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接触DNA是指人体与客体相接触后遗留在客体表面的细胞内含有的遗传物质。接触DNA的检验鉴定作为一项较新的技术,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已被广泛应用。基于接触DNA检验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外均受到重视,本文借助相关文献,对皮肤触摸痕中接触DNA的形成原理、发现与提取、检验中的影响因素以及对检验结果正确地解读和利用等问题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接触DNA在法医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体在接触物体后,会在其表面留下少量接触DNA。对接触DNA的检验是目前法医DNA检验技术的热点和难点。接触DNA的检验成功率差异较大,受各环节多重因素影响。影响接触DNA检验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有接触DNA检材的准确发现、接触DNA的提取与纯化以及扩增策略的选择和结果分析等。本文详述了接触DNA检验过程的进展及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3.
接触DNA是指通过皮肤接触而遗留在客体表面人体皮肤脱落上皮细胞的DNA[1].通常遗留在光滑载体(如刀柄、手枪等)表面接触DNA较少,检验难度较大.对于这类检材,较常采用硅珠法、磁珠法或Chelex-100法进行DNA提取,但成功率不高.本文尝试采用直接扩增法(简称直扩法)进行检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接触DNA检验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在接触物体后,会在物体表面留下少量的接触DNA,对它的检验是目前法医DNA检验的热点和难点。在不同情况下,接触DNA的STR检验成功率差异较大。影响接触DNA检验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有个体差异、载体属性、接触时间、遗留时间、检验时能否突出重点部位、检验策略的选取和结果分析等,本文详细综述了接触DNA检验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犯罪分子反侦察意识增强,留下的常规生物物证越来越少,DNA检验的主要对象逐渐转变为一些存在形式特殊、类型多样的非常规生物检材,即接触DNA。目前,接触DNA检验是法医DNA检验的难点和热点,其中接触DNA的发现和提取是影响检验成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1])。本研究将苹果果核在自然环境下放置不同时间,采用擦拭法收集果核不同部位的微量DNA样本,对各样本的STR分型结果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刑事照相常用紫外光源照射不同客体上的血指印和汗潜指印后对DNA检验产生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254nm和365nm紫外光源在不同照射距离,不同照射时间下对不同客体表面制备的原血指印、微量血指印和汗潜指印检材进行照射,随后进行DNA定量分析。结果原血指印经紫外照射后对DNA检验结果无显著影响,微量血指印和汗潜指印经紫外照射对后续DNA检验结果认定影响较大。结论紫外光波长越短、功率越大、照射距离越短、照射时间越长,对DNA检验结果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7.
弹壳是涉枪类犯罪案件的重要物证,弹壳上接触DNA的成功分析有助于排查嫌疑人和重建枪击案犯罪现场。随着DNA提取方法的改进和扩增试剂盒灵敏度的提高,有望通过检验弹壳接触DNA获得更具价值的信息。实际案件中,弹壳接触DNA的检测常面临微量、降解、混合以及射击残留物干扰等问题,为DNA信息的检验与鉴定带来挑战。本文围绕弹壳接触DNA的影响因素,提取和扩增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对弹壳接触DNA的法医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实际案件中弹壳接触DNA的法医学鉴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DNA IQ磁珠法结合Maxwell~(TM) 16自动仪提取接触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DNA IQ磁珠法结合MaxwellTM 16自动仪对接触DNA提取的应用价值。方法 151份案件接触DNA检材95℃裂解后,采用DNA IQ磁珠法结合MaxwellTM 16自动仪提取DNA,然后进行DNA定量和STR分型检测,统计各种类型的接触DNA含量I、PC CT值和STR分型成功率。