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名人趣事     
陈永群 《廉政瞭望》2012,(14):69-69
巴金 巴金的儿子李小棠在复旦大学读书4年.学校许多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巴金的儿子。李小棠毕业后就到上海市政协文史室工作,一千就是20多年。1993年.巴金89岁生日时,上海市政协主席陈铁迪来寓所拜访巴金。当看到自己属下的工作人员李小棠时,陈铁迪奇怪地问:“你怎么也来了?”这时,巴金才笑呵呵地解释道:“小棠他可是我的儿子呀!”直把陈铁迪惊异得半天没喘过气来。  相似文献   

2.
正"欢迎、欢迎,快里面请……"这天是蒲江县寿安镇事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贺其荣儿子结婚的大喜日子,他正在大宴宾客。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件事会被群众举报,自己成为反面案例。"家里就一个儿子,自己心存侥幸,无视纪律,本想给儿子办场风风光光的婚礼,却因此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和全县通报的处分,自己不但面子无光,还给儿子的终身大事蒙上一层灰色。"贺其荣对当初大操大办儿子婚礼的决定悔恨不已。"我知道现在对婚丧喜庆这种事管得很严,大家都很谨慎。"2016年1月28日,贺其荣还专门向寿安镇纪委申报为儿子  相似文献   

3.
有位朋友,儿子6岁时搬了次家,10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购置了更大的房子。我问,你儿子还记不记得从前的家?带他回去过吗?他主动要求过吗?没有,朋友摇头,他就像住宾馆一样,哪儿都行,既不恋旧,也不喜新……我明白了,在"家"的转移上,孩子无动于衷,感情上没有缠绵,无须仪  相似文献   

4.
正30公斤的父亲,却有一个高大英俊的儿子。小时候,儿子非常喜欢父亲,父亲是那般滑稽可笑,也许他不过是将父亲当成一个别人没有的会动、会笑的"毛毛熊玩具"而已。然而他很快懂事了,七八岁时,再与父亲说话,父亲需仰头才能与他对视。正是那时,他理解了"侏儒"的含义,也知道有一个侏儒父亲对他意味着什么。当然他仍然喜欢父亲,尊敬父亲,可是他会尽量避开与父亲同处,无论是在街上,还是在家里。  相似文献   

5.
成长的点滴     
正眨眼间,儿子航航已经五岁了。回想起几年来他的成长经历,幸福之感油然而生。清晨,我还在朦胧的睡梦中,"爸爸,起床了,大懒虫。"耳畔突然响起了清澈透亮带着丝丝坏笑的声音。当我为好不容易过着周末睡个安稳觉而被他搅黄而"大发雷霆"时,他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迅速跑  相似文献   

6.
雇儿子打工     
快乐大叔 《党课》2013,(1):96-99
那还是多年前的一天,11岁的儿子突然郑重其事地对快乐大叔说:“爸爸,如果我自己挣的钱,我能自己支配吗?”望着孩子那天真而又充满渴望的眼睛,快乐大叔不知道他心里在打什么小算盘。  相似文献   

7.
有妈真好     
男人也会多愁善感,我是说在母亲节前后这几天。一向表情全无、每晚加班的丈夫,今天吃过晚饭后就躺下了,眼瞅着天花板,讲了一个“五一”假日的故事。丈夫说,他领着孩子逛公园时,碰到了娘俩儿。老人头发全白,有70多岁,陪着老人的儿子,是位中年男人,看上去有40来岁。儿子让老人摆着各种姿势,一会儿撩撩她的白发,一会儿整整她的衣服,相机频闪。儿子买了一支冰糕,老人吃了一半不吃了,顺手递给了儿子,接下来应是儿子找垃圾筒扔冰糕,可是,没发生这一幕,儿子把娘剩下的一半吃了。他为什么要吃呢?丈夫问我。像琢磨一篇文章的主题,对生活小事不屑一顾的丈夫这回较了真,也不去加班,躺在床上自言自语:也许那个人想起了小时候,他的老妈嘴对着嘴喂他;或许他是无意识,因为那是他娘。然后呢?我问。然后,儿子拿起一方纸巾,给娘擦了擦嘴,也没有扔掉,而是又擦了擦自己的嘴。这个细节,又让丈夫颠来倒去地说个不停。任丈夫鬼叨念地说吧!我不答腔,也不敢理他,因为婆婆早就去世了,千般情,万般爱,让他到哪里找他的亲娘诉说?男子汉的  相似文献   

8.
我儿子在7岁时戴着一枚戒指回家,他妈妈笑他了不起,戴上金戒指了。他不好意思地说,是假的,是零食袋里夹带的。妈妈说.你不说别人怎么知道呢?他说.你戴假的别人也认为是真的,我戴真的别人也认为是假的。他说得我们都笑了起来,这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因为有潜台词,小孩不具备而妈妈具备购买金戒指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叫马宝翠,是佳木斯市郊区马大姐回民商铺的老板. 如今,店里的生意红红火火,日子过得比蜜糖还甜.可回想前些年,我的生活却是比黄连还要苦——2005年,14岁的儿子不幸得了糖尿病.那时,我们夫妻已经下岗多年,靠打零工维持生计.为了治疗婆婆的尿毒症,家里已经债台高筑,现在儿子治病又需要打针买药,家里一分钱也拿不出来了.  相似文献   

