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滕英明 《重庆行政》2010,12(1):55-58
云阳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和渝东万卅l、云阳、开县、奉节四个百万人口大区县的中心,全县幅员面积3649平方公里,辖43个乡镇,人口133万。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云阳新县城是三峡库区组合搬迁的全迁县城,距旧县城30公里,是三峡库区搬迁距离最远的移民县城,由原云阳镇、双江镇、云安镇三镇组合搬迁而成。1992年10月开始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加快库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实现库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矛盾;这是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近年来,云阳县把县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以加快林业事业发展作为发展生态经济的重点,营造青山绿水,建设秀美山川,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寻求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改善生态环境;努力把云阳建设成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强县。一、基本县情确立了林业优先发展的地位云阳县位于重庆东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  相似文献   

3.
宏伟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世界瞩目,工程库区百万大移民更是世界之最。万县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素有“川东门户”之称,处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淹没最多、损失最大、移民搬迁任务最重的地区,涉及所辖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开县、忠县、笼宝、天城、五桥等1市6县3区,各项实物淹没指标均占库区三分之二左右。待到工程建成时,万县市最终需动迁城乡人口80万人,仅生产安置就将近30万人  相似文献   

4.
10月23日至2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李蒙率农工党中央考察团赴重庆市,就三峡库区二期移民后期扶持和三期移民工作情况进行考察。这是农工党中央与中共重庆市委签订加强合作的协议后,根据协议精神,连续第四次组织考察团到重庆调研,为重庆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出谋划策。在渝期间,李蒙副主席一行考察了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开县。当三峡水库蓄水至175m时,开县县城将全部被淹,规划建设的新县城三面环水面积达14.8km2,随着库区水位季节性消落,这里形成的沼泽地将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李蒙一行登高视察了开县新、…  相似文献   

5.
正生态涵养发展区,由渝东北的万州、开县、梁平、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忠县、垫江、丰都、城口等11个区县组成,既是三峡库区,又是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环境保护任务最重,发展压力最大。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渝东北  相似文献   

6.
1998年11月8日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王峡库区一线水位(即三峡工程施工期坝前水位)90米以下直接淹没和受其影响的宜昌、种归、兴山、巴东和巫山、奉节、云阳等7县共完成8.23万人的一期移民搬迁安置任务。随着三峡工程进入第二阶段施工,二期移民安置的重点由三峡库区的库首区转人到了腹地。三峡重庆库区是三峡库区的主要淹没区,18个县(区、市)各类淹没实物指标总量占三峡库区的85%。涉及1座城市、10个县城、101个集镇、324个乡镇、1378家企业、30万亩耕地,最终动迁人口103万,一大批公路、港日。码头、通讯和输电线路等专项设施以及…  相似文献   

7.
曾军 《新重庆》2005,(3):23-27
国务院最近批准实施的《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三峡水库周边绿化带建设工程规划》、《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市委、市政府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的召开.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机遇。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三四期移民重点的开县,如何抢抓机遇,在做好移民工作这一重中之重的同时,尽快破解产业虚弱的难题,既是圆满完成三四期移民攻坚任务的需要,又是对库区党政执政能力的考验。本结合《两规一纲》就库区开县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谭国太 《重庆行政》2010,12(2):79-82
举世瞩目的三峡库区100万大移民早在2009年175m蓄水前就已经全面完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三峡库区移民问题都解决好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事实和证据表明,三峡库区的生态恶化导致的生态贫困已成为三峡库区贫困的区域性特征。我们在分析三峡库区贫困和生态环境关系时,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处于三峡库区中心的重庆市云阳县人大常委会通过督办代表建议、专题询问、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方式,督促县政府狠抓污水垃圾治理工作,确保了库区环境安全。冬季,走近重庆市云阳县,两岸青山,一湖碧水,尤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三峡梯城,宜居云阳,已为越来越多的游客所熟悉。这背后,蕴含着县委、县政府对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县的不懈努力,更饱含着县人大代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拳拳责任。代表建议直指"要害"近年来,云阳县在部分中心集镇建设了垃圾污水处理场,切实减轻了长江的生态负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的移民迁建是世界水库工程建设史上的一项史无前例的移民工程,而库区的农村移民又是其中的一个难点。移民心态则反映了在三峡工程及其移民迁建影响下移民的主观态度和心理态势,对移民行为有着重大影响,实则体现了三峡库区进行大规模移民迁建安置的社会心理条件。1994年8月万县市科委与四川三峡学院对库区农村移民心态进行问卷抽样调查。调查共发问卷1000份,样本分布于王桥、龙宝、开县、云阳、忠县等区县的十六个农村淹没区,有效问卷回收率61.4%。在被调查的614位移民,30岁以下的青年移民占44.3%,30—50岁的中年移民为34.2%,50岁以上的老年移民占21.5%。本文将以此次移民心态的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试图在分析库区农村移民心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库区农村移民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涪陵区是重庆市的远郊区、革命老区、三峡库区、山区和欠发达地区。重庆直辖,老区发展,山区开发,三峡工程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既要求涪陵区实施追赶战略,跨跃式发展,也要求涪陵区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尽快建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一流生态经济区。一、建设涪陵一流生态经济区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建设涪陵一流生态经济区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思想和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遵循重庆市关于建设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战略部署,从区情出发,围绕全区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坚持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移民迁建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以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高人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作为各类社会矛盾最为集中、稳定工作最为敏感的区域,受到了国际国内社会的高度关注,为此,维护好库区和谐稳定和健康进步的发展局面,成为当前库区工作的首要任务。云阳作为库区移民大县,必须要清醒认识构建和谐库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和移民就业进程,推动和谐库区建设。一、狠抓发展保持稳定近年来,云阳紧紧围绕“移民、扶贫、发展、稳定”四大任务,全面实施“五大战略”,实现了经济持续、  相似文献   

