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南联大教授们的那些事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有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西南联大就像一颗流星,在中国的教育历史上划过灿烂的一笔。置身艰难时局,西南联大的教授们依然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与精神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身处优越环境中的当代学人怎能不为之汗颜  相似文献   

2.
资讯·书讯     
《小康》2005,(5)
事实上,萨义德既喝啤酒也看橄榄球;只是我无法想像,只穿着背心裤衩,悠哉悠哉的萨义德会是一副什么样子。用一种文体写作,用这种文体生活萨义德的第一部著作《约瑟夫·康拉德和自传体小说(》1966)详细阐述了这样一个论题:成为一名作家与其说是人生经历的造化,不如说是写作计划的产物;你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系列的作品中去,并且依次来定义,你是谁。萨义德并不是一位两耳不闻窗外事、自以为是的知识分子,他一再说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是去谒见西德·查瑞斯。他的确很喜欢电影,对电影知之甚详,欧勒·弗莱恩对他来说是一位特殊的英雄。但他对文化…  相似文献   

3.
郭友亮 《求索》2008,(6):221-223
宋代帝王出于自身喜好和政治需要,在帝王登基、预立王储、选拔官员、修德鉴戒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利用占卜,与之建立了一种特殊密切的关系。占卜是帝王们决策的一个依据,是政治活动中一项起着或隐或现作用的工具,这种作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帝王们的喜好和提倡,影响着占卜术的演进和社会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作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最重要的精神遗产,儒学自十九世纪以来,已经变成一种文化保守主义。在晚清思想中,保守主义更多是一种习惯和特权,而不是信念问题;它意味着支持绅士阶层和官僚由来已久的特权,因而也支持维护这种特权的帝国制度。  相似文献   

5.
“公益上书”之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何改进此类“公益上书”,使之更具实际性效果且避免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却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近年来,各种为了公共利益的上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总的看,这是政治开明的结果,因为在不开明的时代,这样的上书是不被允许至少是要冒很大风险的:这也是公民维权走向理性的标志,因为相比起暴力和其它激烈行为而言,这种合法的方式在推进社会改良方面具有更平和、更经济的优势。但如何改进此类“公益上书”,使之更具实际性效果且避免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却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袁浩 《政策》2010,(6):60-60
物理学上有一种原理,叫惯性原理。指的是“一个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其实,人的行为也存在着这种惯性。这就是习惯。习惯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人在后天所养成的一种自动行为,是一种自觉、主动、持久、稳定的行为方式。习·愤是需要培养的,形成习惯也绝不是一二天的事。而习惯一旦形成.要想改变也很不容易。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这正是俗话所说的“习惯成自然”。  相似文献   

7.
今年恰逢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笔者前些年每当到这个时节总要写一点文字以示纪念.于今这种书写的感觉越发艰难了,说到"五四",我们能否说点具有新意的东西呢?这是一个很令人尴尬的问题.坦率地说,我至今都很佩服"五四"时期的那些先贤大哲们.在民智未开的年月里,他们用先知般的预言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时代的序幕,并以远见卓识的思想为我们的这个长期积贫积弱的国家开出了一剂震古烁今的处方--科学与民主,由此也确定了中国在现代史上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8.
李正鸿 《前沿》2012,(16):142-143
微时代网络文体作为一种新的交流方式,不仅丰富了网络热词,同时也使网络文化的发展更加多元.作为后现代网络技术和文化结合的产物,网络文体凸显其后现代特征——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产生的偶然性、内容的多元化、语言的叛逆性和意义的拼贴.这种不确定性也正是网络文体的魅力和可能继续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今年恰逢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笔者前些年每当到这个时节总要写一点文字以示纪念。于今这种书写的感觉越发艰难了,说到“五四”,我们能否说点具有新意的东西呢?这是一个很令人尴尬的问题。坦率地说,我至今都很佩服“五四”时期的那些先贤大哲们。在民智未开的年月里,他们用先知般的预言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时代的序幕,并以远见卓识的思想为我们的这个长期积贫积弱的国家开出了一剂震古烁今的处方——科学与民主,由此也确定了中国在现代史上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政》2012,(10):52-52
山东省嘉祥县民政局李春杰认为,防灾减灾文化是人类在与灾害抗争中代代积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是人们遵循的习惯方式、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的体现。防灾减灾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忧患意识,人类在与大自然长期的斗争中,早已形成了这种文化习惯、生存之道。从这个角度上看,也可以说防灾减灾文化是一种反思的文化,即,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相似文献   

11.
在唐代,南阳有个读书人名叫张打没,平时很喜欢民间俚曲,虽然文字俚俗,登不上大雅之堂,但由于它明白如话,却也受到了村民们的欢迎。 有一年冬天,村里下起了鹅毛大雪,村民们很高兴,便请张打汕写着咏雪诗。张打油望着纷纷的大雪,吟诗一首: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它是实现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政治任务的中心环节。在新的历史时期 ,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样是非常必要的。一、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外知识分子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他们拥有较高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 ,既容易接受、拥护新事物 ,又比较容易清高 ;他们见多识广 ,重视精神生活 ,思想活跃 ,喜欢评论 ,倾向交流 ;他们一般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主张 ,有时甚至很执着 ,因此 ,也容易心灵受到创伤等。针对以上这些特殊性 ,统战部门开展党外知识分子思想…  相似文献   

