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丹莉 《党的文献》2017,(1):104-111
为了迅速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新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逐步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在"一五"计划完成前后,针对计划经济体制具体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对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新中国领导人对如何更好地发挥计划经济的作用进行了深刻思考。他们高度关注并从实践层面探索如何实现计划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实现计划与市场、集权与分权的辩证统一。这些反思和认识所体现出来的"‘弹性’的计划经济"的思想,对当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经济发展实际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后来计划经济体制的调整、演化,乃至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一定的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迅速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新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逐步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在"一五"计划完成前后,针对计划经济体制具体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对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新中国领导人对如何更好地发挥计划经济的作用进行了深刻思考。他们高度关注并从实践层面探索如何实现计划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实现计划与市场、集权与分权的辩证统一。这些反思和认识所体现出来的"‘弹性’的计划经济"的思想,对当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经济发展实际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后来计划经济体制的调整、演化,乃至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一定的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建立起一个平均主义、国家包办的公共服务体系;上世纪80—90年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主导下,中国各级政府过于注重GDP等各项经济指标而忽视了公共服务,导致该时期的公共服务投入严重不足;而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中国进入了一个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并重的新时  相似文献   

4.
一、资本市场形成的条件及现状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创造了资本市场兴起的条件。传统体制下不存在形成资本市场的条件:在旧中国是存在着资本和资本市场的,当然,那时候主宰中国经济的是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他们操纵中国经济也操纵资本市场。新中国建立后,没收了官僚资本,关闭了资本市场,对私有制改造完成以后,逐渐建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传统体制。那时候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后 ,为贯彻计划经济的发展思路 ,党和国家开始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构建工作。这项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如何将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 ,二是如何将小农经济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两者相较 ,尤其以小农经济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更为困难 ,195 3年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解决了这一问题 ,使小农经济纳入了计划经济的轨道 ,使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体制从建立到变革,已经走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回首经济体制的历史变迁,总结期间的经验教训,对于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扩大开放,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持续快速发展的经济奇迹。现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经济奇迹,在解释1949-1978年中国经济奇迹时更是苍白无力。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奇迹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来分析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现实,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导和展望中国继续创造经济奇迹。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成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基本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种逐渐形成和完善的以高度集中为特征、以行政管理为主要机制、以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直至1979年改革开放近30  相似文献   

9.
严翅君 《唯实》2009,(11):4-8
新中国60年现代化的艰辛历程,可以从独立、开放、改革等三个前提的缔造,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等三种社会形态的长期并存,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等三次重大转向来把握,这是中国构建现代化前提、应对复杂社会形态提出的挑战、成功启动和推进现代化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于全面认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经过了艰难曲折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即选定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50年代后期开始,这一体制弊端日益严重。由于国家对经济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以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目标,排斥或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经济难以搞活;以…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们党在领导经济建设中 ,经验不断丰富 ,仅从经济结构调整这一层面来分析 ,就可以清晰看到党对经济工作领导水平的不断提高以至走向成熟的发展轨迹。一、党的十四大前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从新中国建立到党的十四大 ,是计划经济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在这一时期 ,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 ,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与发展需要 ,进行了相应的经济结构调整。首先是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全国解放以后 ,党领导人民在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 ,立即开始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开始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通…  相似文献   

12.
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的重大课题。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内,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基本上以计划经济、公有制、按劳分配为特征。改革开放以  相似文献   

13.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使我们党获得了进行经济建设的政治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党就把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经济改革与经济建设确定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经过二年半的努力,被长期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国民经济的恢复也使得我国国民经济状况出现了新的特点,即国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并确立其领导地位,统一财经工作初步建立了计划经济的雏形,我国产业结构开始发生转变,重工业地位在逐步加强。这些变化是我们党根据当时国民经济状况为争取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而采取的对策的结果。这些结果同时也表明,我国国民经济正在悄悄地发生转轨,转向以社会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领导地位、突出重工业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为特点的发展国民经济的轨道。而充分体现这一转变的则是从1951年春开始编制直至1955年  相似文献   

14.
在陈云研究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陈云经济思想基本上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时期,主要内容是讲如何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我们现在已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加入了奉行自由市场经济规则的世界贸易组织,在这种情况下,陈云经济思想是否还有现实意义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回答应当是肯定的。的确,陈云是主张实行计划经济的并且在晚年仍然坚持要以计划经济为主但也正是他,在我们党内最先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要有个体经营和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作为补充的构想,最先从理论上阐明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坚持“计…  相似文献   

15.
经济转型理论比较:中国经济转型战略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克思的经济转型理论与西方主流经济转型理论作出比较,既研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问题,又研究原始资本主义向现代资本主义的转型问题,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问题,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转型战略的合理性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通过引进和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度、技术、赶超战略,实现了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但是从长期发展的实践看,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充分享受后发优势的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后发劣势。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历程,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对中国今后的持久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面对千疮百孔的新中国,如何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祖国富强的富国梦便成为其重要追求。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为了实现新中国的繁荣富强,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为实现中国人民的富国梦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积极探索毛泽东富国梦的实践并总结其经验教训,对实现当代中国的经济改革目标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海青 《党建》2024,(3):24-2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不竭动力与活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开创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在现实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准的提高,导致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开放以前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很多人把计划经济体制看做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之初,中共中央对僵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反思,重新认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过1979年至1992年十三年的探索,渐渐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间,经历了很多曲折,也发生了很多故事。  相似文献   

20.
孙杰 《理论研究》2019,(5):5-1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内蒙古经济繁荣、政治安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安宁,呈现出勃勃生机,成为祖国北疆的亮丽风景线。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内蒙古守望相助的伟大历程,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内蒙古守望相助的历史经验,对于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