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统计,1999年12月份前全国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36000件,涉及县处级2100件、厅局级128件、省部级3件。综合当前职务犯罪的情况,种类繁多,但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罪案突出;以权谋私、滥用职权,党政工作人员犯罪突出;视法律为儿戏,执法犯法的司法人员犯罪突出;且犯罪主体反侦查意识强,作案手段日趋诡秘,钻政策空子的突出。当前,惩治与预防职务犯罪,已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仅就职务犯罪概念与构成作一论述。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 自从人类进人阶级社会开始,就有了职务犯罪的规定,但什么是职务…  相似文献   

2.
当前金融犯罪的特点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雷 《团结》2004,(5):31-33
金融犯罪是指在金融活动中,侵害金融管理制度、金融市场秩序以及其他社会经济关系的犯罪行为。金融犯罪通常给受害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有些犯罪虽然未最后得逞或被及时惩处,但损失追偿率很低甚至得不到补偿。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础正发生变化,金融运行的独立性更强,政府对其行政干预进一步淡化,金融机构在有关法规框架内依据市场规律运作,今后金融稳定不能再单纯依赖国家信用的支撑和行政措施的强制保护,大量的、经常性的金融案件已经使金融机构的信任程度逐步降低,充分防范金融犯罪已经十分急迫。金融犯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一…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促进了金融领域办公自动化,极大提高了劳动效率。然而新技术可以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财富,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为犯罪分子所利用。本文对当前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的形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  相似文献   

4.
金融犯罪与非罪的认定标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月斌 《理论探索》2006,(6):145-148
金融犯罪属于新兴形态的经济犯罪,近些年来,随着金融领域的开拓、金融业务的发展而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发展态势。因此,随之而来的首要问题便是涉及此类犯罪定罪根据问题。根据罪刑法定原则,认定一种行为是否构成金融犯罪,当以刑法分则及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该种犯罪的构成要件为依据,其中金融不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金融刑事违法性等乃认定此类犯罪的实质、法律标准,这对于区分金融犯罪与非罪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同时,也只有注重两者紧密结合,正确处理彼此相互关系,才能做到准确把握金融犯罪与非罪的界限。  相似文献   

5.
《求知》2005,(9):45-46
刘菁儒撰文提出,最近一个时期,银行大案要案不断发生,造成国家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恶劣影响。是什么原因造成金融从业人员经济犯罪越来越多呢?笔者认为,五大缺失导致金融职业犯罪增多。  相似文献   

6.
一、深圳市职务犯罪主要特点1.职务犯罪除过失犯罪外,多属国家工作人员的智能型犯罪。这些犯罪分子往往以盘踞把持某一重要关键职位为基础,利用职权发展网罗一批亲信马恩,为了达到某一职务犯罪目的,案前有充分的犯罪构思预谋,有严密的分工协作,案中既以高新技术、通讯、  相似文献   

7.
我国金融犯罪立法采取刑法典、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相结合的立法模式,规制范围较广,涉及罪名较多。《刑法修正案(八)》和《刑法修正案(九)》废除了金融犯罪中的死刑规定,但主刑设置仍较为严厉。完善金融犯罪立法的重点是: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行为规定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中;完善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法定刑设置,增加单位犯罪主体;对逃汇罪增加自然人犯罪主体;对贷款诈骗罪增加单位犯罪主体。  相似文献   

8.
检察机关在侦查职务犯罪的司法实践中逐步建立了当前的职务犯罪侦查机制.不客否认的是该机制在遏制打击职务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与经济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随着法治环境和职务犯罪形势的复杂化和隐蔽化,当前的职务犯罪侦查机制在打击遏制犯罪方面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为了提高职务犯罪侦查水平,更有效地遏制职务犯罪,应该针对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完善我国的职务犯罪侦查机制.  相似文献   

9.
叶叶 《民主》2008,(8):26-2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国有企业物资采购中的领导干部和业务人员职务犯罪现象却不断涌现,且犯罪金额越来越大.已成为企业中较为突出的现象之一。一些拥有采购权的领导干部和业务员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收受贿赂,高价采购从中吃回扣,损公肥私,  相似文献   

