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姜廷玉 《湘潮》2008,(9):14-16
彭绍辉不仅是我军历史上著名的独臂将军,而且是我军参加过红军三个方面军长征的为数不多的高级将领。长征开始时,他担任中央红军红十五师(少共国际师)师长,率部掩护主力部队实行战略转移。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彭绍辉调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参谋长,红四方面军与红二、红六军团(后编为红二方面军)会师后,又调任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参谋长。在参加三个方面军长征的过程中,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独臂率部斩关夺隘、抢险飞渡、英勇作战,突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胜利地完成长征。  相似文献   

2.
周纯全,1905年10月8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参加工人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土地革命时期,担任红四方面军第十师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参与创建鄂豫皖、川陕苏区,率部参加反“围剿”斗争。  相似文献   

3.
正在举世闻名的长征中,李井泉是为数不多的参加过三个方面军长征行程的亲历者。在中央红军的长征序列中,李井泉先后担任过军委干部团教员、中央直属队政治处主任、没收委员会主任、冕宁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和红军游击队总政委。在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又调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政治部协理员,先后担任过红军总部二局一科代理科长、红军大学政治教员、上级政治科政治教导员。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北上到达哈达铺后,又调任红二方面军第二军团第四师政治委员,直至长征结束。长征中最为艰难困苦的行程,是雪山草地。而这个"之最"中,最艰  相似文献   

4.
剑锋 《湘潮》2013,(7):50-50
李中权,四川达县人。20世纪30年代初、中期,达县属红四方面军开辟的川陕革命根据地。1932年前后,李中权全家都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退出川陕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在艰苦、激烈的革命斗争中,李中权全家9人中有5人牺牲。  相似文献   

5.
重庆老红军     
老红军王迪美,汉族,河南人。1932年8月参加红四方面军第30军,1933年8月入党。曾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部参谋、总支书记。从川陕根据地参加长征,两过雪山草地。至今左腿膝盖处仍留有被子弹打穿的弹洞。在重庆轻纺控股公司离休。2007年12月去世,享年96岁。  相似文献   

6.
余玮 《党史纵览》2008,(5):38-43
工新兰,原名心兰,萧华将军夫人,长征路上年龄最小的女红军。1924年6月出生于四川宣汉,6岁送过情报,9岁参加红军,11岁随红四方面军长征。曾任红四方面军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员、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中央军委三局五十五分队报务员、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新闻电台台长、一一五师政治部秘书处机要秘书、  相似文献   

7.
正王新兰,原名心兰,萧华将军夫人,长征路上最小的女红军。1924年6月出生于四川宣汉,6岁送过情报,9岁参加红军,11岁随红四方面军长征。曾任红四方面军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员、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中央军委三局五十五分队报务员、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新闻电台台长、一一五师政治部秘书处机要秘书、东北南满司令部秘书兼电台台长、第四野  相似文献   

8.
汤祖祥 《党史纵览》2006,(10):47-50
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双河镇,是一个"鸡鸣狗叫听三省"的地方.1913年2月2日,开国上将洪学智就出生于此.洪学智1929年参加立夏节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1932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向西转移.进入川陕根据地后,先后任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反"三路围攻"、"六路围攻"战役.1935年3月起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  相似文献   

9.
曾思玉,曾用名曾世裕,1911年2月出生,江西信丰人。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当通信兵,193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途中,张国焘密令红四方面军南下,毛泽东连夜率部北上。如何将张国焘的阴谋告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毛泽东写下亲笔信,曾思玉冒死折返去送信。  相似文献   

10.
正黄友端,1915年出生,安徽霍山县人。1932年1月加入鄂豫皖红军。1933年4月到红四方面军司令部电话总队当电话兵,成为我军第一代有线通信兵。1935年8月参加长征,跟随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参与筹办沈阳通信学校。1955年1 1月被授予中校军衔,后晋升为上校。1972年任辽宁省第一任邮政局局长。1982年7月离休,离休前系辽宁省邮电局局长、党组书记。  相似文献   

