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11月1日国务院第423号令颁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对于推动劳动保障事业健康发展,促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条例》中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规定了具体的处罚措施,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工会组织要积极做好《条例》的宣传工作,推动《条例》的贯彻实施,更好地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2.
《工友》2004,(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3号)《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已经2004年10月26日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  相似文献   

3.
2004年12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共五章36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有的劳动监察规章的不足,并且以劳动行政法规的形式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手段,加大执法力度,对目前焦点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条例》的颁布和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强化了执法主体的责任和对违法者法律责任的追究。通过对劳动保障法违法行为的制裁,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劳动法的权威和实施效果。《条例》亮点鲜明,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同时又显现出浓厚的人本色彩。  相似文献   

4.
他刊撷英     
我国劳动保障监察立法的发展和完善《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刊有邵芬、李晓堰的《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的产生和完善》一文。文中指出,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制度产生于建国之初,其标志是1950年政务院发布的《关于各省人民政府劳动局与当地国营企业工作关系的决定》、1982年国务院发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和《矿山安全监察条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1993年8月4日,原劳动部发布《劳动监察规定》。1994年7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劳动法》,其专设“监督检察”一章。同时,原劳动部还制定了与《劳…  相似文献   

5.
新颁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法》、《工会法》的一部重要法规。这一条例的颁布,不仅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加强劳动法律监督提供了依据,而且也为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新的法律武器。在《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虽然规定了执法主体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但对工会在进行劳动法律监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的权利与义务,作了更加具体的规定。《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七条规定,“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从整部《条例》来看,涉及工会…  相似文献   

6.
由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我国第一部关于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 2001年 1月 1日起实施。这是广东工会工作的一件大事。这项法规的实施,对贯彻执行劳动法律、法规,促进工会履行维护职能,使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严峻的现实要求加大劳动法律监督的力度 自《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省重视劳动立法工作,相继制定了《广东省企业职工劳动权益保障规定》、《广东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但是,一些用人单位侵犯职工…  相似文献   

7.
关于劳动争议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劳动部劳动关系与监察司《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一年来,各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贯彻《条例》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的产生,有的是由于目前我国劳动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将于2007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简称《船员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颁布的第一部有关加强船员管理、提  相似文献   

9.
关于工会劳动保护维权机制问题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运》2006,(10):27-29
按照《200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深化维权调研安排》的总体部署,全总劳动保护部对建立和完善工会劳动保护维权机制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一、工会劳动保护维权机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1.全总及地方工会劳动保护维权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一是参与劳动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修改工作,发挥源头维权机制作用。二是发挥政府联席会议作用,促进职工劳动安全权益重大政策出台。三是推进劳动保护三方协商制度建设,构建全面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四是实施工会劳动保护责任制,建立维权责任保障体系。五是服务新建企业工会,形成基层劳动保护维权指导机制。2.企业工…  相似文献   

10.
成波 《工友》2011,(11):10-11
39岁的吴和仪已经6个月没有上班了。 当了15年保安的他在专心致志准备一场维权官司。为了打官司,这位来自四川省沐川县农村、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专门买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法律书籍,  相似文献   

11.
工友信箱     
《工友》2003,(8)
李克造同志:你好!在《工伤保险条例》颁发之际,收到你的来信,可以看出你有较强的维权意识。按劳发[1996]266号《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和《工伤保险条例》(从2004年起实施)的有关规定,六级工伤的待遇有:1、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4个月本人  相似文献   

12.
《工伤保险条例》于2003年4月27日以国务院375号令发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为做好宣传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工伤保险条例》宣传提纲,并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宣传和学习。为了推动《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现将《工伤保险条例》宣传提纲全文刊登,供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学习。——编者  相似文献   

13.
2003年4月16日国务院通过了《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无论在效力层面还是可操作性上都比以往的工伤保险制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在维护劳动者工伤保险权益方面也作出了不少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规定。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扩大了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这一规定以“各类企业”来界定,表明该条例的适用范围覆盖全部以赢利为目的从事经营活动的各类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1月26日,伴随春城昆明温暖和煦的阳光,《云南省企业工会条例》审议通过了,将于明年5月1日正式施行。对于一名参与《条例》制定和修改的工会工作者来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几多付出,几多努力,反复推敲,13易其稿,终于促成了又一部良法落地生根。回想《条例》的起草和诞生,我现在的心情平静而踏实,穿行于风中的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运》2010,(11):9-9
2010年9月29日,《湖北省企业工会条例》经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所有类型企业工会制定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条例》的颁布实施,对充分发挥企业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企业与职工互利双赢的特殊作用,全面提升企业工会工作水平,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集体合同条例》(简称《条例》)从今年6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施行,必将进一步推进我省调整劳动关系和集体合同工作的深入开展,必将进一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必将进一步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必将进一步促进我省改革发展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各全国产业工会,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会联合会,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全总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在我国《劳动法》颁布十周年之际,2004年1月2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颁布了新的《集体合同规定》,并于2004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集体合同规定》,特作如下通知:一、提高思想认识,把学习宣传贯彻《集体合同规定》作为当前工会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新颁布的《集体合同规定》是一部重要的劳动法规。《集体合同规定》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我国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发展变化的需要,总…  相似文献   

18.
新的《集体合同规定》于2004年1月20日公布,2004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贯彻新规定,对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集体合同工作,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自主协调劳动关系机制,依法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护和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一、新的《集体合同规定》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新的《集体合同规定》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在《集体合同规定》的立法思想和宗旨中就明确规范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行为,是依法维护…  相似文献   

19.
2004年5月,由兴山县总工会牵头,联合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民政局、县经贸局、县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局、县安全局、县司法局、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等八部门,共同发出《关于在乡镇建立职工维权站》的通知,率先在省内实行在乡镇建立职工维权站的试点。至2004年8月底,全县8个乡镇的“职工维权站”全部挂牌开展工作,并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0.
保障职工权益,促进工伤预防制定《工伤保险条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施行前已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尚未完成工伤认定的,按照这个条例的规定执行。因工外出受伤也应认定为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