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课》2006,(10):89-89
1935年5月,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皎平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蒋介石急调军队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水急,山高地险,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1师第1团,经80多公里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此地由川军2个连驻守,渡口有川军1个营筑堡防守。当晚,红1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2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1营冒雨分三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5月25日,红1军团第1师第1团17名勇士在冕宁县(今石棉县)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此处水深流急难以架桥,加之缺少船只,大部队难以在几天之内全部渡过河。此时蒋介石急调川军两个旅增援泸定桥,在追军迫近的情况下,中革军委为迅速渡过大渡河,决定红1师及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进,两路夹河疾进,直取泸定桥,打破国民党军企图围歼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计划。红1军团第2师第4团于27日由安顺场出发沿河右岸前进,在猛虎岗、摩西等地先后击破国民党川军的阻击,经两昼夜强行军160公里,于29目晨占领泸定桥西桥头。泸定桥扼川康要道,全长100余米,宽2.8米,由13根铁索上铺桥板组成,横跨在汹涌奔腾的大渡河上,两岸是峭壁,东桥头与泸定城相连。桥东泸定城驻守川军第4旅第38团(欠1个营),并在桥头筑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在红军抵达前桥板已被全部拆除,只有13根铁索。当日16时,红4团第2连以连长廖大珠为首的22名勇士组成突击队,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守军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川军突然施放火障,突击队勇敢地穿过火墙,攻占桥头堡,冲进泸定城,同川军展开巷战。红军后续部队紧随渡河,及时投A战斗,占领泸定县城。川军一部被歼,其余向天全溃逃。与此同时,红1师和干部团击溃川军的阻击,胜利到达泸定城,策应了红4团的夺桥战斗。中央红军主力顺利通过天险大湾河.使国民常想计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幻想破灭。  相似文献   

2.
70年前的5月29日,红四团22勇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匍匐在冰冷的铁索上奋勇前进…… 1935年5月3日晚,红军巧渡金沙江后,蒋介石再次调动10万军力,梦想利用大渡河天险,"封锁朱毛于金沙江以北,大渡河以南,雅砻江以东地区,根本消灭".没想到,红军从安顺场凭一只小船强渡大渡河,继而飞夺泸定桥,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杀出了一条血路,让蒋介石的盘算成了一枕黄粱.  相似文献   

3.
<正>川军将领许国璋,字宪廷,1898年出生,四川成都人。早年加入川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许国璋任第3师9旅25团团长,后随第29集团军出川抗日,任第67军483旅旅长。1938年6月,侵华日军溯长江西上,以25万余兵力,动用各型舰艇120余艘、飞机300余架,从长江南北分兵进逼武汉。中国军队以武汉及附近地区为中心,同日本侵略军展开一场大规模的会战。迫使日军因战线加  相似文献   

4.
正1935年5月29日,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22名突击队员冒着密集的弹雨,脚踏摇晃的铁索,飞夺泸定桥。红四团随即攻克泸定县城。至6月2日,中央红军全部渡过大渡河。蒋介石"化红军为石达开第二"的企图彻底破产。大渡河行动始于安顺场,收官于泸定桥,虽前后不到10天,却是长征中最险恶的战斗之一。红军之所以能在逆境中突围,靠指挥员的正确决断,更靠红军政治优势和将士们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红军行军路线不是坦途,而是一条近乎绝望的险路。当时,红军后有数十万大军追赶,前有  相似文献   

5.
红军三战三捷, 陕军三个警备旅惨遭失败 长征中,红二十五军由豫南经豫西进入陕南后,在三要司、蔡玉窑、文公岭战斗中,曾给杨虎城部第十七路军四十二师一二六旅以连续打击,歼其4个多营。1935年,红军在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期间,继而又在石塔寺、九间房、袁家沟口战斗中,对陕军警备第二旅、第三旅、第一旅给以沉重打击,一名旅长负伤后潜逃,两名旅长被红军俘虏。时任第十七路军总指挥兼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的杨虎城将军,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念念不忘他的3个警备旅…… 这3次战况简略如下: 石塔寺战斗。1935年3月初,红二十五军为配合红四方面军发动的陕南战役,由湖北郧西挥师西进,途  相似文献   

6.
陈锡联年仅16岁就担任红四军十师三十团团部 政治指导员,在红军时期,是年龄最小的正师级将领。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769团团长、三八五旅 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 三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7.
<正>1933年9月,蒋介石纠集50万兵力,分几路"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其中,北路军共33个师另3个旅,担任主攻;另有南路、西路军和第十九路军,分别担任阻止红一方面军向外发展的任务。9月下旬,国民党军北路军开始进攻,28日占领黎川。1934年4  相似文献   

8.
《湘潮》1989,(4)
杜屏杜屏(1915—— ),望城县人。1936年入团,同年参加红军并转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军委总政治部统战部训练队队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特务团连长、副营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教导大队大队长,第一支队2团参谋长,新四军1师2旅参谋长,“抗大”第九分校教育长,苏中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21旅副旅长,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参谋长,第三野战军23军67师师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9.
<正>王尚荣(1915-2000),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九师二十五团青年干事,红三军司令部参谋、侦察科科长,龙山独立团参谋长,第五师十五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红三十二军第九十六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团长、独立第一旅副旅长兼晋绥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陕甘宁边区绥德警备区副司令员、独立第一旅旅长、第二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军副军长兼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10.
血战喜峰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3年1月,日本关东军侵占山海关后兵分3路进攻热河。3月4日,热河省省会承德失陷,日军逼近长城。 当时,我在第二个九军三十七师任——○旅少将旅长,部队驻防通县。我们部队原是冯玉祥将军的部队。中原大战讨蒋失败后,被张学良收编为东北军第二十九军,我也由原三十七师师长降为——○旅旅长。面  相似文献   

