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在其历史起源及发展变迁过程中充分吸收了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民族宗教及民族艺术内涵,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及人文价值理念。在现代西方建筑艺术主导的建筑装饰风格趋同的背景下,充分吸收和借鉴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素材、设计理念及人文内涵,能够拓展现代装饰艺术发挥空间,并推动民族建筑装饰文化的继承及创新发展,为现代人营造宁静和谐、端庄典雅、悠然自得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2.
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努力探索文化自身的本质特点和基本规律,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建设和培育和谐文化。1.遵循文化发展具有传承性的规律,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和谐为价值追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今天我们所讲的和谐文化,是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本质上是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发展的现代形态。和谐文化是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时代要求的文化,它反映了时代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体现了时代进步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其中吉祥文化这一体系又异常引人关注。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同时也体现了华夏民族特有的艺术精神。现代设计越来越注重传统造型,在现代标志设计这一领域同样注意吸收传统的文化,与自身的特点相结合,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4.
2008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经受了极不平凡的历史考验,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格得以再次升华,而且中国文化的发展以及由文化价值观所涉及到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转折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的时间,恰是刚刚经历了中国与西方某些势力的价值交锋之后,这场地震提出的文化与价值问题,这些价值议题的影响,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中华民族信奉仁爱的宗教价值和理想,以自强不息、厚德栽物作为其民族精神,以平等作为其政治追求,以和谐作为其文化精神.仁爱、自强、厚德、平等、和谐,就是当今中国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5.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也是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和谐”是中国当代社会的价值目标.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和”文化基础之上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和”文化的基础上,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以实现个体身心和谐为根本,以建立人际和谐为核心,以促进社会和谐为最高目的.  相似文献   

6.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目标,和谐的思想价值取向贯穿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普遍的信念.本文从和谐的普遍性、差异性、包容性、互补性、平衡性等方面,论述了传统和谐思想的特点及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尚中贵和,追求的是一种人与人、人与天、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理想,而实现这样一种社会理想的途径,是通过礼、乐的教化.我党所提出的构建当代和谐社会长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自然地契合传统文化追求和谐的价值目标.因此,我们应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武经伟 《思想战线》2012,38(4):96-103
中国传统哲学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及生存智慧。张尚仁先生《道家哲学》,深入阐释了道家哲学范畴体系及道家和道教中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和谐宽容等中华文化精髓,揭示了其对重构人类生存发展基础理论的时代价值。这是中华文化传统及其哲学的反思与重构,对于认识中国文化传统和哲学的自身特性,自觉把握民族复兴的精神品格,"觉解""中国性",并在批判现代性缺失中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建构和谐中国及和谐哲学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和谐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是以"天下归仁"为核心,以修身成仁的身心和谐精神、推己及人的人际和谐精神、大同世界的社会和谐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天人和谐精神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和谐文化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这一文化精神的实现以"和而不同"为价值原则,以"知行合一"为实践路径,以"礼"、"义"之用为实践规范.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这一文化精神实现的核心机理.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须以自身民族特性为根基,以历史底蕴为内容,反映本民族精神内涵,才能彰显生命力、赢得世人尊重。传统文化表现手法可借鉴西方艺术精华,同时兼具时代特征和创新性,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无限的表现拓展,使传统文化表达更显时代魅力。  相似文献   

