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07年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两高”《意见》),该意见对于目前司法实践中新出现的受贿罪类型作出了界定,解决了许多法律适用问题,其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对于“两高”《意见》规定中的具体内容如何适用,以及是否有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值得研究。本期特组织以下几篇文章,就有关“两高”《意见》中的法律适用和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对我国《公司法》的研读,分析了我国股东知情权法律规定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打击医药系统的职务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但由于《意见》只是指导性、概括性文件,实际工作中还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笔者拟结合办案实际对国有医院各类工作人员收受医药回扣应如何定罪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2008年1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了《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意见》的内容,本刊特约请参加《意见》起草工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撰写了本讲座,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京 《政府法制》2009,(1):37-3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当前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法律适用依据。  相似文献   

6.
“特定关系人”这一名词作为法律概念走进公众视野已经5年时间。2007年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了10种新类型受贿刑事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具体意见:其中包括家人前台受贿、官员幕后  相似文献   

7.
自首的认定,一直是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又非常复杂、争议较大的问题。刑法总则第六十七、六十八两个条文只作了原则性规定,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用七个条文对此作了细化规定。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又印发了《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自首的认定标准等问题予以了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8.
《中国司法》2006,(12):82-82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做好对农民工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法制宣传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司法部经与财政部协商一致,于10月13日联合会签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意见》(以下称《意见》),对进一步做  相似文献   

9.
1997年刑法修订后,最高人民法院先后于2000年和2005年颁布了《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分别简称《抢劫解释》、《两抢意见》),对于审判实践中正确适用法律审理抢劫刑事案件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抢劫解释》和《两抢意见》作为有权机关的司法解释,其本身的合理性无需探讨,本文拟结合对两个司法解释的理解,就司法实践中有关“入户抢劫”中的“店家~体”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2007年7月8日,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两高意见”),解决了实践中的司法标准不统一问题。此次制定的“两高意见”虽然不可能将实践中遇到的受贿形式全部包括,但将现实中经常遇到的主要问题都包括进来了。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1月20日,“两高”出台了《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对教师、医生收受回扣的将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论处,此点在《意见》中作为一大亮点被新闻媒体广泛关注。但笔者认为,从法理角度分析,《意见》在教育、医疗领域发挥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2007年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下发了《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该意见就某些特殊形式的受贿犯罪进行了解释,现笔者就该《意见》涉及到和未涉及到的几种特殊形式的受贿犯罪发表个人己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薛津 《天津检察》2008,(2):31-3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首次将“特定关系人”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纳入到受贿犯罪主体范畴。如何正确理解和认定特定关系人成为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4.
翔宇 《中国监察》2009,(1):56-5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近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有关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的污染适用问题。这是依法惩治商业贿赂犯罪,维护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秩序,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和社会风气好转的重要举措,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帮助广大读者深入理解《意见》的精神,更好地开展工作,本刊特邀中央纪委,监察部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从不断完善刑事立法,依法治理商业贿赂的角度对《意见》进行解读,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制定并印发《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这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继2004年及2007年联合发布两项《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后,  相似文献   

16.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2条就《刑法》第163条、第164条所规定的“其他单位”进行了列举式解释。但是囿于列举之有限性,破产清算组织并未明确列于该解释条文中。那么破产清算组织是否应该纳入“其他单位”的范畴呢?笔者持肯定意见,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最高人民法院于2008年7月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涉及汶川地震相关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意见(一)》(法发【2008】21号)(以下简称《意见(一)》),对灾区遇到的法律适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指导性意见。这将有力地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为抗震救灾和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与《劳动合同法》配套的两部司法解释已经公布并征求各方意见,虽然这些司法解释还未正式实施,但是,它们的出台为《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的疑问拟定了解决方案,也表明了未来立法的趋势。本文将在对这些法律法规深入解读的基础上,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焦点问题,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双重角度分析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的相关法律规定,使劳资双方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能够知己知彼,明确彼此的权利义务,尽量避免劳动合同争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对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法律适用依据。商业贿赂犯罪中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多发性犯罪,其犯罪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本文试就认定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主体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2007年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了《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对新形式的受贿犯罪进行了规定,其中将以交易形式收受贿赂的犯罪规定为: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购买房屋、汽车等物品: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出售房屋、汽车等物品:以其他交易形式非法收受请托人财物。本文试就如何运用《意见》认定以交易形式收受贿赂的受贿犯罪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