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漫漫的长征之路,到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和宁夏西吉将台堡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历时2年,纵横15个省,总行程6.5万里,其中,中央红军行程2.5万里,经过11个省;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的长  相似文献   

2.
正为什么说红军长征是"3+1"的长征?整个红军的长征是"3+1"的长征,即红一(中央红军)、二(最初称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的长征,再加红二十五军的长征。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算起;长征结束以三大主力红军(红二十五军于1935年11月并入红一方面军系列)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和今属宁夏的将台堡会师为标志。红军长征历时两个寒暑,纵横14个省,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役战斗,渡过了近百条江河,越过了约40座高山险峰,经过了十多个少数民族地区。其历时之久,规模之大,行程之远,沿途自  相似文献   

3.
正按长征时的行政区划和习惯称谓,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份为14个。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1年,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等11个省。红二方面军长征历时11个月,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肃、陕西等8个省。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历时1年零7个月,途经四川、西康、青海、甘肃等4个省。红25军长征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  相似文献   

4.
由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指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下旬,中央红军主力8万多人从江西瑞金一带出发西进,开始长征。并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甘苏区的吴起镇。中央红军随后同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合,从而结束了长征。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最远行程约2.5万里,转战11个省,完成了向西北的战略转移,从而在陕甘地区  相似文献   

5.
七十年前的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结束了历时两年、历经十几个省、总行程达数万里的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红军是一支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作为党和军队主要领导人之一的王稼祥同志,对遵义会议的召开和红军长征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湘潮》2016,(6)
正四川,历来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份当中,历时最久、里程最长、活动范围最广、召开的会议和进行的战役最多的省份。四川人民为中央红军长征提供了大量的新鲜血液,可以说是中央红军长征的"输血机"。据不完全统计,长征中四川有4.5万余人参加红军,居各省前列。数以万计的四川儿女与红军将士一道,支援长征、保护红军、救治和掩护失散的战士,用鲜血和生命为红军长征的  相似文献   

7.
正在80余年前的长征中有这样一支部队,人数不过3000余众,为掩护红二、六军团突围长征,孤军浴血奋战两个月,转战湘鄂川黔4省15个县,行程近4000华里,2500多名指战员血溅沙场,以巨大的牺牲牵制敌军10万之众,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就是被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政委王震称为"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英雄部队"的红十八师。贺龙不让张正坤说后面的话1934年10月,红三军与红六军团在黔东会师。会师后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委,关向应任副政委,统一指挥红二、六军团。为了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红二、六军团主动向湘西敌人发  相似文献   

8.
关于红军长征里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中首次对外公开使用"二万五千里"。根据红军将士的日记并佐以其他资料统计可知,红一方面军行程约18095里,红二方面军约12927里,红四方面军约10000里,各路红军中走得最远的是红五军团。如果将长征背后的若干"小长征"计入,各路红军的长征里程总和可达"六万五千里"。关于长征里程问题,既要实事求是地做实每一个数字,又要把"二万五千里"作为一个品牌,作为长征精神的一个标志来宣传。  相似文献   

9.
六十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以及第二十五军,先后从所在根据地向我国西北部进行战略大转移。红军在转移的过程中,不仅经过了广大的汉族居住区,而且经过了苗、瑶、侗、布依、土家、白、纳西、藏、羌、回、彝、裕固等十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几路红军经过上述民族地区的时间和行程,在他们长征的整个时间和全部行程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据有关资料记载:红一方面军(仅记红一军团)长征总历时371天,其中行进在少数民族地区为125天,占其长征总时间的1/3。红二方面军长征总行程为16000里,其中行进在少数民族地区约5000里,占其总行程的近1/3。红四方面军长征历时达19个月,这其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度过的。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16,(12)
正邵阳,是红军长征重要经过地,先后有红六军团、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三大红军主力长征途经邵阳。红军长征一共三过邵阳,经过隆回、洞口、绥宁等多个县市,历时近30天,行程数千里。第一次是红六军团作为长征先遣队过邵阳。1934年9月,党中央命令红六军团作为长征探路先锋,先行突围西征,与湘西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  相似文献   

11.
林木 《党史博览》2006,(10):28-29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战史上,曾有四支红军队伍进行了长征,即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其中,最早到达陕北的是红二十五军。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从江西出发,在历时一年的艰苦转战中,长驱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途中,曾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罗山县出发,历时10个月,转战近万里,于1935年9月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与陕甘红军会师,并组成红十五军团。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7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于四川甘孜。…  相似文献   