12.
郭霞 《青年论坛》2006,(5):22-26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含丰富的"和谐"基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整体和谐"性重要特征;中国哲学的根本范畴"和谐"思想集中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中庸之道"最高价值原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充盈于传统伦理道德领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宽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3.
鼓楼是侗寨特有的建筑,其整体外观雄伟壮观,装饰艺术工艺精湛,是侗族传统建筑技术与艺术的集中体现。侗寨鼓楼如塔似阁,其造型独树一帜,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不可多得的瑰宝。鼓楼的装饰充满了地域特色和审美特征,从侗寨鼓楼的传统文化精神、象征符号、装饰题材和装饰色彩展开论述,探析侗寨鼓楼装饰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安顺地戏面具装饰艺术在旅游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森 《前沿》2012,(20):163-164
贵州省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其民间艺术具有极大的特色,而贵州省的安顺地区作为地戏艺术的独特代表,其面具艺术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本文从造型特征和色彩表现两个方面分析了安顺地戏面具的装饰艺术特色.在此基础上,从装饰元素在旅游商品包装中的直接运用、装饰造型向旅游包装设计的引申、民俗文化的传承对旅游产品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安顺地戏面具装饰艺术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此彰显安顺地戏面具装饰艺术对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显在影响和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外战略文化是指国家在对外交往中为增进国家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选择的相对稳定的战略思维、行为方式和文化价值取向.建国以来,中国对外战略文化大体上经历了"革命的国际主义"、"和平共处中的反对霸权主义"、"超越意识形态的现实主义"以及"和平发展"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基于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反对霸权主义"等一直是中国对外战略文化的基本立足点.进入新世纪,中国对外战略文化更加突显其根植于自身文化传统的核心思维和价值取向--"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共同繁荣"、"和平发展".从"和平共处"到"和平发展"是中国对外战略文化的演变趋势,它更适合于中国树立新形象、担负起世界大国的责任、实现构建和谐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李金娟 《求索》2011,(1):96-97,15
自汉代,禅经思想由印度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碰撞与交融。于是,禅学在推动中国艺术文化发展进程的同时,也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与禅经有关的造物艺术品大量出现。魏晋以来,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禅经造物与装饰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题材与艺术表现形式,折射出中国艺术设计史和中外文艺交流史的发展脉络。从这一意义上讲,将禅经艺术纳入中国艺术史的研究范畴,不仅可以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视野和范围,同时也将为研究中国艺术民族风格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民生的和谐与大同构成了传统中国文化内在价值与社会管理的核心要义,也确定了中国社会阶层整合实践的目标与方向,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背景下,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学如何面对与适应西方文明现代性潮流并探索与实践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转型与重塑的全部内容.以“理义”流变为核心的文化融通与中国社会结构的整体变迁密不可分,同时受到源自不同时期国家政权建设的影响,作为嵌入在中国社会发展历史中的核心文化思想,儒家文化已日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日常性、大众化与包容感是当代中国文化融通的明显特征,并贯穿与弥散于整个中国社会,现代性与民族性构成传统文化转型的内在目标,以文化融通为内涵社会建设将为重新认识与反思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阶层结构变迁与阶层关系整合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智慧,往往能够给予人们有益的启示。在当代中国,中华和谐思想与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产生了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性,它们具有互动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全面小康的社会,必须是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和谐文化全面彰显的社会;和谐的社会及其和谐文化,必须以全面小康作为内容和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三个方面揭示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互动意义与现实价值:一是在宇宙观上,达到天人关系的和谐,换言之,使社会主体与自然客体保持和谐相处,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在人际关系上,达到群我和谐,人我和谐,换言之,使社会成员之间和谐相处,形成良好愉悦的社会关系,使人与人之间和谐,家庭之间和谐,单位之间和谐,整个社会都和谐;三是在人与内心的关系上,做到身心和谐,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好正义与利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胡莹  刘颖 《社会主义研究》2007,71(5):137-139
和谐世界秩序理念关于人的和谐发展思想、关于文明兼容并蓄思想、关于全球整体利益思想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均衡、协调、和谐的关注,又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和平、公平与正义等人类普遍价值理念的追求,体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气派,是对西方主流国际秩序理论的飞跃和突破.  相似文献   

20.
调解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但是一种和解手段,更是一门艺术。治安调解继承了传统调解的实质和精髓.是新时期公安机关服务群众、管理社会、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各地公安机关正掀起学习“三懂四会”群众工作能力热潮的背景下,作为公安队伍生力军的青年民警,只有充分认识自身在治安调解中的优劣势,不断提高自身治安调解的职业能力,才能富有实效地履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