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河北阜平晋察冀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着一位著名少数民族诗人的名字。他,就是湖北利川籍抗日英雄司马军城烈士。1943年4月7日,在丰(润)滦(河)地区白官屯附近,冀东抗日根据地5位战地记者同数十倍于己的日军激战,年仅24岁的司马军城壮烈牺牲,以身殉国。  相似文献   

2.
在山东沂蒙抗日根据地,曾流传着一位公安战士的传奇故事,他被日寇押赴刑场身中两枪竟死里逃生,后被山东省著名抗日老人范明枢相中,将自己的孙女许配给他为妻。这位在我党公安战线叱咤风云的英雄,就是曾任中共南沂蒙联防办事处锄奸科长,解放初期担任山东省公安厅厅长的张国峰。黎明时分敌人包围"小延安"1938年8月,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进驻沂蒙岸堤,正式开辟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自此以后,山东八路军总部指挥机关和中共山东分局领导机关以及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省委党校等陆续驻扎在这儿,被誉为  相似文献   

3.
<正>国际友人在晋察冀根据地的活动,向国内外传播了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国人民不屈的抗日精神,成为红色中国联系世界的桥梁,其贡献和精神将永载史册。"活着的白求恩"——奥地利大夫傅莱在唐县晋察冀烈士陵园白求恩、柯棣华墓地旁边,还安葬着一位曾和他们一起为晋察冀根据地医疗事业、为中国人民抗日事业共同奋斗的战友—奥地利大夫傅莱。他被称为"活着的白求恩",因为他不  相似文献   

4.
"千里击强虏,剑吼长城东。壮岁国难死,悲歌燕赵风。"这是电影《剑吼长城东》的主题歌。片中令日寇闻风丧胆的主人公鲍真,原型就是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十三团团长包森,一位威震敌胆的抗日民族英雄。他的抗日传奇被传颂至今。包森原名赵宝森,陕西蒲城县人。学生时代的包森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很早就接受进步思想,积极投身学潮运动。1932年2月,包森加入了中国共产党。5年后,他赴延安抗日军  相似文献   

5.
隋振山  王德才 《新长征》2010,(11):29-30
初见孙玉良,他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位朴实敦厚的农民。就是这位农民模样的长白山区土生土长的农业特产专家,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靠知识、靠闯劲、靠钻研揭开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创造出了许多对地方经济发展极为有利的一项项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6.
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记革命烈士陈辉文君在河北省涿州南楼桑庙村北侧的黄土坡上、长跟着一位年仅24岁的南国儿郎,他的抗日事迹在当地老百姓中广为流传。他,就是为抗日奉献了生命的共产党员、革命诗人陈辉烈士。"到烧得最红的土地上去"1920年9月出生在常德...  相似文献   

7.
江上青烈士,江苏扬州人,观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的叔父。他在学生时代就投身革命,先后在江苏、上海、安徽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39年7月下旬,在开辟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不幸壮烈牺牲。江上青烈士既是一位出入于斗争第一线的无畏战士,又是一位以诗歌为“投枪”和“匕首”的诗人。早在学生时代,江上青就因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而两次被捕入狱。两次入狱时都不超过20岁,两次被捕时间相距不到一年。第一次是在扬州上中学时,第二次是在上海读大学时。在狱中,他以诗歌为武器与国民党反动统治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相似文献   

8.
杨青 《党史纵横》2000,(1):32-34
1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创建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聂荣臻作为这块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自1937年11月到1943年秋,从五台山地区开始,率领近三千人的八路军队伍,艰苦奋斗,英勇作战,经过分兵挺进、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政权,创建并发展了拥有晋察冀(后改称北岳)、冀中、冀热察3个战略区,人口约1500万,主力部队约11万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晋察冀根据地创立、巩固与发展中,聂荣臻身兼党政军重要领导职务,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共晋察冀分局书记等。在这期间,他创造…  相似文献   

9.
袁晓磊 《世纪桥》2020,(3):42-45
澎湃是我党早期的农民运动领袖,被毛泽东称为"农民运动大王"。他在早期形成的农运思想,为他在后来领导海陆丰农民运动和建立海陆丰抗日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在实践中领导海陆丰地区进行农民运动,创立抗日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为我党后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和其他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读过毛泽东同志《纪念白求恩》一文的人都应该记得,有一位曾活跃在晋察冀根据地抗战的加拿大劳工进步党党员、外科专家白求恩,他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外国人。然而,在山东抗日根据地,也有一位支援中国抗战的外国医生,被陈毅元帅尊称为"活着的白求恩"的奥地利友人——他就是从希特勒故乡维也纳杀出的反法西斯英雄,转战华中、山东、东北9年,担任三大战略区医学顾问,是外国医科专家在解放军中唯一一名将  相似文献   

