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2014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1周年;往前数6天,青海玉树,地震4周年;22天后,四川汶川,地震6周年。汶川到芦山有多远?85公里。但从汶川、芦山地震再到今天,我们辛苦跋涉过的,岂止万水千山?从汶川到芦山,中华民族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灾难洗礼,与灾难共生,也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14,(4):8-13
2014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1周年;往前数6天,青海玉树,地震4周年;22天后,四川汶川,地震6周年。 汶川到芦山有多远?85公里。但从汶川、芦山地震再到今天,我们辛苦跋涉过的。岂止万水千山?  相似文献   

3.
5月12日下午,当举世震惊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过去整整一年之际,"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在震中汶川县映秀镇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4.
《前进论坛》2011,(10):9-11
今年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三周年。三年来,农工党中央及各级地方组织参与地震灾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农工党中央社会服务部的《努力做好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一文,总结了农工党中央积极筹措资金、参与恢复重建、完善帮扶机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成为一个令人揪心的坐标——一场7.0级的强烈地震将这里撕裂,地面上一道道清晰可见的"伤口"触目惊心。此时,离"5·12"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纪念日只差22天。这里,距汶川震中映秀直线距离仅95公里。截至4月23日6时,地震已造成193人死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大地震已经一周年了。2008年5月12日,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难忘的一天。当天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强烈地震,全国多个省市都有明显震感,震级最后被确定为8.0级。地震中有8万人不幸遇难,受伤者估计在数十万以上,顷刻间人们失去了一切,无家可归、一无所有……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对于这个特殊事件,对于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太多的情感要表达。  相似文献   

7.
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来临前夕,本刊记者前往汶川、北川、都江堰等地采访灾后重建。都江堰到汶川的公路是通往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等著名景区的必由之路。地震前,这里奔驰的是旅游大巴。如今,我们看到的是一辆辆满载建筑物资的大卡车。一座座川西风格、羌式、藏式  相似文献   

8.
陈端 《中国减灾》2009,(8):18-19
"那是自然伟力的一次扭曲的释放,短短数天里,数万个生命悲伤地凋谢……"有媒体在回顾汶川地震一周年的纪念文章中,开篇如是回顾.  相似文献   

9.
正即便是清风徐徐,即便是阳光温柔,但心情还是压抑的,步履还是沉重的。因为这里是汶川映秀镇,因为这里是地震遗址。今年是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六月份我因为参加在成都举行的基层人大代表培训班,有机会走进了位于汶川映秀镇的漩口中学地震遗址。空旷、寂寥的广场台阶上,巨大的白色花岗岩时钟雕塑突兀于眼前。破碎、布满裂痕的钟面上,时间被永远地定格在  相似文献   

10.
叶匡政 《创造》2009,(5):102-102
汶川大地震周年祭到了,人们开始更多地把目光投向灾区。前些日子,因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投资23亿元引发的争议还未平息,又陆续看到一些关于地震博物馆的消息,如成都大邑的汶川地震博物馆,将于5月12日开馆。该馆除陈列地震废墟和震毁实物外,还有一些著名的地震遗留物,如被埋36天的“猪坚强”、“范跑跑”教科书等。另有报道,其它一些与地震相关的博物馆工程也在兴建中,如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仅占地面积就达50平方公里。汶川映秀镇,也计划花20亿元建设一个没有围墙的现代抗震博物馆。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应急处置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已一周年,本人作为特大灾难的见证者和应急救援的参与者,在回顾救援历程的同时,总结了救援工作的得与失.并提出个人的应对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来临前夕,本刊记者前往汶川、北川、都江堰等地采访灾后重建。 都江堰到汶川的公路是通往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等著名景区的必由之路。地震前,这里奔驰的是旅游大巴。如今,我们看到的是一辆辆满载建筑物资的大卡车。一座座川西风格、羌式、藏式房屋拔地而起,学校、医院等在加紧施工,汶川县城在原址重建,北川县城已选新址并规划好。  相似文献   

13.
2009年5月12日,纪念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大会在汶川县映秀镇举行。透过纪念大会庄严肃穆的气氛,我们仿佛看到,抗震救灾和一年来的灾后重建斗争,铸成一座巍峨雄壮的丰碑,把中华民族的力  相似文献   

14.
新闻视点     
四川5月12日下午141tvf28分,5·12地震三周年纪念日。四川各个地震极重灾区举行公祭,悼念汶川特大地震遇难者。截至2011年4月底,汶川特大地震灾区41130个国家重建项目中近95%已经完工,累计投资8851亿元;北京、广东、上海等19个省市共实施对口支援项目4121个,安排对口支援资金843亿元;到2010年9月底,对口支援省市直接承担的恢复重建项目已基本完成;四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互动邮箱chinatoday@china.com.cn或@今日中国ChinaTodayv中国在灾害面前的成熟和理性贵刊第4期报道了4·20芦山地震,而今年也是汶川地震五周年。5年前,汶川受难,举世皆悲;5年后,芦山再震,全球聚焦。回首抗震救灾历程,国际社会如今纷纷以"反应迅速"、"高效有力"、"成熟理性"、"以人为本"来描述中国式救援的成功,赞扬中国在地震灾害应急和救援方面的体制优势。世界舆论普遍认为,从汶川、玉树到芦山,中国人民万众一  相似文献   

16.
4月20日8时02分,古城芦山遭遇7.0级地震。距离“5·12”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尚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强震再次撕裂中国的伤口:截至4月23日6时,此次地震共造成193人死亡,25人失踪,12211人受伤。  相似文献   

17.
川友 《友声》2011,(3):38
在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四川人民怀着感恩之心,衷心感谢帮助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全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并关注日本东北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4月26日,四川省友协和都江堰市友协在都江堰市北  相似文献   

18.
张振兴 《友声》2011,(4):38-39
【正】今年是四川汶川特大地震3周年。3年来,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四川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决定性胜利,创造了灾后重建方面的巨大奇迹,受到全世界的瞩目。7月8日至10日,中日友协邀请由NHK(日本广播协会)、共同社、时事社、TBS(东京广播电视台)、朝日新闻、产经新闻以  相似文献   

19.
孙晓青 《小康》2009,(6):40-41
灾区的心灵重建工作紧迫而漫长。在今后漫长的援建时间里,专业与耐性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是一场持久的拯救心灵的战役。当"5·12"汶川地震一周年过去之后,媒体的轰炸式集中报道以及公众  相似文献   

20.
正汶川大地震十周年回顾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是人类遭遇自然变异的一场大劫难。损害后果惨重,创下了新中国灾难史的新记录。纪念大灾难,是为了未来减少灾害风险,减轻灾害损失。汶川地震灾后救援与灾后重建创造了全方位、高速度、跨越式发展的中国奇迹,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是中央高度重视、地区对口支援、全民广泛动员、灾区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