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转型时期法理学的研究趋势王健当代中国法理学、乃至整个法律科学正发生着重大变革。以实行改革开放和提出市场经济这一宽松适宜的外部条件为动力,对法理学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提出了内在要求。从不同角度看,转型时期的法理学已经或正在显现出以下一些特点和趋势。第一,...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与法理学的变革和更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化进程深刻地改变着法的存在方式、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 ,也必然引起法理学的理论变革与更新。本文以法律本体论、法律价值观、法律人格观、法律发展观、法治观等五个法理学的基本论题为主题 ,分析或展望全球化所可能引起的法理学的理论变革和更新。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关于法理学与法哲学的关系的观点有五种:等同说、相近说、包含说、交叉说,并列说.需构建广义法理学或综合法理学的学科体系,以厘清法理学同法哲学的关系.广义法理学包含了指导性法理学、法哲学、法规范学、法社会学等;狭义法理学则不包括法哲学,二者互相并列.法理学与法哲学的研究对象虽互有交叉,但其研究的主要方面、着重点、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等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4.
迄今,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在中国已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清末民初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西方法学包括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吸纳,其中含有对法哲学问题的初步思考,如梁启超在1902年所写的《法理学大家孟德斯鸠之学说》中就采用了日语的“法理学”名称,并于1904年在《新民丛报》第四卷第5—6期发表的《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一文中主张法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法文”的解释,而且包括法文以外的法理研究,  相似文献   

5.
曾皓 《政法学刊》2003,20(4):3-5
对于法理学与法哲学的关系,我国学术界大致上可以分为“法哲学独立论”和“法哲学即法理学”两大系列观点。法理学与法哲学都是研究法律一般理论的学科,但由于支配它们的哲学思维有差异,因而使得它们的研究模式有了差别。正是这种研究模式的差别导致了法理学与法哲学之间存在着区别。但不能因为这些区别便可以否定“法哲学即法理学”这种观点,而且这些区别的存在只应被看成是划分法理学或法哲学中不同流派或分支的一个根据。  相似文献   

6.
当前,法学界大都把法理学与法哲学(法律哲学)看成是同一学科,有的则把法哲学看成是法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实际上,法哲学既不是法理学,也不是法理学的分支学科,它应和法理学同为理论法学的分支,而且是在层次上高于法理学的理论法学。  相似文献   

7.
论哲学化的法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理学名称经历了从部门哲学、法哲学、法律哲学、法理学到哲学的法理学的演变过程;法理学学术问题有描述性问题、规范性问题和哲学问题三种基本类型;研究法的哲学问题的法理学实际上就是法的世界观的学问,具有人的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特征;在当今时代研究法理学哲学问题的最好途径和最好方法是对历史中的法理学进行理解和解释。  相似文献   

8.
法的国际化与法理学的发展范健(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的国际化日益成为我们时代法学发展的重要问题,虽然这一问题还未引起我国法理学家们的高度关注,但它向法理学发展提出的挑战已充分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一挑战的核心是:中国法理学是否存在走向世界的问题。跨世纪...  相似文献   

9.
创建多元化的法理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创建多元化的法理学谢晖(宁波大学法律系讲师)法理学的发展有两条途径可供选择:一条是统于一律.组织全国力量编写适用于全国的统一教材体系;另一条则是充分发挥各位法理学家的创造精神,营造风格各异持论相左的多元法理学体系。倘以法理学之真正发展计,应以后者作为...  相似文献   

10.
悦读吧     
《检察风云》2010,(23):70-70
立法者的法理学 法理学是对法的基本问题的哲学思考,这种思考显然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法律技艺的衡量和琢磨上,如果法理学主动从现代政治问题领域中退出,就势必会大大限制法理学的思维空间,使得法理学成为概念游戏的囚徒。  相似文献   

11.
部门法理学是法理学与部门法学间的交叉学科,不是哲学与法学间的交叉学科,部门法哲学更像法理学而不是法哲学。这两个名称的选择不存在对或者错,而是妥当与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有”与“无”之间——法学方法论杂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方法论成了法学界的热点话题,不仅在法理学或法哲学圈子里,在这之外的法学圈也是如此,只是稍稍滞后一些。法学方法论的问题通常是研究法理学或法哲学的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对待,并未走出纯学术的范围,与部门法研究进行充分地对话。以前,即使法理学界也并未像现在这样集中关注于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3.
谈法理学的社会功用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林喆副研究员任何理论都有其社会功用。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学科因其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而居于整个理论体系的不同层面,它们具有不同的社会功用。法理学的诸学科亦然。法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法理学即是通常所说的法基...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社会与法理学的更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对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整体法律现象进行研究的“法理学”,作为对本国各部门法学进行高度概括的“法理学”,因其知识结构和思维品质的特殊性,只能是工业革命的成果,而不可能是农业文明的产物。16、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和随之而来席卷欧洲的工业革命,催生了各种人文思想、启蒙学说和一浪接一浪的政治变革。凡是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在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时代变革中,在科学与人文的浓浓氛围中,诞生了法学的“法学”———法理学。自从科学意义上的现代法理学诞生后,整个法学和法律制度、人类法治秩序都被提升到了一个更…  相似文献   

15.
2007年8月24日至25日,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与上海师范大学法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法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法律系承办的“法理学与部门法哲学理论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法理学与部门法学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探讨了如下几个问题:1.关于法理学与法哲学的区分与定位。李步云认为,法理学与法哲学应该是有区别的。法理学是对法律现象、法的一般原则、规则、概念以及立法、司法等的高度抽象,而法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在法律…  相似文献   

16.
法律适用问题是法理学研究和实务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法律适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与法学理论研究的孤军奋战极不适应。作者认为应依靠法宫;加强对法律适用问题的专门研究,这既是法理学研究的需要,也是提高司法水平,确保司法公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苏胜利 《研究生法学》2009,24(3):143-149
庞德在《法理学》第一卷第一部分通过对法律史的分析与解读,逐渐有意识地建构起社会学法理学这一当代主要法理学派。探讨庞德如何建构起这一学派,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实现:第一,对庞德社会学法理学主要表述的核心词汇的分析,可以追根溯源,发现其学说之诸源头;第二,审视庞德是如何认识此前法学派的缺点并对它们进行补救,可以把握其思路、内核与贡献;第三,对庞德观点的几方面质疑,以有助于正确对待庞德的社会学法理学学说。  相似文献   

18.
法与权利义务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与权利义务论纲光尚然法与权利义务问题,是法学领域里的重要的理论问题,特别是法理学的重要理论问题。法理学中提出的问题,法学领域中的论争,多数离不开法与权利义务问题,或者与对法与权利义务问题的理解密切相关,甚至就是关于法与权利义务问题之争或者是对法与权...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制度法理学(Institutional Theory of Law)又可称制度法理论,它是由20世纪英国杰出法理学家尼尔·麦考密克和奥地利法学家奥塔·魏因伯格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缘于共同的法理学研究方法以及共同的研究兴趣,两位法学家实现了历史性的合作,这也是西方法哲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他们都主张用分析的或结构的方法去研究法理学,在法理问题上都对逻辑和方法论问题、社会学、政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各自的研究过程中都面临着对。法律的性质和存在”的困惑。1969年,魏因伯格在一…  相似文献   

20.
法律实践中法理学的着眼点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刘学灵副研究员法理学的永恒主题是:"法、法律是什么?"于是,人们延伸探讨:"理念中的法是什么?""生活中的法律是什么?"结果答案甚多,分歧甚多。其实,人们只要读一下法律思想史,就会有一个发现,在法律思想史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