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们都知道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是逼迫出来的,到哪里落脚,开始没有具体的目标.红军经过千山万水、千难万险,进入甘肃境内,已筋疲力尽.总不能就这么永远走下去,到哪里落脚,成为红军高层领导思考的一个大问题.传说毛泽东从一张旧报纸上看到陕北红军的消息,才决定向陕北进发.一个关于长征的电影也有这样一个镜头:一次行军途中,毛泽东在路边休息,不远处有几个战士闲聊,忽然一片旧报纸随风贴着地面滚来,一名战士顺手拣起,送给毛泽东.  相似文献   

2.
1935年9月,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攻破天险腊子口,直奔哈达铺镇。在这里,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历经渺无人烟的雪山草地后,在当地邮政代办所,从国民党的报纸上发现陕北刘志丹根据地的存在,从而召开中央领导人会议,重新调整战略部署,决定了北上抗日的具体路线和中央红军长征最终落脚点。从60年代初开始,省革命历史博物馆先后数次派人到哈达铺,协助文化部门,查阅资料,走访群众,收集革命文物,先后查找出红军一方面军司令部,周恩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中央领导人住室及红军军团级干部会址等中国革命遗址。但毛主席住室在哪里,却始终没有查找出来。  相似文献   

3.
1935年9月,红一方面军进入甘肃,这时红军到底向哪里去,还没有明确目标。原定通过甘肃东北部,向北打通国际路线,取得苏联帮助,在边界地方创建根据地。但具体路线如何走,一时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一天,叶剑英率领的第三纵队到了哈达铺,缴获到一张国民党的报纸。报上说,“国军”进攻陕北红军取得胜利,从消息中可以看出陕北刘志丹的部队不少,根据地也不小,而且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于  相似文献   

4.
盛夏八月,我来到松潘。极目东南,岷山宝顶白雪皑皑。展望西北,黑水湿地烟霭沉沉。70年前,红军从这一带爬雪山,过草地,经历了长征中艰苦卓绝的岁月。雪山与草地之间,有个小镇叫川主寺,“红军长征纪念碑”巍巍矗立在这里。围绕纪念碑,建有一组高大的红军塑像。夜宿小镇,天刚放亮,我便迎着晨曦来瞻仰丰碑。霞光中的红军英姿,让人心潮涌动,思绪滚滚。斗转星移,地覆天翻,时代和社会大不相同了,我们应该站在时代的新起点解读长征。面对红军塑像,我从心底发问:当年长征途中,物质极为匮乏,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你们靠什么战胜艰难困苦,冲破…  相似文献   

5.
吉祥鸟,是传说中的神鸟。它飞到哪里,就在哪里降临幸福。1934年和1935年,红军长征时,曾途经怀化11个县市的147个乡镇。他们每到一地,就在那里传播马列的真理,点亮革命的明灯,唤醒劳苦大众为争取翻身解放而斗争。人们深情地把红军比作传说中的吉祥鸟。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吉祥鸟”飞过的地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日丽风和的阳春三月,我们访问了这片令人神往的红色土地。碧围翠绕山城美迎着烂熳的山花,我们驱车前往通道。提起通道,人们很容易想起著名的“通道转兵”。是的,这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1934年12月11日,在通道会议上,毛泽东力主红军放弃和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  相似文献   

6.
中央红军野战军撤离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从决策、准备到集结、出发,始终严格保密。1934年11月初,中革军委对红军野战军战略转移行动在粤北、湘南逐步对外解密。1934年11月1日,最先向中央苏区全体红军战士家属解密;11月4日,向红军野战军全体指战员公开宣布红军野战军战略转移的前进方向和目的地区;11月7日,公开散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联合署名的传单《出路在哪里》,对野战军战略转移途经地区乃至湖南全省民众公开宣传共产党和红军主张,动员和鼓励工农劳苦群众勇敢革命,积极拥护红军和苏维埃。红军野战军战略转移对外解密虽失之于迟,但它对中央苏区留守红军坚持游击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红军的第一张报纸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张报纸,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报纸,用植物叶子做成,创始人是红军某团的宣传员郭小才。1930年12月,红军一举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一次"围剿",歼灭敌人9000余人,活捉其前敌总指挥张辉瓒。这一震惊中外的特大新闻传来,郭小才...  相似文献   

8.
1932年秋。 这天,天刚刚亮,周老嘴便喧哗起来。湘鄂西中央分局和红三军军部都临时设在这个乡村小镇里。 晨雾中,一位拄着拐杖的年轻红军干部施着伤腿,一步一拐地朝周老嘴走来,鲜血和泥水把他浸了个透,仿佛从血水里捞起来一般。他就是红三军警卫团年  相似文献   

9.
《党建》2016,(10)
正女人,是美丽的,似别具风骨的杜鹃花,在山坡上,岩畔下,叠嶂间,团团簇簇地傲然怒放。战争应该让女人走开,可是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女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踏上艰险的长征之路。数十万白军涌来赣南,血洗、清剿、蹂躏这块红土地。千千万万留下来的女红军、女干部,以及红军的妻子、幼女,如风中飘落的叶子,陷入被"斩草除根,诛家灭族"的残酷境地。她们历尽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或  相似文献   

10.
1936年6月,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作为第一个西方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封锁由北平出发,经西安,进入红色区域——陕甘宁边区,进行了为期4个多月的新闻采访.他不仅采访了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等红军高级将领,同时也采访了许许多多的红军战士、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一年后,斯诺把在红区的采访通讯编著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1938年,该书中译本用了《西行漫记》这个书名.《西行漫记》的封面是一位英姿勃发的红军号兵正迎着朝阳,吹奏前进的号角.从此,《西行漫记》流传到哪里,红军战士的军号就“吹”到哪里,《西行漫记》经久不衰,红军战士  相似文献   

