迫到自觉地向西方开放的过程。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近代人便对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著作及文学艺术作品进行了翻译引进,而在文学艺术类的翻译作品中,小说占有绝大的比例。据郭延礼先生的粗略统计,从70年代到“五四”运动的50年间,...  相似文献   

14.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提出过两个著名论断,即"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和"党指挥枪"。可见,毛泽东对"枪"的作用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但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毛泽东却很少用枪。下面就把毛泽东与"枪"有关的几个小故事讲述如下,供读者备忘。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他是少有的走过炮火硝烟的战将;在众多的开国将军中,他又是罕见的作家。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用笔杆子和枪杆子书写着有声有色的人生乐章。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只要提起“文人武将”,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他的名字:方之中。  相似文献   

16.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被迫拿起枪杆子进行反抗。毛泽东首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著名论断,并通过秋收起义将之付诸实践,将部队带上了井冈山。共产党人领导组织的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广州起义等失败后,余部奔向井冈山,跟随毛泽东参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壮大了井冈山的武装力量。蒋介石也是靠枪杆子起家,他用武力确立了在中国的统治地位。但由于他对共产党人及革命群众进行疯狂屠杀,丧失了民心,最终把自己送进了坟墓。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0,(14):79-79
“同志们、老头子们、老太太们、大学生们、二学生们、三学生们、大姑娘们:你们好,俺也好.我们大家都好!今天天气很好,俺十二万分高兴。俺今天特地从山东赶到济南来。俺是没有啥文化的。是从枪杆子里爬出来的,与你们相比,犹如鹤立鸡群。今天来的人真多,大概到了四分之五,没有来的请举手。  相似文献   

18.
老舍和端木蕻良同为满族作家,但他们的抗战小说却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视点,即传统文化与萨满教文化。40年代老舍在战争语境中反思传统文化的两面性,并表达了对一种充满野性生命意识的异质文化的向往;而30年代瑞木蕻良却恰好张扬了东北地域文化中的充满野性和活力的一面,他的抗战小说预留了一份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可以满足老舍的抗战小说的文化期待。由此,二者的抗战小说形成了一道文化互补与审美映照的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19.
悦读书讯     
<正>不要说等我有一个清晰的梦想才开始去做。你需要的是每一天都知道自己的生命还会前行,知道未来你需要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就是你今天一块一块搬过来的砖。——俞敏洪《梦在青春在》更重要的是,谁说读书人什么都没有?他们有笔杆子啊。打天下的时候,可能是枪杆子里出政权,但是坐天下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就是笔杆子里出政权了。枪杆子让人“口服”,笔杆子才让人“心服”。  相似文献   

20.
如果有人询问90年代社会生活让人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回答或许大多是它的眩目多变。我生活在边疆城市,应该说边疆城市同沿海城市比起来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但我仍然感到了一种深度晕眩。不知不觉间,一座座大厦拔地而起,而从城市到乡村日渐普及的广告标语则日益强化着我们生活的商业化语境。应该说,小说创作对此并不完全熟视无睹,我们从一些小说中还或多或少地看到了这种变化的迹象。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小说创作对经济大潮的反映还相当迟钝,我们还不能获得小说创作有力切入现实经济生活的感受。事实上,经济变革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