13.
5月12日至14日,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张文台、王鸿举、陈希明、王庆喜,国务院三峡办副主任雷加富等率专家深入三峡库区考察地质灾害整治、文物保护工作情况。在三天时间中,考察组成员深入到忠县、云阳、万州、奉节、巫山,考察了石宝寨文物保护工程、张飞庙文物保护工程、地灾整治工程、万州区滨江路建设工程、奉节白帝城文物保护、卧龙岗地灾防治情况、巫山小三峡生态保护、大昌古镇迁建工程等,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调研。(责编杨济发yangjifa62@163.com)  相似文献   

14.
开县是三峡库区的重点淹没县。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706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68.4%,年水土流失量1132万吨;25度以上的坡耕地38.9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5.3%,森林覆盖率为24.3%,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县委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立足县情,审时度势,把退耕还林(草)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了议事日程。一、明确目标,强化责任今年三月,开县政府确定2000年退耕还林(草)19万亩(其中退耕5万亩,荒山绿化14万亩)、飞播造林40万亩的目标。要求全县咬定目标不放松,集中力量抓好退耕还林工作。为有效推进退耕还林(草)工作,县政府建立退耕还林(草)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退耕还林(草)  相似文献   

15.
正重庆市石柱县地处长江经济带和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是集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三峡库区移民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和革命老区县于一体的特殊县份,拥有生态资源良好的最大优势,承担着生态优先、环境保护这个最大责任,肩负着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民生工作这一重大任务。利用生态优势,立足亲近自然、放松心情,愉悦身心、强身健体,养生养心、延年益寿,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打造康养经济、建设康养石柱,已经成为了石柱县践行  相似文献   

16.
《公民导刊》2011,(1):267
奉节县位于重庆市东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林业大县。近年来,奉节县抓住"森林重庆"建设契机,以保护和建设三峡库区林业生态环境为己任,高起点制定造林规划、大手笔实施森林工程,实现了奉节林业跨越式发展,为建设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和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各区县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类似,大多涉及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移民和扶贫等重要任务。该区域人民能否走上小康之路,是重庆市能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同时,该区域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如不从系统的、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去实施,则将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探讨三峡库区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依托重庆市主城区,实施一种既在该区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又保护好三峡库区水环境的城镇化模式,促进该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一、三峡库区城镇化及其对库区水质影响预测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但是,三峡工程是以三峡库区100万移民。以淹没库区70万亩土地、1379家企业、13座城市以及数百个乡镇为代价而成就的。由此带来的三峡库区“城镇空壳化、产业空虚化、财政拮据化、移民贫困化”的突出社会问题,乃是三峡库区社会稳定、国家生态经济建设、三峡工程整体功能发挥的重大隐患。必须正视和解决三峡库区上述“四化”问题,特别是  相似文献   

19.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由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库区百万移民对生存和发展的要求与环境容量相对狭小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设三峡生态经济区是实现库区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一、三峡生态经济区产业的属性及特征发展生态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领域的具体体现,其最基本的属性和特征是可持续性,即在不断满足人类社会对各种物质的现实需要的同时,又要确保各类物质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人、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平衡与协调。三峡库区绝大多数地区为贫困山区,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导  相似文献   

20.
库区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随着三峡工程二期移民任务的完成和三、四期移民工作的全面开展,三峡库区移民生计、就业及生态环境等问题日益凸现,特别是库区产业支撑力不强的问题更是影响到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十分关注。为了促进三峡库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的《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贯彻落实好《规划》,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加快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