11.
<正>考场是一组同心圆。所谓赶考,就是从圆心出发,向外突围。走出的半径越大,突破的圆圈越多,考绩也就越佳。中国共产党人的赶考史,很像突破一层又一层同心圆。井冈山周围,是国民党围困而成的圆。我们借以突围的法宝,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长征路上,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就是给红军画圆,红军走到哪里,圆圈就跟到哪里;不仅国民党企图包围红军,西风烈、霜晨月、铁索寒等自然天候也想困住红军。我们借以突围的法宝,是红军不怕远征  相似文献   

12.
报纸是促成长征落脚陕北的重要因素。中共中央和红军领导人在进驻哈达铺前后读到了《大公报》《山西日报》《晋阳日报》等多种报纸以及一些布告、传单之类的材料,初步促成了把陕北作为长征落脚点的决定。随后,中共中央和红军领导人在榜罗镇见到了更多的相关报纸,获得了更多陕北红军和陕北根据地发展壮大的消息,进一步坚定了中央红军到陕北落脚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3.
正长征途中,在随时承受战斗、疾病、饥饿、严寒等人类生存极限的同时,红军将士也主动记录自己亲历的这一伟大事件。《红星》报对长征的原始反映《红星》报作为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在长征途中的惟一报纸,从1934年10月20日至1935年8月,共出版长征专号28期,记载了许多关于长征的重大历史事实,是研究红军长征的重要史  相似文献   

14.
1934年10月16日,于都河畔红旗猎猎、战马嘶啸。夕阳残照里,一队队红军战士眼含泪水,告别苏区的乡亲们,踏上了茫茫的征途。在这同时,另外几支红军的主力部队,也从瑞金、长汀、宁化出发了。他们到哪里去呢?除了李德、博古几个最高决策者外,几乎没有人知晓,连毛泽东也不知其详。  相似文献   

15.
正经过两年的殊死战斗,红军长征三大主力——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终于战胜了围追堵截的敌人,克服了数不清的艰难险阻,在1935年10月19日、1936年10月22日和1936年10月9日先后到达了陕甘地区的吴起、将台堡和会宁,由此胜利地结束了长征。1935年9月22日,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离开俄界,突破天险腊子口,于9月18日进占宕昌县哈达铺镇。在哈达铺,党中央和毛泽东从国民党报纸上获知陕北有相当大的一片苏区和相当数量的红军。9月27日,中共中央在榜罗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把中共  相似文献   

16.
关于红军长征目的地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红军长征目的地的选择宋惜春红军长征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这次转移的落脚点选择在哪里,即新的革命根据地建立在哪里,是关系到长征的成败,进而关系到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红军把长征的目的地放在陕北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的,而是在长征途中经过反复探索,...  相似文献   

17.
1936年6月,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作为第一个西方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封锁,由北京途经西安进入红色区域陕甘宁边区,进行了为期四个多月的新闻采访。他不仅采访了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等红军高级将领,同时也采访了许许多多的红军战士、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一年后,斯诺把在红区的采访通讯编著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1938年,该书中文译本用了(西行漫记)这个书名。(西行漫记)的封面,印着一位英姿勃发的红军号兵,正迎着朝阳吹奏前进的号角。从此,(西行漫记)流传到哪里,红军战士的军号就“吹”到哪里。(…  相似文献   

18.
“又见当年《工农报》,如见志敏(即方志敏)昔日风貌,篇篇檄文似投枪,红报打击旧世道.”这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红军老战士宣金堂在看了久违了60多年的《工农报》后的即兴所作.1995年2月下旬,在原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江西横峰发现了一张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机关报《工农报》,该报长58CM,宽42CM.这张报纸虽然经过64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连它的复印件也无一字模糊.人们可以从这张报纸上了解到,该报至少开设了以下六个栏目:①社论,②苏区要闻,③红报,④红军捷报,⑤国内要闻,⑥突击队.该报的右上角注明:第76期,每3天出版一次.根据这张报纸顶头栏目线上的出版日期为1933年4月30日,我们可以推算出该报创办于1932年9月中旬.  相似文献   

19.
正一渭河上游有一个偏僻宁静的小村镇——鸳鸯镇。1936年秋天,这个沉寂了千百年的小镇沸腾了,一支几万人的红军队伍,经过长途艰苦转战,来到鸳鸯镇一带的渭河岸边。他们从这里涉水北上,向红旗招展的会宁城进发。一位年轻的红军指挥员,威严地站立在渭河岸的一处高坎上,正向部队行进的前方山岭眺望。他就是红四方面军第九军参谋长陈伯稚。由于长途征战,他面容消瘦,脸色黝黑,但  相似文献   

20.
吴旗三章     
吴起镇(今吴旗县城),这个传说为纪念古代军事家吴起而命名的陕北小镇,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陕甘支队)经过二万五千里远征,终于来到了这个小镇。从此,吴起镇成了红军长征胜利的象征,也成了长征诗人反复吟咏的地方。林伯渠《初抵吴旗镇》中写道:一年胜利达吴旗,陕北风光慰所思。大好山河耐实践,不倦鞍马证心期。坚持遵义无穷力,鼓励同仁绝妙诗。迈步前进爱日永,阳关坦荡已无岐。林老的这首诗,是红军对长征历史的回顾与展望。经过一年之久的艰苦转战,红军战士纵横驰骋,转战祖国半壁山河,历尽人类史上罕遇的艰难困苦,它充分表明了红军指战员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向往和忠贞。长征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是由于坚持了遵义会议的正确方向,坚持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林老以诗人的激情,赞扬了红军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和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