12.
正历时10个月,转战近万里,最先到达陕北;经历数百场战斗从未失败,长征结束时兵员比出发时不减反增——这就是长征中人数最少、孤军完成长征的红25军。1934年11月26日,不足3000人的红25军在河南方城独树镇突然遭到国民党步兵和骑兵4000多人的猛烈攻击。当时风雨交加,能见度极低,衣服单薄、手脚冻僵的红军战士立时陷入被动。大多数战士的枪都没能打响——寒冷的天气,早已把枪栓冻结。  相似文献   

13.
<正>红军长征途中,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天上有敌机狂轰乱炸,地上有大炮肆意攻击,加之自然环境恶劣,数万大军的军需保障,成为转战14个省生死存亡的关键。身处这样的境地,红军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创造性地开展给养和物资补给的呢?  相似文献   

14.
中央苏区的红军主力长征后,除留下项英、陈毅成立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留下独立24师等1.6万多名红军将士坚持游击战争外,苏区的江西、粤赣、赣南、闽赣、福建等省及其所辖的数十个县,动员和组织了数万名党政机关干部和游击队员,开展了波澜壮阔的群众性游击战争,前后历时8个多月,尽管后来都失败了,但其历史功绩不能抹煞,不该淡忘。 红军主力长征前后中央和中央分局对群众游击战争的布置和要求 1934年9月13日,红军主力长征出发前的1个月,中革军委发布“司字第44号” 《命令》,对苏区群众游击战争的组织领导作出布置。《命令》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朋友寄来著名画家董希源先生的"红色题材写生作品"画册清样,这是董先生历时10个多月、行程逾3万公里的"红色写生之旅"的结晶。47幅传统山水画,以恢宏壮观的气势和异彩纷呈的画卷,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尤其是红军长征的重大历史场景。因为长期研究党史,我曾到过画册描绘的  相似文献   

16.
正从中央红军1934年10月10日离开江西瑞金开始战略转移,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方面军在陕甘苏区胜利会师,长征共历时两年。红军部队长征途中共转战十几个省份,其中,中央红军经过了1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和杂居区,渡过的主要江河有22条,翻越的主要大山有20座,攻占县城100余座。长征中,红军平均每天行军37公里。在中央红军368天的行军途中,15个整天  相似文献   

17.
1934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当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放弃根据地,实施战略转移。中央红军经一年多艰苦转战,途经十二省,行程两万五千里,最终到达陕北。在伟大的长征中,一路上为红军提供敌军情报的主要是军委二局,他们通过破译敌军密电,为红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立下了大功。对军委二局的特殊功勋,毛泽东主席曾多次给予高度评价,他说:“长征有了二局,我们好像打着灯笼走夜路”,“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像的”。  相似文献   

18.
长征时期,红二方面军转战湘、黔、滇等8省,行程2万余里,经历大小战斗110多次,成功完成战略大转移。从出发时的1万多人,到达时还保持了1万多人,成为长征中损失最少的队伍,为保存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成功经验在于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既是军团领导人机动灵活的指挥和红军战士英勇顽强战斗的结果,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既有运用各种方式广泛扩红的重要因素,更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和革命理想主义宣传的作用;既是红军内部团结和协同作战取得的成效,更是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运用统一战线这一法宝获得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正张正坤是从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前身)出来的将领。原红二、六军团的老将军一提到张正坤,无不赞扬他在长征时立下的不朽功绩。1935年11月,张正坤奉命率红十八师留守湘鄂川黔根据地,孤军浴血奋战两个月,转战4省15个县,行程近4000华里,其间2500多名指战员血洒疆场,牵制敌军10万之众,掩护红二、六军团突围长征。萧克、王震因此夸赞他"带出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英雄部队"。  相似文献   

20.
正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川主寺镇海拔3100米的元宝山顶,屹立着一座气势恢宏的纪念碑——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又被称为"中华第一金碑"。这座纪念碑于1990年8月25日落成,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碑名。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整座纪念碑金光闪闪,璀璨夺目。游客来到这里,无不驻足瞻仰,缅怀红军的丰功伟绩。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历时两年,而在四川境内的时间最久,长达一年零八个月;长征行程二万五千里,在四川走了近三分之二的路程,足迹遍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