10.
商业贿赂犯罪的动态特征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发生在商品流通和服务行业等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并未得到切实有效地根治,作为一种具有动态意义的新型经济犯罪活动,其触角逐步伸入其他行业和领域,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发展态势。其动态变化特征主要有:犯罪形式多样,犯罪手段隐蔽,侦查难度加大;行业特点明显,发案部门集中,窝案串案突出;案件数目上升,涉案金额加大,大要案比例高;职务犯罪突出,主体特征明显,顶风作案严重。其发展趋势表现为:犯罪领域扩展,防控精度下降;作案手法翻新,查处难度加大;组织程度提高,期货特征明显;社会影响恶劣,危害程度加剧。各地应根据本地商贿犯罪现实情形与发展态势,建立健全惩防商贿犯罪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问题是困扰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尤其是在当前,其以越来越严重的食品安全犯罪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严重了威胁了人们的饮食环境与人身健康。本文从社会学及犯罪学中的社会控制理论出发,对中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现状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反思中国食品安全犯罪在社会控制方面的不足之处,以期提出有效的应对方式。本文以有效的治理食品安全犯罪为目标,以保护国民饮食安全为宗旨。  相似文献   

12.
陈思炳 《党政论坛》2008,(21):62-62
近日,看到两则新闻,一则据《重庆商报》报道,·重庆市检察院近日发布消息称,目前该市职务犯罪在年龄上出现新的变化,呈现出“35岁现象”,而传统的“59岁现象”已不再突出,从2003年到2007年,该市检方立案查办的35岁以下职务犯罪嫌疑人有623人,占立案总数的16.69%;一则据《江淮风纪》载文:深圳市福田区检察院日前透露,该院近两年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中,有54%以上犯罪人员年龄在31岁到40岁之间,该年龄段已成为目前职务犯罪的高发期。  相似文献   

13.
职务犯罪研究的新拓展——评王昌学主编的《职务犯罪特论》曹子丹侯国云所谓职务犯罪,泛指国家公职人员职务有关的各种犯罪的总称,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犯罪。它不是刑法上按照同类客体划分的类罪名,而是从理论上对符合职务犯罪本质属性的各种犯罪所作的概括。因此,职务犯...  相似文献   

14.
涉案金额数目巨大,不计后果犯罪人员文化程度高主要集中在贪污罪和挪用公款两个罪名国企、行政管理、金融三部门是职务犯罪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行政职权部门作为经济的监管部门,必须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职务犯罪的数量大量上升。有的国家工作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错位是导致职务犯罪的主观原因;社会分配不公与消费上的攀比心理,是导致职务犯罪的潜在心理诱因。应从多方面加大预防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16.
巫英 《民主》2009,(4):28-30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内容涉及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侵犯公民权利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等方面。这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刑法所作的一次新的修正,是刑事法律自我完善的最新体现。  相似文献   

17.
当前,商业贿赂作为具有动态意义的新型经济犯罪活动,其触角逐步伸入社会许多行业和领域,并呈现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从江苏地区近几年查处的情况来看,此类犯罪案件具有重点领域高发、大案要案增多;犯罪主体多变、作案手法隐秘;群体犯罪加剧、期货性质凸显;职务犯罪突出、窝案串案交织等动态特点。同时表现出发案领域拓展、行业特征明显;组织程度提高、侵害对象模糊;关联犯罪增多、社会危害更烈等发展趋势。根据当前商贿犯罪的动态特点及发展趋势,应建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防治商贿犯罪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治商腐现象的滋生蔓延。  相似文献   

18.
张汉飞  徐沈 《理论视野》2010,(12):30-32
国家金融安全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伴随着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空间层面的国家金融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因而,从空间层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就成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促进国家金融空间安全需要着力培育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着力加快区域金融机构重构,着力规范区域金融法律环境和着力深化区域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彭冰 《团结》2006,(1):41-41
金融机构要发展、要有信用,主要是要产生利润。形成正常的运营机制.让社会对银行充满信心。而现在我国银行正常的运转确实也源于社会对银行的信心,主要是因为有国家信用作为保障。要维护这种国家信用,防范金融安全或危机的发生,就必有积极维护国有银行的投融资业务,打击民间的投融资.也就是直接融资,这不是一个金融业发展的正常规律。长久下来对金融安全很不利。要真正有金融安全.就必须走出国家垄断的误区,让金融市场充分自由竞争,让金融企业优胜劣汰,将不利于市场的不安全因素排除于市场之外。  相似文献   

20.
流动人口犯罪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流动人口犯罪在人口学、犯罪行为和犯罪心理方面的特征,有助于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有一个更为明确和细致的把握。通过述评相对剥夺感理论、文化冲突理论、挫折一攻击理论和社会解体理论对流动人口犯罪的阐释,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流动人口犯罪产生的复杂的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司法防控、心理防控和社会防控三个角度分析了防控流动人口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