11.
正土地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问题,土地制度的变革始终贯穿于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在创立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提出了"耕地农有"的斗争目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农民进行了十年的土地革命斗争,在根据地内实行"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当抗日战争来临之时,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团结一切阶级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把土地政策转变为"双减双交"即  相似文献   

12.
华中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一开始就遭到地主阶级的激烈抵抗。为了打破僵局,抗日民主政府将有关政策进行了调整,允许高利贷在某种限度内存在,使华中抗日根据地民间借贷的僵局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减租仍然遭到地主的顽固抗拒,使得抗日民主政府在减租僵局的突破上举步维艰。直到1943年下半年之后,由于局势的逐渐稳定以及农民(佃农)成为运动的主力,减租才在"反贪污"运动中走向彻底化。本文还从受益阶层、土地占有关系、阶级结构、农村借贷关系、乡村社会的政治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减租减息对华中抗日根据地产生的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领导对日伪的战争和反对国民党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的过程中,对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他提出了把根据地农业建设放在首位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还对根据地经济建设提出了许多具体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对于挫败日伪的进攻、粉碎国民党的军事、经济封锁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建国以后的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抗日根据地的  相似文献   

14.
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由于津浦铁路贯穿其间,将这块根据地分为两部分,分别称为淮南津浦路东地区和淮南津浦路西地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与日寇和汪伪汉奸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之所以能够在艰难的抗战环境下发展壮大,直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是与根据地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淮南地区的教育极其落后,基本上处于瘫痪和混乱状态,学校经常出现“只有督学来时匆忙挂上招牌,督学…  相似文献   

15.
彭雪枫是我军杰出的军事家,他投身革命20年,领导革命武装三次进军淮上地区,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建豫皖苏抗日根据地,被毛泽东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淮上地区指的是淮河以北,津浦铁路以西,宿蒙公路以东,浍河以南广袤的平原地区。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游击支队正是以此为依托,一步步发展为豫皖苏边界五十余县的广阔区域。淮上抗日根据地是豫皖苏边区重要组成部分,是淮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源头之一。在淮北抗日根据地建立80周年之际,回顾彭雪枫将军三次进军淮上的历史,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抗日根据地中的"救国公粮""合理负担""农业统一累进税""统一累进税"等制度在结构方面存在很多共性。在对"纳税人"进行选择时,这些税制形成了一种个人与家户相结合的二元结构,亦即"以个人为计算单位、以家户为征收单位",此种二元结构对抗日根据地税制产生了诸种影响。梳理并探求抗日根据地个人与家户相结合的税制结构的内在机理及其依据,有利于厘清抗日根据地税制的发展演进轨迹,明晰抗日根据地税制在中国税制发展进程中所具有的独特历史地位,并可为今日中国税收法制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冀鲁边抗日根据地,东临渤海,西胁津浦,南凭黄河,北迫平津,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连系着山东、晋察冀、冀南等抗日战场,如一柄利刃插在日本侵略军的心脏,似一块磐石任凭风吹浪打坚不可摧。 抗日战争期间,周贯五作为冀鲁边的主要领导,在这块土地上坚持了整整7年之久,他的业绩铭记在津南鲁北人民的心中。 (一) 1939年1月,侵华日军第五、二十七、一一四师团数万兵力,分三路从济南、德州、沧州方向,向冀鲁边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逼进,企图一举消灭边区人民抗日武装。 八路军东进纵队领导鉴于敌强我弱,决定部队分散与日军周旋,避敌锋芒,保存实力,相机歼敌。司令员兼政委肖华、参谋长邓克明、政治部主任符竹庭各率主力一部。分散活动,跳出日军的合围。时任第六支队政委之职的周贯五则率部坚持在东陵、盐山一带,寻机破敌。  相似文献   

18.
从1941年5月开始,至抗日战争胜利,邓子恢一直担任淮北抗日根据地党政军的重要领导职务,领导与指挥淮北抗日军民,成功击退了日军和伪军发动的各种"扫荡"和"蚕食",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挑起的各种进攻和摩擦,并在根据地开展了各项建设。在此过程中,邓子恢十分重视宣传工作。他通过各种途径,阐发其宣传思想,以指导根据地的宣传工作,服务于抗日、反顽和根据地建设。  相似文献   

19.
1943年7月,皖江抗日根据地已巩固地扎根在长江中游的皖中大江两岸,日伪虽数次集中兵力"扫荡",均以失败告终.国民党顽固派中安徽桂系,执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不断纠集兵力向新四军第七师所属各部挑衅进犯,他们和日伪由暗中勾结到公开合兵,企图消灭新四军第七师,摧毁这块浴血奋战数年建立起来的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20.
彭雪枫是一位英勇善战的骁将,他多谋善断,在中央苏区的反"围剿"作战中,在万里长征路上,在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打过不少险仗恶仗,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又是有名的"儒将",酷爱读书,学识渊博,擅长讲演,写得一手好文章,故被誉为"文武兼备"的"一代英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