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个时期,在解放军各大军区的军政主官岗位上,开国中将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据统计,在177位开国中将中,有41人担任过大军区军政主官(含大军区代司令员、专兼职政治委员),在开国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中绝对数量最多。任职百分比占开国中将数量的23.2%,这一比例在四类开国将军中,仅次于开国上将。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区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随着五大战区的成立,原来的七大军区番号撤销。解放军原来的大军区是根据国家的行政区域、地理位置和战略战役方向、作战任务等设置的军队一级组织,是战略区域内的最高军事领导指挥机关,地位十分重要。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个时期内,大军区的军政主官主要由开国将军担任。而在任职的开国将军中,开国上将又占有突出的位置。据统计,在57名开国上将中,有26人担任过大军区军政主官(含大军区代司令员、专兼职  相似文献   

3.
正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早期的解放军六大军区,还是后来的十三及十一个大军区,军政主官大都是由开国将帅担任。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开国校官才开始走上大军区军政主官的岗位。据统计,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的开国校官(本文所指的开国校官仅指在1955年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首次授衔被授予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军衔的军官,不含1955年以后晋衔的校官)总计有34643人(本文的开国校官总数及下文开国大校、上校、中校、少校的人数均为1956年9月统计)。在数以万计的开  相似文献   

4.
正大别山中的河南省新县素以"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而著称。新县在共和国十大开国"将军县"中居第六位,这里共走出了43位开国将军。担任过共和国大军区司令员职务的,这个县走出来的开国将军占近二分之一。解放军实行11大军区体制时,这个县走出来的开国将军曾担任过北京军区、南京军区、沈阳军区、兰州军区、广州军区等五个大军区的司令员职务。新县籍共和国开国将军中职务最高者是开国少将李德生,他曾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1月24日至26日,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其中一个重大的改革举措就是要打破长期以来实行的大军区体制,重新调整划设战区,并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人民解放军的大军区体制是在战争年代逐渐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的需要,人民解放军的大军区进行了多次调整,1985年百万大裁军后确立了七大军区格局。回顾历史,在大军区军政主官岗位上,许多开国将军任职时都比较年轻,任职时间也大都很长。在人民军队日益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开国将军在新中国成立后大军区军政主官岗位上的一些任职之最将成为不可逾越的纪录。  相似文献   

6.
开国中将廖汉生,湖南桑植入,是抱着“拿起刀枪跟贺龙”的思想参加革命的.在贺龙麾下,他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人民军队的一代名将.红军岁月里,他担任过师政治委员;抗日战场上,他担任过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他担任过军政治委员;开国将军中,他担任过三个大军区的政治委员;主持办军校,曾是两所著名军事院校的主官.  相似文献   

7.
苏振兰 《世纪风采》2014,(10):36-41
开国中将廖汉生,湖南桑植长瑞乡人,是抱着“拿起刀枪跟贺龙”的思想参加革命的,在贺龙元帅耳提面命下,他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人民军队一代名将:红军岁月里,担任过师政治委员;抗日战场上,担任过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担任过军政治委员;开国强军中,担任过三个大军区政治委员;主持办军校,曾是两所著名军事院校主官。  相似文献   

8.
刘亚楼上将:虎啸东北领衔新中国空军刘亚楼成名很早,无论是级别和职务,还是战功和名气,在开国上将中都是佼佼者,他可谓军政全能,以担任政治主官起步,在参谋长的岗位上大放异彩,在司令员的位置上更是以善打突击闻名全军。  相似文献   

9.
正在群星璀璨的开国将军中,提起"三萧" (萧劲光、萧克、萧华),应该说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在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里,"三萧"有着十分突出的表现。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三人长期担任解放军总部和军种负责人,为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较早担任师级及以上单位军政主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萧劲光、萧克、萧华在血与火的战争考验中,屡建战功。在众多的开国将军中,他们三人的履历也是十分突出的。其中,萧劲光、萧克更是在大革命时期就投身革命。  相似文献   

10.
正"一把手"在人们的印象中,泛指部门或单位的第一负责人。而在战争年代,这却是大家对独臂军人的昵称。对于开国上将贺炳炎、开国中将余秋里而言,"一把手"则有着双重涵义:他们同在长征中失去一只手臂,是肢体上的"一把手";又在同一部队分别担任军事、政治主官,是搭档行使指挥权的"一把手"。他们创造了军政干部合作  相似文献   