11.
张烽同志很热情地接待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她说:皮定均1932年随红四方面军主力从鄂豫皖苏区长征去四川,是最早参加红军长征的.他三次过草地,写过著名的回忆录<两个山药蛋>,优美感人地记叙了他长征途中的生动故事.  相似文献   

12.
罗舜初(1914——1981),福建上杭人。1929年参加闽西农民武装暴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冬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参谋、红四方面军司令部二局科长、中革军委二局副局长等。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  相似文献   

13.
正周吉可,原名周先哲,又名周祯、周际可。1906年出生在重庆合川太和镇,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红十五军创建人之一。他参与领导开辟蕲(春)黄(梅)广(济)革命根据地,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4次反"围剿"斗争,参加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935年3月,周吉可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同年秋不幸牺牲于川西长征途中,年仅29岁。  相似文献   

14.
胡鹏飞(1915—2009),安徽省金寨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过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此后,又参加了"百团大战"、中原突围等重大战役,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海军少将。离休前为海军司令部正兵团职顾问。  相似文献   

15.
正曾绍山,1914年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丁埠镇东湾村一个贫农家庭。1929年6月,15岁的曾绍山参加了红军,因作战勇敢,三年后被提拔为红四方面军少共国际团副排长。1935年春,曾绍山调任红四军第十师司令部侦察参谋。同年3月,红四方面军发起嘉陵江战役,开始长征。三过草地苦作舟作为侦察参谋,曾绍山总是带领侦察部队,历尽艰险为部队探路。第一次过草地出发前,曾绍山组织搜集情报,寻找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队伍中,活跃着一支以"儿童军"著称的队伍——红二十五军,这是长征队伍中最年轻、也是最先到达陕北的红军队伍。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曾经有着两支红二十五军。原红二十五军主力在1932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撤出鄂豫皖根据地后,根据中共鄂豫皖省委的指示,由"那些在1932年随红四方面军  相似文献   

17.
正李伯钊(1911—1985),重庆人,戏剧家。1926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与杨尚昆结婚,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全国妇联常委、全国政协常委。三过草地在长征途中,她肩负着宣传鼓动的任务,每天往返于部队之间,走的路程是别人的双倍。1935年夏,红一和红四方面军各一部在四川懋功(今小金县)会合,中央决  相似文献   

18.
最近,笔者在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将军的寓所,就红军长征,对老将军进行了访谈。60多年前红军长征中,洪学智同志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 谈起红军长征,洪老深有感触地说,那段路,是靠对党、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走过来的。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是1935年5月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的。在此之前,1933年和1934年,红四方面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三路围攻”、“六路围攻”,巩固和扩大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实力大为增强。全方面军共有兵力5个军约8万余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首先开始了震撼世界的长征。1935年1月,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此后,中央红军在云贵高原展开了机动灵活的作战,准备进军川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为策应中央红军行动,迎接中央红军北上,红四方  相似文献   

19.
正参加长征的红军除红一、二、四方面军外,还有红25军。红25军是四支红军长征队伍中最小的一支,在长征中孤军北上,最先到达陕北,为党中央和红一、二、四方面军落脚陕北奠定了基础,使中国革命柳暗花明。1931年10月,红25军创建于鄂豫皖根据地金寨县麻埠镇,是鄂豫皖根据地的一支主力红军部队。1932年秋,红25军主力随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西征入川,后发展壮大为红31军。1932年11  相似文献   

20.
《湘潮》1986,(11)
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深入研究和探讨红军长征在湖南的理论与史实问题,十月十四口至十六日,中共湖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在长沙召开了红军长征在湖南学术讨论会。省内外党史工作者五十多人参加了会议。原红一方面年的欧阳迁,红二方面军的袁福生、穰明德,红四方面军的程启文、陕北红军的吴志渊等老红军也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