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雷厚礼 《当代贵州》2004,(15):36-39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3周年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认真总结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深入分析和研究党执政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有83年历史、6823.2万党员、执政70多年[江西瑞金建立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工农苏维埃政府算起]、在全国执政也有55年历史的大党、老党.  相似文献   

2.
建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重点县之一。1931年夏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建宁就建立了红色政权——县人民革命委员会和5个中心区、72个乡苏维埃政权。1932年10月红军第二次解放建宁后,成立了中共建宁县委员会、县苏维埃政府和10个中共区委、区苏维埃政府及覆盖全县的乡村苏维埃政府,建立了各级地方武装。1933年1月,成立了领导建宁、黎川、泰宁三县的中共建宁  相似文献   

3.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要重视执政理念建设。执政理念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前提和价值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表明,党能不能执好政,关键在于共产党有没有执政的本领,而执政的本领只有通过执政理念的正确引导才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斗争哲学"和构建"和谐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中占据着不同地位。"斗争哲学"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从"斗争哲学"到构建"和谐社会"的转变具有现实合理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要重视执政理念建设.执政理念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前提和价值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表明,党能不能执好政,关键在于共产党有没有执政的本领,而执政的本领只有通过执政理念的正确引导才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斗争哲学"和构建"和谐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中占据着不同地位."斗争哲学"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从"斗争哲学"到构建"和谐社会"的转变具有现实合理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5.
建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重点县之一。1931年夏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建宁就建立红色政权——县人民革命委员会和5个中心区、72个乡苏维埃政权。1932年10月红军第二次解放建宁后,成立了中共建宁县委员会、县苏维埃政府和10个中共区委、区苏维埃政府及覆盖全县的乡村苏维埃政府,  相似文献   

6.
2月13日,是普宁县苏维埃政府成立7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激励普宁人民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加快老区建设步伐,中共普宁市委、市政府近日举行普宁县苏维埃政府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7.
刘良 《党史文苑》2007,(4):19-2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封建剥削阶级“当官发财”、“贪图享受”等腐朽思想仍然影响着苏维埃政府中一些意志薄弱者,出现了贪污现金、侵吞公物,随意开支、浪费严重,挪用公款、营私经商,官僚作风、强迫命令。玩权弄势、生活腐化等腐败现象。为了建设一个廉洁高效的工农民主政府,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全心全意为工农大众谋利益的执政宗旨,把反腐倡廉当作巩固和发展红色政权的重要措施,从而领导发动了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贪污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8.
干部教育培训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保障,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式。我们党自成立之初就格外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央苏区时期,党和苏维埃政府把发展苏区干部教育与“工农武装割据”斗争的需要相结合,不断探索干部教育格局,形成了苏区时期独特的干部教育体系。中央苏区干部教育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干部,对苏维埃红色政权的巩固和壮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干部教育经验。这些经验对新时代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1927年,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革命先驱领导了震惊周围数省的弋横起义,为建立赣东北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1931年初,中共赣东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在横峰葛源镇成立。1932年底,经中央批准,赣东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改名为闽浙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中共徽州工委(后改为皖南特委)及其所属组织划归闽浙赣省委领导。从而构成了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纵横约50个  相似文献   

10.
1927年9月9日,修水中共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依依送别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及所属第一团。此后,修水党组织和人民在中共江西省委、湘鄂赣特委、湘鄂赣特区委、湘鄂赣省委和省苏的领导下,发扬秋收起义革命精神,开展创建、发展、巩固苏区的革命斗争。同年11月,修水万余农民在修水党组织的领导下,举行反压迫、反暴政、反对苛捐杂税的游行大示威,并围攻修水县城。1928年1月,修水西乡农民摧毁曹祖烈的封建堡垒后,在沙坪成立了暴动委员会和修武铜工农革命军。8月彭德怀、滕代远等率领红五军转战修水边界,6日,在修水党组织组织的万余农民配合下,攻克修水县城。从1930年初开始,中共修水党组织先后领导全县人民开展了"年关斗争"、"三一八武装示威"和"红色五月大暴动",革命进入高潮。至5月底,全县共建立了七个中共区委和区苏维埃政府。10月,中共修水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改为中心县委、县苏维埃政府,领导着修水、铜鼓、宜丰、通城、武宁等县的革命斗争。1931年9月,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机关迁驻修水上衫,修水苏区革命和建设进入全盛时期,成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  相似文献   

11.
1934年9月底,在中共闽东临时特委的领导下,以闽东红军第二独立团、第十三独立团和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留下的部分骨干为基础,组建了闽东红军独立师。全师3个团,共1600多人。闽东红军独立师的创立,把闽东土地革命推向了最高潮。 此前,闽东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34年2月在福安柏柱洋召开,选举产生了闽东苏维埃政府,马立峰任主席、叶秀藩任副主席。闽东苏维埃政府下辖福霞、安德、安福、福寿、霞鼎、连江6个县苏维埃政府,42个区苏维埃政府,800多个乡苏维埃政府。不久,又相继成立了罗源、周墩、霞鼎泰3个县苏维埃政府。闽东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立即在苏  相似文献   

12.
1930年4月皖西革命根据地形成后,饱尝没有文化之苦的工农群众迫切地要求学习文化,同时革命斗争也需要大批的有一定政治文化水平的干部。因此,党和苏维埃政府把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1930年四五月,先后成立的中共皖西特委和特区苏维埃政府,对苏区的文化教育作出了更为全面具体的安排,强调各级苏维埃政府设立文化教育委员会(乡、村设专职文教委员),负责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制定工作计划,选调和培养教师,编印课本,建立俱乐部、图书  相似文献   

13.
江西以烈士命名的地方公略县:在江西省。为纪念黄公略烈士,1931年11月,中共苏区江西省委根据全苏一大决定,以江西省吉安县东固镇为中心设立公略县。11月27日县苏维埃政府在吉水水南松山尊德堂召开成立大会。1932年3月,中共苏区江西省委根据苏区中央局指示,在中共公略县委的基础上,成立中共公略  相似文献   

14.
1934年8月22日,中共太平中心县委组织领导以柯村为中心、方圆百余里的农民暴动,取得了初步胜利.10月,皖南苏维埃政府在柯村成立.  相似文献   

15.
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成立至今已经70周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那如火如荼的斗争岁月将逐渐地被人们淡忘,但她在苏维埃政权建设实践中所体现的以民为本思想,却作为革命政权建设的宝贵经验载入史册,给我们以教育、启示与借鉴。 一、树立民主观念,建设苏维埃民主政治 闽北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首先进行各  相似文献   

16.
<正>诏安县地交闽粤,山高林密,形势险要,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26年,中共诏安支部成立,在全省首开农民运动先河,为福建早期为数不多的党组织之一。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共福建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闽西特委、闽西苏维埃政府的领  相似文献   

17.
中共和苏共都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苏共在成立100多年、执政70多年后,却最终被解散,上演了一出党亡政息的历史悲剧。而中共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入低谷的逆境中审时度势,自强不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8.
邹星  袁俊 《求实》2006,(3):21-2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反腐败斗争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通过加强反腐败斗争中的制度建设,使党依法执政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能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杜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宋发军 《探索》2004,(6):33-34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于中共的建设、国家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一)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则是中共党的工作的需要,是提高中共执政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加强中共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改善共产党执政的条件,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共的建设。1.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基础包括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做好统一战…  相似文献   

20.
闽东是我省革命老根据地之一,1926年开始就有共产党组织,1934年成立了中共闽东特委、闽东苏维埃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为共和国的诞生做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