10.
N年前在非洲的时侯,一天我带着儿子到中国同事家串门.告别的时侯,刚能识几个字的儿子看见我这位朋友家门扇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用毛笔写着:"带钥匙、关煤气,切记!!!"儿子不解地问:"这是谁写的?"我答:"就是这位叔叔啊!"儿子又问:"那是写给谁看的?""当然是给他自己看的啦!"儿子还是不明白:"他自己都知道,还用给自己写吗?"这当然是孩子的逻辑,大人事情多.  相似文献   

11.
坚持到底     
吴晶 《党建文汇》2007,(6):51-51
儿子6岁时,我问他将来要做什么,他没有回答。我6岁时却充满了雄心壮志,要当飞行员,要当外交官,拳击手和警察的工作也让人向往,但是我的儿子什么都不要。  相似文献   

12.
王开岭 《廉政瞭望》2012,(13):76-76
有位朋友,儿子6岁时搬了次家.10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购置了更大的房子。我问,你儿子还记不记得从前的家?带他同去过吗?他主动要求过吗?没有,朋友摇头,他就像住宾馆一样,哪儿都行,既不恋旧,也不喜新……我明白了,在“家”的转移上,孩子无动于衷,感情上没有缠绵,无须仪式和交接。  相似文献   

13.
刚两岁多,父亲就让他抱着一根竹竿,然后把他往水里一扔,说不允许自己的儿子是兔子胆粟戎生,粟裕大将之子。他的幼年是在战火中度过的。当时部队办了一个保育院。部队打到哪里,保育院就跟到哪里。粟戎生就在这个保育院里。他回忆说:"我妈告诉我,战士一个扁担挑子,一头挑着电台,一头挑着我。我两岁时,有马  相似文献   

14.
好"儿子" 省肿瘤医院住院处三楼病房.那些日子,夜深人静的走廊里,静得让人胆怯.赵霁强坐在靠墙的凳子上,瞌睡使他的身子一次次失去平衡.值班护士身穿白大褂,轻轻走到他跟前:"你是那个老郑头的儿子吧?就你一个人一天到晚连轴转,也不找个人替替.这么熬着可不行."赵霁强努力睁开眼睛:"不,他是我们单位的老同志."护士瞪大了眼睛:"啥?同志?前半夜我们还说,三床那老郑头儿多有福,儿子一天到晚照顾不离身."赵霁强揉揉眼睛:"他儿女在林区,跟前儿没人,老伴身体也不好,就权当他是我父亲了.  相似文献   

15.
1975年6月26日,是我永远铭记的日子。那天,我被北京内燃机配件厂金工车间党支部讨论通过,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回忆入党前后40多年的经历,我更加坚定了"时刻跟党走,不辱党员名"的决心。进厂从工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6.
秦始皇三十二年,卢生发现的《录图书》内有亡秦者胡也,可怜雄才大略的始皇帝打了匈奴这么多年,始终不知道胡就是他二儿子胡亥。  相似文献   

17.
父亲从老家江西来到了我工作的广东,我们聊得最多的是村里的事情,因为从父亲的嘴里可以了解到更多我不知道的农村事。当父亲说邻居吃低保时,愕然的我简直不敢相信。邻居在村里不但不是贫困户,而是一户生活富裕的人家,儿子是一位乡干部,早己成家立业,几个女儿也出嫁了,日子都过得舒坦。  相似文献   

18.
有个问题我老想不明白:我的儿子刚二十几岁,参加工作才2年,可他月工资四、五百元。我今年50多岁了,工作已30多年了,可我的月工资还不足300元。邻居的一个孩子干个体,每月收入达几千元。你说这公平吗?  相似文献   

19.
<正>父亲已经离开我们20多年了,他是因胰腺癌去世的。在他知道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后,立即向上级党组织提出了辞去村党支部书记职务的申请。他说:"我的时间不多了,请尽快确定新的人选,别因为我耽误村里的工作。"弥留之际,他还反复叮嘱家人:"我在村里干了大半辈子,没有过一点儿私心杂念。我去世后,你们也决不可以跟组织提任何要求。"父亲18岁便担任生产队会计,然后是大队长、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20.
儿子已经两岁了,我和他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三个月,难怪他学会喊叔叔、伯伯、阿姨,甚至会说飞机、火车后才勉强会叫爸爸。儿子最先会说的话是妈妈,其次便是树。在儿子即将出生的时候,我和妻在院子里种了一棵小松树,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像松树一样茁壮成长,像松树一样具有不屈不挠、蓬勃向上、高风亮节的品质,像松树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不在家的时候,妻就地给它锄草、浇水、施肥,像对待儿子一样精心呵护着它。儿子还很小,妻就抱着他到院子里散步,每次散步都要带他去看看那棵小松树。我和妻是在我实习的时候认识的。妻在我实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