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10天,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提出了"进京赶考"的命题。"进京"意味着执政,"赶考"是要接受考验。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大考",中国共产党人为执掌全国政权做了一定的准备。中共中央尤其是毛泽东同志对此给予了极大关注并进行了认真思索,初步回答了靠谁执政、为谁执政、如何执  相似文献   

2.
54年前,在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向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敲响了警钟,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的时候,毛泽东同志一再提到李自成,并把执政喻为进京"赶考",衷心希望我们党考个好成绩.  相似文献   

3.
正发端于1400多年前的"赶考",造就过韩愈、苏轼、欧阳修、文天祥等历代风流人物。67年前,有着诗人浪漫情怀的毛泽东同志,借用"进京赶考"表达他和他的战友们,对即将进京领导新中国的清醒认识,提醒全党必须做到"两个务必",破解"执政周期律"的魔咒,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自古"赶考"本意,代表着一  相似文献   

4.
1949年3月23日,在革命胜利的曙光即将来临之际,毛泽东率领走过炮火硝烟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西柏坡意气风发地“进京赶考”,从而开启了我党波澜壮阔的执政生涯。临行前,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进京赶考”为标志,形成的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和“进京赶考”精神,一直激励着全党同志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5.
《湘潮》2017,(10)
正370多年前的甲申之年,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导致攻占北京仅42天的大顺政权迅速土崩瓦解。其顺势而兴、抚民而盛、骄奢而腐、逆道而亡的"兴亡周期律"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赶考"是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前后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他把我们党执掌政权比作"进京赶考",并发出"绝不当李自成"的感慨,是对我们党高瞻远瞩、情真意切的历史叮咛。"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  相似文献   

6.
最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河北西柏坡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时指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竣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习近平同志的告诫高屋建瓴,意味深长。可以说,这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对我们党所处历史方  相似文献   

7.
声音     
《先锋队》2013,(22):4
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竣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西柏坡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时指出群众的意见就是我们的镜子,百姓的期待就是我  相似文献   

8.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走过炮火硝烟的共产党人,从西柏坡意气风发地"进京赶考",从而开启了我党波澜壮阔的执政生涯。临行前,他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  相似文献   

9.
正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率领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夕,提出了"进京赶考"的历史命题,自此,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根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从1949年毛泽东同志率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开始,在半个多世纪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执政答案.总体上说,这份答卷的成绩是优良的.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调研时指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本文论述了跳出"历史周期律"的重大意义和"进京赶考"、牢记"两个务必"的现实意义,并指出在新形势下只有经受住"钱场""官场""市场""政场"的考验,才能在赶考中考出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并在离开西柏坡进京之前,把进京建国和执政形象地比喻为进京“赶考”。2002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带领中央书记处的领导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号召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全面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并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喻为一场新的“考试”。在牢记“两个务必”、坚持艰苦奋斗、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优异答卷之际,回顾党的历史,重温“两个务必”,对于我们更好地铭记党的历史使命,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6,(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切地提到:"1949年3月23日上午,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接着他又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地指出:"6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这一论断向全党昭示,"赶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恒久课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13,(9):60-60
据7月14日的《新华每日电讯》报道,11日下午,习近平在到石家庄正定县调研后,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在同县乡村干部和群众座谈时表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西柏坡纪念馆内,一块展板让习近平久久驻足,上面写着"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全会做出六条  相似文献   

15.
正3月23日,是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70周年纪念日。70年前的3月23日,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主席郑重提出了"进京赶考"重大命题。在此后的日子里,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冲破重重艰难险阻,取得了"赶考"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到西柏坡考察,要求"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  相似文献   

16.
速览     
7月11日,习近平再访西柏坡,强调——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7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自己联系的河北省调研指导。"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就学习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作出重要批示,对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重温这篇重要历史文献提出明确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就必须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重温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这篇经典,对于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京赶考"做好充分准备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当时的西柏坡是中共中央、中  相似文献   

18.
林伟 《求贤》2008,(1):10-10
曾记得,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率领走过炮火硝烟的共产党人,从西柏坡意气风发地进京“赶考”,从而开启了我党波澜壮阔的执政生涯。临行前,他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后,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临行前,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在赶考精神的激励下,我党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矗立起一座座历史的丰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  相似文献   

20.
自从建国初期毛泽东把共产党执政形象地比喻为"进京赶考"以来,共产党人在执政过程中一直坚持把赶考意识作为执政理念,并在执政过程中始终如一地坚持赶考意识,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水平,给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