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是开发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回族旅游资源是宁夏的特色资源, 在资源和产品的开发利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建构等方面具有传统产业不可比拟的优势。合理开发和利 用回族旅游资源,对促进宁夏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执政党经济资源的建设状况对于执政地位的巩固有着更为直接的作用。经济资源建设的成效不仅为执政党进行资源分配、扩大调控空间创造了条件,而且有利于提高民众对政党的认同度。国外主要政党经济建设的经验借鉴主要包括:注重增加经济资源的总量,提高政党执政的绩效资源;注重经济资源分配的平衡性,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注重经济资源开发的创新性,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注重经济资源开发的协调性,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重视科技和人才对经济资源开发的作用,增强经济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所依赖资源的内涵有很大的不同。在工业化前期和中期,以自然资源为核心的物质资源、有形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在工业化后期,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无形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日益取代了自然资源等有形资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部大开发作为21世纪我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发生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当代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大环境,来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步伐。近20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凡是以自然资源及原材料工…  相似文献   

4.
整合红色资源提升江西文化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彭波  张丽  李江源 《求实》2006,(1):58-60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红色资源得天独厚,是江西拥有的强大政治优势。这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发展红色旅游、推动江西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整合红色资源,深度挖掘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内涵,以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以红色文化为主干的江西文化,提升江西文化力,将这种无法复制的“原创民族精神”的文化资源转化成经济发展的新元素,推动江西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主线,资源型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尤为迫切。济宁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煤炭行业一业独大,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高污染企业较多,产业规模普遍偏小,产品结构不舍理,亟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前,济宁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包括积极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努力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当然,资源型城市也需要通过思想引领、龙头企业带动、园区集聚、品牌提升、人才支撑、政策导向等战略举措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6.
[ 摘 要 ]资源禀赋对区域经济发展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自然资源是决定或制约着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同时还影响着产业布局和结构,自然资源丰裕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的消极作用是容易带来“资源诅咒”。通过对我国各省市地区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二元变量的相关分析得知: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受教育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环境资源问题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领域,它的许多研究方法、思路和基本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却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甚至经济学概念形成的初始阶段。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环境思想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其演变过程按时间维度可以划分为古典资源环境思想、新古典资源环境思想、近代资源环境理论和当代资源环境理论四个阶段。从贯穿这一思想脉络的历史演变可以分析得出:资源环境与生态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密切相联的。自古以来环境问题的解决不是与经济发展相排斥的,而是要遵循经济规律,利用市场机制,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我国政治资源的不平衡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的政治资源在分布上呈不平衡状态:一是高度集中于首都,给北京带来过大的政治压力;二是各地方的政治代表性分布不均衡,使得各地对中央政策的影响力不同;三是中央的政策在地方之间存在不平等,影响地方的发展能力。政治资源的分布左右着其他社会资源的分配,对地方政府行为有重要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推进河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新兴工业大省,河南省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未得到根本转变。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资源和环境对河南经济发展的制约和约束将更加凸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破解河南资源环境约束的根本出路。河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完善政策机制;必须加快科技进步,强化科技对生产的作用;必须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和科学完整的环境资源统计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日本"少子化"问题的经验教训值得中国借鉴,经济学视角下,可以从资源稀缺约束下的岛国心态、劳动力供给的特殊性被忽视和抑制人口的双刃剑经济效应三个方面对之进行解析。正确看待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并理性认识中国的劳动力供给趋势、积极培育老龄产业并适时调整人口政策,以及开源节流破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是日本"少子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民俗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光文 《实践》2006,(1):40-41
民俗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是当前文化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它与我国文化市场的快速扩张和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呈良性互动态势,与民俗文化资源保护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它不局限于就文化研究文化,而是着重从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角度研究民俗文化资源,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舒勇 《当代贵州》2007,(8):38-38
六枝特区的经济发展,资源优势是第一位的,有了可培育主导产业的优势资源,就有了产业化发展的前提;而政策的支持和环境的良好,则是优势资源转化成支柱产业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吴振坤 《奋斗》2001,(1):11-13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地提出,粮食、水、石油三大资源是影响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这三大资源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为世界所瞩目的发展。然而,成就的取得是建立在大量投人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基础上的,所取得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非经济的。随着工业化以及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大自然的资源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资源约束阶段,利用技术创新节约资源、研发替代和再生资源等手段,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伊犁察布查尔边疆历史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是保证和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今天,边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却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整合文化资源,联动文化与旅游、挖掘文化资源的内涵等成为察布查尔实现文化大发展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6.
承接产业转移: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探索中,发展接替产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无疑是重中之重。资源型城市作为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的一个特殊的城市类群,由于其资源依赖、单一的经济结构等突出问题,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转型显得更为迫切和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新疆经济快速增长,主要依托其丰富的资源,大大推动了石油、天然气、煤电等行业的发展,但目前新疆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却日显乏力,新疆优势资源转换困难重重。因此,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新疆优势资源是推动新疆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由此,当前的着眼点应放在新疆的经济体制改革、提高政府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组织水平、产业升级等方面,从而真正实现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代贵州》2012,(31):58
问: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走出破解资源环境制约难题的新路子?答:一是要把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二是要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科学的开发观,努力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  相似文献   

19.
韩冰 《奋斗》2012,(10):52-53
资源型城市的就业问题在资源逐渐枯竭、城市转型的阵痛中,由于浪费劳动力资源、加剧了贫富分化、影响社会稳定,成为制约城市转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实现环境与经济“共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低碳经济被广泛认为是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后改变全球经济的第三次革命浪潮,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资源枯竭型城市要实现顺利转型,充分解决就业问题,应该积极应对低碳经济时代给劳动就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0.
白津夫 《奋斗》2007,(12):22-24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提出,并进一步明确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发展的方法、路径,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的目的、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的关系等。经济增长方式注重的是规模和速度,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的是质量和效益。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表明我们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对现实经济的把握更自觉、更主动,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科学发展、节约发展、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