结果 151份案件接触DNA检材中,除果核平均DNA获得量为9.51ng以外,其它接触检材的平均DNA获得量均大于10ng,烟蒂检验成功率最高为93%,果核检验成功率较低,为60%。所有DNA样品的IPC CT值均在27左右,纯度高。结论大部分接触DNA检材采用DNA IQ磁珠法结合MaxwellTM 16自动仪可提取到足以进行STR分型的DNA。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鞋内底不同部位接触DNA提取检出率。方法取100名20-30岁的志愿者,将其穿用过的运动鞋和皮鞋鞋垫设置成不同穿用时间组、不同材料鞋垫组、穿用后不同放置时间组,根据脚的形态学及运动力学特点,将鞋垫分成8个区域进行脱落细胞提取,并进行DNA进行检验。结果鞋垫上8个不同区域提取到的脱落细胞DNA分型检验效果不同。足弓外侧区(足引折弓除外)的接触DNA检出率最高;足弓内侧、第1趾骨区、第1跖骨区及足跟区次之;第2~5趾骨区、第2~3跖骨区、第4~5跖骨区不容易成功提取到接触DNA。结论鞋内底接触DNA检出率与接触时间、放置时间、鞋垫材质均相关,分区提取检验DNA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15例枪支上接触DNA提取、送检及检验结果,探讨枪支上接触DNA检出情况及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自2013年以来受理的215例涉案枪支上接触DNA检材,按照提取部位、检出率、送检时间、检验方法进行分类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5例接触DNA成功检出35例,检出率为16.28%;枪支上不同部位接触检材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硅膜法与改良硅珠法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送检时间早的检材检出率高于送检时间晚的检材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枪支上接触DNA的检出率与提取部位、送检时间、检验方法等因素有关,日常类似检材应合理提取、及时送检并采取正确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脱落细胞遗留者洗手时间及所接触客体类型对手部脱落细胞转移的影响,同时考察手部脱落细胞DNA是否能够发生二次转移。方法 9名志愿者在洗手后30min、2h、6h分别握持木柄螺丝刀、橡胶柄螺丝刀、胶木插头1min和佩戴粗纱手套15min,对上述物品进行DNA提取检测,同时进行手部脱落细胞的二次转移实验。结果从志愿者接触过的物品中能够获得的STR基因座数量随着接触者洗手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洗手后30min和2h的触摸实验中,4种客体检出的基因座数量存在统计学差异,从手套中检出的基因座数量多于从木柄和橡胶柄螺丝刀中检出的数量;从脱落细胞遗留状态较差者握持过的螺丝刀中,检出了与该物品没有直接接触的脱落细胞遗留状态较好者部分STR基因座。结论接触者最后一次洗手时间是影响脱落细胞DNA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接触性DNA的提取检测和结果解释过程中,对有可能发生的二次转移现象应予以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2.
接触类生物检材因其DNA含量少、污染严重、PCR抑制物多、DNA检验成功率低一直是法医DNA检验的难点之一 [1,2].特别是餐厨纸屑等非常规接触类生物检材,在气温较高,气候潮湿的环境极易腐败.本文通过对腐败餐厨油污纸屑的DNA检验,得到一男性常染色体和Y染色体DNA结果,经数据比对分析,锁定犯罪嫌疑人,成功助破尘封2...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88份接触DNA检材的提取、送检和检验结果,探讨接触DNA检出率及可能影响接触DNA检验的因素。方法收集本辖区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提取并送检的188份接触DNA检材,按照检材载体性质、提取方法、送检时间、检出率等进行分类,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χ2检验。结果188份接触DNA检材成功进行STR分型的有38份,检出率为20.21%;其中表面质软、粗糙的载体接触DNA检出率58.82%,高于其它载体接触DNA检出率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直接原物提取的接触DNA检材检出率42.11%,高于脱落细胞粘取器提取、棉签拭子转移提取的检出率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送检时间早的检材检出率高于送检时间晚的检材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接触DNA检材的检出率受载体性质、提取方法、送检时间等因素影响,日常现场勘查时要注重发现检出率高的载体上的接触DNA选择适当的方法提取,并及时送检。  相似文献   

14.