11.
笔者最近采访了黄克诚大将的老部下———开国少将谢振华,请谢振华谈谈他眼中的黄克诚。耄耋之年的谢振华曾是我军的著名将领。他18岁就担任红军的团政委,32岁时成为解放军军长,53岁时担任山西省委第一书记,66岁时担任大军区政委。他一生中打了许多大仗、恶仗,68岁时还指挥了保卫祖国边境的自卫反击战,可谓功勋卓著。一谈起老首长,谢振华就充满着敬意,开口就说:黄克诚同志是我特别尊敬的领导人之一。我到主力红军之初就是由黄克诚同志带入红三军团大门的。以后我又在黄克诚同志麾下的新四军第三师部队战斗和工作5年,与…  相似文献   

12.
袁也烈(1899-1976),曾用名袁振武、王国栋,湖南省洞口县人。1925年6月参加革命,同年7月由聂荣臻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八军第1纵队参谋长兼1营营长,红七军团长,八路军山东纵队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山东清河军区及渤海军区参谋长、司令员,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政治委员,海军党委常委、副参谋长,水产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相似文献   

13.
正开国中将廖汉生1911年11月14日出生于湖南桑植的一个农民家庭。在贺龙的带领下,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我军一代名将。红军岁月里,担任过红六师政委;抗日战场上,担任过代旅长、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担任过军政治委员;建国之后,廖汉生又担任过三个大军区的政治委员。父子两代人与贺龙的情缘廖汉生在回忆录中谈及与贺龙关系时说:"我跟贺龙的关系更长,更深。我跟贺龙是家乡人;我父亲就跟着贺龙,死在贺龙军中;我的  相似文献   

14.
正王建安:义举黄麻建功川陕亮剑山东王建安是出身于红四方面军且军政全能的著名战将。担任政治主官时,以出任红四方面军最强的第四军政治委员而闻名;担任军事主官时,所辖的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能攻能守;到了解放战争后期和朝鲜战争时,他又指挥大兵团作战,威震天下。从1927年11月参加著名的黄  相似文献   

15.
谢育才是福建重要的党史人物,1931年8月至1941年5月间,他在闽西南整整战斗了10年,担任过福建军区后方政治部主任、福建军区第二军分区政委、福建军区武装动员部部长、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九团政委、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二作战分区政委、闽西国共和谈共方总代表、中共闽粤赣省委副书记、中共闽西南分委书记等重要职务。  相似文献   

16.
《福建党史月刊》2012,(7):22-25
方方,广东普宁人,1924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前先后担任过福建军区杭岩永游击纵队政委、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长、红9团政治委员兼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闽粤边特委书记、中共南方工委书记、中共中央香港分局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等职。1971年9月逝世。  相似文献   

17.
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中,有这样一个现象军衔越高,在海91、留学过的人员所占的比例越大。开国元帅中的“海归”有5人,所占比例为50%;开国大将中的“海归”有3人,所占比例为30%:开国上将、中将、少将中的“海归”人员所占比例依次递减。开国元帅、大将、上将中的“海归”人们比较熟悉一些,而开国中将、少将里的“海归”相对不为人熟知。177名开国中将是开国将帅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有10位各类“海归”人员。他们的名字是:刘少文、常乾坤、郭化若、唐延杰、庄田、赛福鼎·艾则孜、贺诚、钟赤兵、刘道生、方强。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岁月,他们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皮定均(1914—1976),安徽金寨人,开国中将,曾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是我军著名的英雄虎将。张力雄,1913年出生,福建上杭人,开国少将,曾任云南省军区政委、江西省军区政委、福州军区顾问,是我军屈指可数的百岁老红军。1943年,侵华日军在先后"扫荡"豫北和豫西的同时,采用"以华制华"的伎俩,将国民党孙殿英、庞炳勋两个军收编为伪第五方面军和第六方面军,向我抗日根据地发  相似文献   

19.
正刘先胜是我军军政兼优的著名将领,在漫长的革命军旅生涯中起初从事政治工作,曾任红军团政委、新四军团政委、纵队政委、旅政委等职。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刘先胜也担任过军事指挥工作,曾任新四军旅长兼军分区司令员、新四军第1师参谋长、苏浙军区参谋长、华中军区参谋长兼华中野战军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刘  相似文献   

20.
开国少将年富力强,战绩辉煌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共授予少将军衔798人,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