11.
1935年5月上旬,红军胜利渡过金沙江,到达四川会理地区。在会理会议之后,中央红军继续北上。5月15日,红军离开会理,向西昌、大渡河方向急行。中革军委指定总参谋长刘伯承和红-军团政委聂荣臻带领红-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和一个工兵排及肖华的一个工作队。组成先谴队,由刘伯承任司令,聂荣臻任政委,为红军北上开路。  相似文献   

12.
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初,中央红军强渡金沙江后继续北上,一路上途经会理、西昌、冕数县,抢占了大渡河边的安顺场渡口。蒋介石歇斯底里地嚎叫:“让共产党做石达开第二!”大渡河水流湍急,河面太宽,不能架桥,渡口又只有几只小船,往返一次需要几十分钟,几万大军如果只靠这几只小船来渡河,不知要化费多少时日。此时,传来消息,刘湘、刘文辉、杨森的部队已离大渡河不远,薛岳、周浑元的部队也在日夜兼程追击进逼。眼下,要迅速渡过大渡河,必须火速拿下泸定桥。就在这十万火急的情况下,我们四团接受了夺取泸定桥的任务。已过河的红一师为右路军,正沿东岸北进,策应我们四团夺取泸定桥。  相似文献   

13.
1931年 6月底,蒋介石自任“围剿”军总司令,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三次反革命“围剿”。这次,他重新组织了南昌行营指挥系统:以何应钦任前敌总司令兼左翼集团军总司令,陈铭枢任右翼集团军总司令;以蒋光鼐、孙连仲、朱绍良、蒋鼎文任第一、二、三、四军团总指挥;以赵观涛、陈诚、上官云相任第一、二、三路进击军总指挥;以卫立煌为预备军总指挥。共23个师、2个旅,约30万兵力的“围剿”部队。具体部署: 左翼集团军指挥第六、第十一、第十四、第五、第八、第二十四、第九等师,从南城方面进攻,寻找红军主力决战;  相似文献   

14.
大渡河是岷江的支流,河宽200多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中间河谷,无回旋余地。1935年5月上旬,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经大凉山彝民区、西昌、冕宁等地到达大渡河的安顺场。5月25日,红军17名勇士组成突击队,奋勇渡过大渡河,占领了北岸渡口。为了迅速渡过大渡河,红军总部同时决定,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西岸北进,从距安顺场160公里的泸定桥渡河。5月29日,红一团二连连长廖大珠率22名战士组成突击队,冒着敌人密集火力,攀踏着悬空的铁索链冲向对岸,占领了泸定桥东头。红军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彻底粉碎了蒋介石欲借大渡河天险,把红军变成第二…  相似文献   

15.
1931年 12月 14日 ,在红军反“围剿”胜利的影响和全国抗日反蒋浪潮的推动下 ,被蒋介石调往江西宁都“围剿”我工农红军的国民党第2 6路军 1.7万余人 ,在该军中的中共特别支部组织下 ,由参谋长赵博生 (共产党员 )、第 73旅旅长董振堂、第 74旅旅长季振同和该旅第 1团团长黄中岳等率领 ,果断发动武装起义 ,宣布参加红军。随后 ,1.7万余名起义者全副武装开赴苏区 ,加入到中国人民反对内战、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斗行列。起义部队参加红军后 ,即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五军团。中华苏维埃政府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命季振同同志为…  相似文献   

16.
晓农 《党史博览》2000,(3):36-39
1931年12月15日,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营垒,忽然轰隆隆地坍塌了一角:第二十六路军1.7余人,在党组织的领导和协助下,在参谋长赵博生,七十三旅旅长董振堂、七十四旅旅长季振同和该旅第一团团长黄中岳的率领下,携带2万多件武器,在江西宁都宣布起义。 宁都兵暴,以战斗力较强的正规部队大规模投向红军,书写了国民党历史上军队大反戈的第一页。蒋介石闻讯如雷击顶,惊得半晌回不过神来。随后一连3天卧床不起,粒米未进。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二一年冬,孙中山在桂林设立北伐军大本营,拟于第二年春取道湖南,大举北伐。摧毁北洋军阀巢穴,统一全国,实现民主共和。当时,何叔衡的堂兄何梓林先后担任粤军第二军第七旅(独立旅)第十四团团长、第七旅旅长和北伐前支队司令,为孙中山信任的下属。在一九二○年十一月四日至一九二二年二月十九日之间,何梓林写给何叔衡的书信现存二十八封。这些信中,除了  相似文献   

18.
各路红军在长征途中有多次会师,主要的有:1934年10月,红军第二、第六军团在木黄会师;1935年6月,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1935年9月,红军第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在永坪镇会师,并合编为红军第十五军团;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与第十五军团在陕北会师,第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建制;1936年7月,红军第二、第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会宁、将台堡会师。  相似文献   

19.
《湘潮》1988,(10)
邓克明邓克明(1906—1983),安化县人。1930年5月参加红军,同年入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8军4师3团团部副官、1营3连连长,师侦察队队长,2营营长,2团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3营营长,独立团团长,鲁豫西军区黄河支队副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5旅旅长,东北民主联军吉车军分区司令员,吉林军区独立第六师师长,四野156师师长,参加辽沈、平  相似文献   

20.
王普丰 《求贤》2006,(9):23-23
各路红军在长征途中有多次会师,主要的有:1934年10月.红军第二、第六军团在木黄会师;1935年6月,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1935年9月,红军第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在永坪镇会师,并合编为红军第十五军团;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与第十五军团在陕北会师,第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建制;1936年7月,红军第二、第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会宁、将台堡会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