犯罪客体(法益)在犯罪构成中的要与不要的地位之争,可以还原为主张不同的犯罪论体系之争;犯罪论体系的科学与否,不能用自己来检验自己,只能用实践效果来检验;犯罪客体的根本问题是对分则个罪客体的实证化、精确化问题;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客体可界定为"他人的不愿意接触淫秽信息的权利".按这一思路,该客体对本罪中的传播行为的违法性判断具有具体的规范解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Chelex法和两种磁珠法提取接触DNA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Chelex法、DNA IQ磁珠法、EQ国产磁珠法对接触DNA的提取效果。方法将稀释为10ng、100ng的标准品DNA,分别采用Chelex法、DNA IQ磁珠法、EQ国产磁珠法处理;对30例烟蒂和30例牙刷分别采用Chelex法、DNA IQ磁珠法和EQ国产磁珠法提取DNA,然后进行PCR定量和STR检测。结果Chelex法对DNA的提取无损失,DNA IQ磁珠法、EQ国产磁珠法对DNA的提取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烟蒂、牙刷等检材采用Chelex法提取的接触DNA量和IPC CT值显著高于IQ磁珠法、EQ国产磁珠法,但STR检验成功率却低于IQ磁珠法、EQ国产磁珠法。2种磁珠法提取的DNA量、IPC CT值和STR检验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污染轻、杂质少的接触DNA检材,用Chelex法提取最为方便快捷;IQ磁珠法、EQ国产磁珠法更适合污染接触DNA检材的提取及自动化操作。  相似文献   

16.
正现场遗留的帽子、口罩、衣服、手套等生物学检材,一般含有较多脱落细胞,DNA检验比较容易,然而对于指、掌纹短时间接触部位,由于所含脱落细胞少,且部分细胞核DNA容易降解,STR分型成功率较低。本研究对指纹脱落细胞分别应用Chelex-100、QIAamp DNA Investigator Kit、Mag Attract M48 DNA Manual Kit磁珠及直接扩增法进行STR检验,并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两种DNA提取方法检测微量陈旧汗斑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与人体接触过的衣、物常常附有体表脱落的上皮细胞成分。有试验证明,人体只要接触物体5秒钟以上,即有可能细胞遗留在物体上,也就是说,有可能留下核DNA及线粒体DNA[1]。在刑事案件中,如能成功地对有关物品上粘附的脱落上皮细胞的DNA检验,便可为案件的侦查和审判提供重要的线索和证据[2]。作者在实际检案中遇到一例微量陈旧汗斑,通过联合应用两种DNA的提取方法并进行了对比,解决了该案的难题。报道如下:1简要案情2003年初,某女被杀害。现场提取男士夹克衫一件,领后部有可疑油渍样斑迹,考虑此处有穿衣者留下的汗斑。2检验2.1检验材料犯罪…  相似文献   

18.
当前,DNA检验技术作为打击犯罪的利器,在法医鉴定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对于性侵、暴力犯罪等案件中提取的混合DNA样本,尤其是从受害人或嫌疑人的接触物上采集的高度不平衡混合DNA样本,利用常染色体STR检验方法得到的结果通常不是很理想。由于PCR扩增偏倚,从混合样本中检测出痕量DNA分型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当前法医DNA检验的一个难点。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利用新型连锁遗传标记DIP-STR,即结合缺失或插入多态性片段DIP(deletion–insertion polymorphisms)和STR的连锁位点,可以用来检测出混合DNA样本中任一性别和细胞起源的微量DNA,甚至在DNA混合比例高达1:1000时,DIP-STR标记的灵敏度、特异性仍旧相对较为理想。因此,DIP-STR标记的分析可以作为常染色体STR检验的有效补充。本文将对DIP-STR在不平衡混合DNA样本分析中的研究背景、方法及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多种技术综合运用在交通逃逸事故驾驶人认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来讲,一起有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在驾驶人判定中会应用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知识以判断车辆运行轨迹和驾驶行为,应用到法医学的知识以判断人体损伤的致伤方式,应用到痕迹检验的知识以判断造痕体、接触方向、接触方式、接触角度和作用力的大小,应用到理化检验的知识以判断两客体是否发生接触(路卡德原理),  相似文献   

20.
生物检材发生降解后的DNA分型是法医DNA领域的难题之一。本文对降解检材分析策略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目前常用的降解DNA分析方法与技术的优缺点,对近年来新出现的方法,如扩增前降解损伤DNA修复策略、扩增后纯化策略和核小体DNA策略做了介绍,希望能为降解生物检材DNA检验的研究和分析提供思路,为相关应用提供新方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