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莉 《党史文苑》2008,(3):23-26
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央工作会议在庐山召开。会议结束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下山沿庐山南麓走访了海会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星子观音桥、秀峰和温泉疗养院。此行留下一段难忘的佳话,也由此改变了一个农村女娃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2.
总理与放牛娃周桂花合了个影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央工作会议在庐山召开。会议结束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下山沿庐山南麓走访了海会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星子观音桥、秀峰和温泉疗养院。此行留下一段难忘的佳话,也由此改变了一个农村女娃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3.
宋美龄从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起至1948年,除抗日战争8年外,每年夏天,有时甚至春节,常在“美庐”度过。她对庐山情有独钟,在庐山她演绎了自己的一段人生轨迹——有政治上的失意,也有人生的温馨,令人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4.
正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举世闻名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我那时15岁,就读于江西庐山中学初中一年级二班,中央领导在庐山开会的整个生活片段到现在仍历历在目。后来才知道在庐山会议上,就设国家主席一事引爆了"大有炸平庐山之势"的激烈的党内斗争。对于这一内幕,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当然一无所知。但是,任何一个当时生活在庐山的庐山人,在享受了作难为会议举办地庐山人荣耀的同时,也感受到会议的神秘和紧  相似文献   

5.
让青春闪光     
正作为一名"90后",怀着无数的憧憬和梦想,我于2010年进入齐齐哈尔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自动化专业学习。进入大学后我才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生的蜕变。我的内心更强大了,目标更明确了,视野也变得更加宽广了。我所关心的不再  相似文献   

6.
庐山惊祸书桌正中端放着一份文件…… 1959年7月,彭德怀赴庐山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适值浦安修工作所在的北师大给学校领导干部放了几天暑假,中央每天又有专机给庐山送文件,浦安修想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去庐山一游。从1953年以后,6年的和平生活仍然充满了紧迫感,彭德怀把全部精力投入新生共和国的国防建设和实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的事业中。他们没有时间一起外出,唯一的一次是1954年彭德怀患皮肤病,中央让浦安修陪彭德怀去青岛疗养了40余天。  相似文献   

7.
我从事老干部服务工作19年,其间在老干部大学为老同志面对面服务8年。这8年间,我深深感到,老干部大学就像一个大家庭,1500多名老同志就好比是这个大家庭里的长辈,而40多位教师和班主任如同兄弟姐妹。8年的朝夕相处,我与老干部大学的师生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老干部大学中的那些事,常使我这个老干部工作者难以忘怀。老有所学展示人生追求来老干部大学学习的老同志,个个热情高涨。大家抱着"学习伴随人  相似文献   

8.
近阅谢春涛所著《庐山风云:1959年庐山会议简史》一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11月出版),书中第60页里写道:“他(指毛泽东──编者)还手书李白诗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并在末尾注明:李白《庐山谣》一诗中的四句。登庐山望长江,书此以赠庐山常委诸同志。”事实上,毛泽东题写李白这四句诗的时间,是在1961年第二次庐山会议期间,并非是1959年第一次庐山会议时。末尾为“书此以赠庐山党委请同志”,而非“庐山常委诸同志”。1961年8月对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9.
正我是在部队入党的,虽时隔40多年了,入党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1972年,我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离开高中课堂,走进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成为一名炮兵侦察兵。那时候,每个星期六下午是连队过组织生活的时间,党员都去参加党课学习了,我们这些非党员战士聚在一起,由副指导员组织政治学习。我觉得入党是人生最神圣的事情,特别羡慕那些党员,做梦都想能早日加入党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理  相似文献   

10.
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毛泽东曾在庐山主持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1959年夏季举行的那次举世瞩目的“庐山会议”,是毛泽东第一次上庐山。至于这次上山的具体时间,很多报刊资料和公开出版书籍,说法不一,有6月29日、6月30日和7月1日三种不同说法。在《毛泽东诗词鉴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1月出版)的《七律·登庐山》一诗注释中说道:“据李锐同志记述,诗前原有小序云:‘1959年6月29日登庐山,望鄱阳湖,扬子江,千峦竞秀,万壑争流,红日东升,成诗八句’”。可是,《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李银桥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中《我所知道  相似文献   