13.
董佳 《北京观察》2014,(12):72-75
正从写小说到研究文物,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对沈从文个人而言,把坏事变好事,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倒霉的时候也能做出成绩,可以说无所谓得失。对国家来说,失去一个作家,得到一个杰出的文物研究专家,也许也是划得来的。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有一个人是以"乡下人"自居的姿态,怦然闯入中国现代文坛的。他的作品让那些留洋回来的文学教授跌破眼镜,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1961年美国著名学者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其小说高度评价;1977年法国汉学家儒伯开列的四种中文必读书中,只有一本现代  相似文献   

14.
感悟快乐     
<正> 快乐总是留在儿时的记忆里。有人说,这是一种很矫情的现代病。但很多人就患有这种病,好象还病得不轻。那时我们还年幼,父辈们年轻;我们任性顽皮,父辈们含辛茹苦;我们什么都不知道,父辈们什么都知道,但又什么都不告诉我们;我们很快乐,父辈们总是很忧虑,可是我们不知道。等到有一天,我们觉得自己不再年轻时,父辈们已经老得面目全非了。每次看到他们,我总是要想起年幼时的快乐,看到这些曾经给我快乐的人一天天老下去,就会产生“快乐也会衰老”的念  相似文献   

15.
余英时先生认为,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不同,近现代具有“批判的精神”、代表“社会的良心”这一特殊涵义的“知识分子”,在西方出现的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十八世纪,而中国史上自孔子以来的“士”则大致相当于西方学人所刻画的近现代“知识分子”,仅就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一点而言,中国文化早已是现代的。孔子所最先揭示的“士志于道”规定了“士”是基本价值的维护者,具有以天下为己任、不治而议论、修己以敬等具体表现。余先生在中西方比较中凸显中国知识分子的特征及其文化传统,从而在“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维度上说明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知识时代来临的前奏谈论知识分子的文章和专著逐渐多起来了。大家关注知识分子问题我想这大概同知识时代正在向我们逼近这个问题有关。谢泳《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这本书刚刚读毕;这书通过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合大学的教授学者们和1946年创办的《观察》周刊的撰稿者们的思想、学养和境遇,评论中国已经逝去了的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作者是六十年代出生的年青人,其亲身经历有限,但却能够尽其所能广泛搜集资料,勤加研究,其分析评论也大体客观平实,殊为难得。我重视的是这里提出了“五四“前后主要是“五四“以后直到新中国成立几十年这一段历史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状况,主要涉及到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成长、思想倾向、事业及其所遭遇的命运。这自然是一个大题目。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80年代,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刘培育主编《全岳霖的回忆与 回忆金岳霖》、钱穆《师友杂忆》等回忆录相继出版。 这些回忆录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人 事进行了集中回忆, 也对西南联大的人际交往和学术研究进行了重现, 用文学表达的方式建构了作为 镜像” 的西南联大。 在一定程度上, 他们的回忆录不仅丰富了中国当代文 学的表达空间, 也推动了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 “ 西南联大热" , 彰显了西南联大在中国现代文化史、高等教育史上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退休后,空闲时间多了,很想为社区做点事情。 在小区里,我接触到一些离退休的老干部和知识分子,交谈中他们会这样说:“我们不喜欢搓麻将,喜欢读书看报;不喜欢家长里短闲扯,喜欢发表一些对国内外大事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读书与蠢     
几年前 ,在报上读到一篇阐释为什么说“书越读得多越蠢”的文章。据说 ,之所以批评知识分子 ,乃由于他们脱离实际 ,于是蠢了。读罢很不以为然 ,还打电话同几个朋友讨论 ,朋友们对此文均持否定态度。理由很现成 :建国以后 ,知识分子参加土改 ,参加批《武训传》 ,参加批《红楼梦》研究 ,参加批胡风“反革命集团”,参加合作化运动 ,参加“四清”……可以说 ,没有一次运动知识分子能置身度外。知识分子密切联系实际远远超过历朝历代。能给知识分子扣上“脱离实际”的帽子吗?而“联系实际”的结果呢?以文艺界的柳青为例。他为了写反映农民生活…  相似文献   

20.
为律师正名     
有一本书叫《最好的辩护》 ,是哈佛法学院的一个叫德肖维茨的教授写的。他在书里写道 ,在美国 ,最好的职位是什么 ?是哈佛法学院的教授。北大法学院的贺卫方教授在一次演讲中也曾说过类似的话 ,记得他的原话是“我们的法制没有美国那么发达 ,收入没有美国法学院教授那么高 ,但是我可以说 ,北大法学院教授这个位置 ,是一个中国人能够得到的最好的位置———不用再加上‘之一’”。当然 ,贺教授的这番话有些玩笑性质 ,但不难看出其言语之间所流露出的作为名牌大学法学院教授那种深深的自豪感。的确 ,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知识分子的地位在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