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老子生活于"泽国"之称的楚国,他对孕育楚国物质和精神的"水"充满了感悟和思索.水的状态、水的性质、水的运动规律,"尚水"情结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有着充分体现.水启发着老子的灵感,水的品格与老子的"道"论交融贯通、合而为一,自然之水上升为道德之水、生命之水、宇宙本体之水.  相似文献   

2.
性格即智慧     
章睿齐 《求贤》2011,(5):28-28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这样一则故事: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相似文献   

3.
正《老子》又名《道德经》《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李耳)所著。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著作《道德经》同时也是道家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老子》上篇为《德经》、下篇《道经》,之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共分为81章。这部伟大的哲学著作自古以来被视为中国哲学的精神宝库,其中包括治国、文化、修身、齐家等诸多内容,是跨越时空和文化的先贤哲学。  相似文献   

4.
用志不分     
昭凯 《前线》1962,(12)
《庄子》《达生篇》里讲过一个故事:孔子去楚国时,经过一座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捕蝉,非常准,简直像捡取一样,孔子很惊奇,问他有什么讲究,老人回答说:我有道理  相似文献   

5.
《老子》的经济观向为学术界所疏略,偶有论及,亦评价甚低。究其原因,不外有二:一是《老子》书重在哲理;二是《老子》的经济观从形式上看相当灰色,似不足道。其实,《老子》的经济观不乏可取之处,它蕴含着相当深刻的经济哲理。汉初行“黄老之治”,主张清静无为、与民休息,其政绩为史所公认。追本溯源,其要出于《老子》。显然,《老子》的经济观有其独到与合理的地方,即使今天,亦有其可资借鉴的因素。惜其常为人弃而不论,本文试作阐述,并以此求教于有道。  相似文献   

6.
正在先秦诸子中,对毛泽东诗词创作影响最大的人物,可以说是庄子。庄子(约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是与老子并称的先秦道家学说的创立者。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用两段文字记载了庄子的生平和思想:"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  相似文献   

7.
一、老子其人 《老子》一书名满天下,而老子本人却是一个传奇般的人物,因为“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故其事迹不彰。司马迁在《史记》中为老子所作的传也只有400余字,而且文中使有了许多诸如“或曰……云”,“盖”,“或言”,”世莫知其然否”等词句以示存疑,可见早在西  相似文献   

8.
治《老子》的哲学史家多认老子关于道的学说是消极用世,这是未得《老子》之旨。我认为老子关于道的学说是积极用世。理由如次:一、《老子》道的学说,按世界观来说:它不是自然观,也不是社会观,而是人生观。老子认为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为人类进行有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文明的财富的创造,为繁荣社会,使人类享有幸福安乐的生活(第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  相似文献   

9.
刘玉环 《求实》2013,(Z1):298-300
<正>《马王堆汉墓帛书[壹]》[1]包括《老子》甲本及卷后佚书共464行和《老子》乙本及卷前佚书共252行,这批帛书资料对于研究《老子》及相关典籍具有重要价值,备受学者关注。原帛书字词的释读是一切研究的基础,本文就字形考释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笑人 《党史文汇》2002,(8):24-25
老子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年长于孔子。作为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他不仅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老子所著《道德经》亦称《老子》,以“道”为核心,构建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宇宙观、社会观和人生观,虽然只有短短五千余言,但超过与之同时期的无数鸿篇巨制,可谓博大精深。一生嗜书如命的毛泽东,早在青少年时代对《老子》一书和老子思想即已非常熟悉。他在《讲堂录》里便记有:“《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1917年暑假,毛泽东与同学萧子升一道“游学”时,在…  相似文献   

11.
老子管理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是春秋时代人 ,著有《道德经》 ,亦称《老子》。全书分上下两篇 ,共八十一章 ,是用韵文写成的哲理诗。《老子》是人类思想发展中的宝库 ,它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生态思想、医疗保健思想 ,而且还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遵循“道”的自然法则是老子哲学学说的基础 ,同时又是他的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理论基础。老子把“道”从世界本源问题运用到国家政治问题上 ,提出了他的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理论。老子的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思想是极其丰富和深刻的。第一 ,老子提出了“自然无为”的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理论。“自然…  相似文献   

12.
老子散论     
一、老子生于河南鹿邑 老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五千言《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说,对我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老子生地在河南鹿邑。一是古文献上有明确记载。《史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后汉书·桓帝纪》载,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正月,遣中常侍左悺之苦县,祠老子;十一月,使中常侍管霸之苦县,祠老子”。郦道元《水经注》载:“谷水又东迳赖乡城南……自此东入涡水,涡水又北经老子庙东,庙前有二  相似文献   

13.
马一浮老、庄学的一大特色,在于用佛教般若思想注《老子》上篇而有《老子注》,笺《庄子》文句而成《庄子笺》。马一浮对老、庄哲学的评判具有两种态度:一方面,站在儒家“有为”的立场之上对老子辩证法的消极因素予以无情揭示,对庄子“齐是非”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提出批评。另一方面,又极力赞同老子“为道日损”的修养方式、庄子“逍遥游”的自由理想境界并切身实践“心斋坐忘”的为道方式。  相似文献   

14.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所著《道德经》(即《老子》)一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两千多年来对我国社会文化产生巨大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6,(5)
《老子》中存在着许多值得现代教育借鉴的思想,本文将从教育的最高准则、教育的终极目的和教育的态度方法来阐述老子思想中的道德观、自然观和"无为""不言"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意在通过老子哲学对现代教育进行回视和反思,并揭示《老子》中所隐含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易中天做客宁波天一讲堂,开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谈到老子的"无为"思想,易中天举例说:"最差的就是最好的,所以讨老婆也是一样,就要娶最丑的。"怪谈1《史记》谈老子不靠谱这个名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讲座一开始,易中天就向读者  相似文献   

17.
《周颂》是西周初年周王祭祀神灵乐歌,其中宗庙祭祀乐歌占全部诗篇的三分之二强,这足以说明周代统治者对祖先神灵的崇拜和敬仰,在他们看来,其祖先神同至上神天帝一样,是周王朝克商得以建立并能巩固的决定因素和保佑力量。与商代祖先崇拜相比,《周颂》中的祖先崇拜更加注重祖先神灵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8.
单鸿恩 《唯实》2002,(4):77-78
老伴儿最爱看清宫戏。“格格”类的与太监类的还差些,可对《雍正王朝》、《康熙王朝》不管是首播还是重播,看得昏天黑地。而且每看完之后总会感慨万千:多好的皇上!他  相似文献   

19.
【问题】"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细节一:自己的事情妈妈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节课铃声刚响过,班上一位女生怯生生地喊着:  相似文献   

20.
与康有为、谭嗣同对老子的抨击相反,严复对老子格外青睐。事实上,严复推崇老子的过程,就是对老子的思想予以解读、诠释和重新发现的过程。在《〈老子〉评语》中,严复对老子思想的诠释集中表现为基于“第一因”的哲学思想、天演学说和民主思想三个方面。这些内容既是严复对老子思想的解读和诠释,也表达了他对老子的态度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