11.
1938年6月26日,马当要塞失守,江西大门豁然洞开。日军出动海陆空溯江而上,企图先夺湖口、九江,再夺星子、德安、南昌,西取长沙,截断粤汉铁路,迅速对武汉实施包围。赣北笼罩在一片战火硝烟中。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斗中,庐山孤军坚持敌后抗战,与日军周旋达八个月零二十三天,延缓了日军占领庐山的时间,牵制了日军西进的步伐,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表明了中国人民坚决抗战的决心和勇气,彰显了全民族抗战的力量。保安团奉命守庐山1938年5月,白崇禧来九江视察,决定把庐山划为国际难民区。随着战事的推进,7月21日,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来到庐山莲花…  相似文献   

12.
庐山雄奇险秀.苍润高逸。一山飞峙、江湖环抱。组成了庐山大山水的雄奇构架:四季分明、植被丰茂,变换了庐山的名山风光:秦月汉关、唐诗宋词.奠定了庐山的东方神韵;欧风美雨、西教洋楼.赋予了庐山的西方色彩;古今一脉、中西合璧,构成了庐山的独有文化;科学发展、文明管理,打造了庐山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1996年。庐山被评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2003年。被评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5年,被评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被评为首批全国5A级旅游景区;2008年.作为保留荣誉称号的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再次受到表彰,由原列第四位前进两位,名列全国第二。  相似文献   

13.
贺伟 《党史文苑》2006,(4):34-37
1982年夏季,著名作家丁玲来庐山疗养、写作.在20多天的时间里,我与她有较多的接触,为她解决生活、写作方面的一些问题,有时陪她出去游览.  相似文献   

14.
捐献房屋 汽车和稿费 1928年.宋霭龄出资在庐山兴建一幢别墅,赠送给大妹宋庆龄,供她上山休息之用。宋庆龄在解放前曾三上庐山,都是住在这幢别墅里。1953年7月。她到江西视察工作,特地来到阔别18年的庐山旧居——河西路51A号私墅,看了后,满意地说:“我这幢房子保护得很好。现决定从今天起。将此房交给国家,由庐山管理局统管。”翌日又叫秘书向管理局补缴了从1949年至1953年的房地产税.并补发了看房工人的工资。  相似文献   

15.
丁玲的感叹     
30年的时间并不短暂,多少往事都已成飘散的烟云。然而,30年前,著名作家丁玲在庐山发出的“有志者,事未必成”的感叹,却仍然清晰地响在我的耳边。  相似文献   

16.
梦想     
在成为一名医生之前,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无线电工程师。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作为一名知识青年,我正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时候,突然降临了一个机会,改变了我的人生走向。1974年,我被推荐上了大学,可学的不是打小就喜欢的无线电,而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医学。但我相信,只要努力付出,干什么都能干出名堂来。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变  相似文献   

17.
雾失庐山     
《湘潮》1989,(8)
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在庐山闭幕了,湖南上庐山参加会议的第一书记周小舟去北京作检讨了,另外两个参加会议的书记处书记回来的当晚就召开了电话会,通知各地、市、县委书记安排好工作,到省里来听传达庐山会议精神。电话会后,省委常务书记找我谈话,要我交待同周小舟的关系和1954年的问题。他说,1954年是个谜,要我说清楚。我想,庐山会议不是反右倾机会主义吗?为什么要我  相似文献   

18.
湛庐山不仅是风景名胜区.而且还是我军防空要地。1963年湛庐山雷达站准确监测到从台湾起飞的国民党军1架美制U-2型高空侦察机来犯.后被我防空部队击落。1975年春.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钧中将视察湛庐山雷达部队.亲自检查部队的战备训练和生活情况.为此.笔者走访了1975年1月时任茶平公社党委书记的伊世松同志。  相似文献   

19.
1996年9月,我从长阳县农村到学校报到。我清楚地记得:从接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天起,未老先衰的父亲便再也没有睡过安稳觉;白天要下地劳动,天黑了扒几口饭外出借钱,有时要到深夜一两点钟才回来,我带着这山一般沉重的3000元钱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出门远行。 走进大学,我比其他同学更多了一份压力:除了面对学业,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革命的一生,经历过许多次重大斗争。在这些重大的斗争中,他善于明察秋毫,驾驭全局,团结多数,孤立少数,因势利导,夺取胜利。1970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庐山召开的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他及时揭露和击败了林彪集团企图夺取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 一 1970年8月18日下午2时,我随毛主席专列从杭州出发去江西,19日到达九江市。我们在九江市下火车后,换乘汽车于当天下午上了庐山。 8月19日、20日、21日,毛主席看书和休息。 我从19日上庐山后,就投入到召开党的九届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