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功能,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基本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该文从和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取向入手,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路径选择和科学技术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推动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在无产阶级的实践运动中产生的,是在与唯心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发展的。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对正确认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具有指导意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如下启示:要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建设与人民根本利益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意识形态的批判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国家高度重视主流意识形态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为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高校借助新媒体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同时,也承受着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工作要不断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教育载体,加强校园舆情监督和管理,不断增强高校学生对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自信和认同。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影响逐渐由控制转向引导,对不同的社会思潮予以相应的空间。这些社会思潮在对主流意识形态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在与主流意识形态争夺话语权,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面对这样的复杂局面,必须探寻出一条主流意识形态对多元社会思潮的主导机制,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深入研究知识分子问题,逐步形成富有俄国历史文化特色的知识分子观,是列宁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所面临的艰巨课题。列宁知识分子观不仅对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奠定马克思主义文化主旋律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对于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权以及提升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提供了有益参照。从知识分子劳动方式与阶级属性的特殊性出发,列宁科学阐释了代表不同阶级意志的知识分子是意识形态党性之争的自觉文化主体,在无产阶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中具有角色二重性,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是一个长期、艰巨的文化任务,同时也是一个自觉自为和主动作为的过程,需要采取慎重、灵活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将社会主义从社会思潮转变为主流意识形态,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义俄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其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对我国当今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科学理解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在逻辑,有力地回击不良思潮的攻击;在处理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问题的关系上,采用引导和整合的手段;要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就必须通过强大的组织和舆论向社会成员进行意识形态灌输,并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  相似文献   

7.
主流意识形态在构建国家价值观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是现代国家都十分重视的问题。由于国家价值观在整个意识形态系统中具有决定其它所有观念形态和思维方式的作用,因而其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常常成为人们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的一种集中体现。同时,主流意识形态对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以及国家价值观的确立也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它在国家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契机:网络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和传播的新工具,搭建了借鉴各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经验的新平台,增强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但也面临系列挑战:开放性网络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地位的挑战,信息网络化对我国传统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挑战,网络垄断化对我国意识形态防御能力的挑战等。有效应对策略显得必要而迫切:确保网络上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实现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有效转变,增强我国意识形态的网络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历程,文化也经历了从依附到主导、从单一到繁荣、从封闭到开放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文化与意识形态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意识形态制约和规定着文化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文化也以不同的属性和表现形式影响着意识形态的发展。先进的文化推动了意识形态的建设,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也会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消解作用。基于文化对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或者显性的影响,我国应该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筑牢意识形态安全的根基,并加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党和国家提倡的意识形态主流思想,也是提高文化软实力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部分。当代大学生不仅是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也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意识形态,对指导大学生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储著源 《求实》2017,(1):4-13
"主流意识形态是什么"、"什么是主流意识形态",这是党和国家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必须解答的重大问题,而解答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流"意蕴。主流意识形态是当今世界各国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的主阵地,是各国文化软实力强弱的集中体现,时刻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趋势。转型期主流与非主流相互交融、交锋、斗争,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两者相互混淆、主次不分的现象,这极大地消解了主流的权威地位。科学解答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流"之含义、指向、表现、特征、标准、地位以及建设策略,既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战略,也是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前提条件,更为主流意识形态凝聚社会共识、团结社会大众、培育主流价值观和践行核心价值体系奠定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意义重大。当前,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来自新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社会变革和西化、分化等挑战。加强和改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需要从建构主流意识形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创新工作方式及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知识分子由民族的、爱国的立场推进到人民的、无产阶级的立场,有力推动了知识分子对新生国家政权和国家意识形态的认同,为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根基。知识分子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具有客观真理性与价值崇高性,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知识分子意识形态认同遵循“实践出真知”的认识逻辑,是在新中国社会历史实践基础上生成的自觉思想认同;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知识分子意识形态认同遵循思想自身矛盾运动的思维辩证法,在思想交锋中走向辨明是非,达致认同;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知识分子意识形态认同发挥着凝聚思想共识、价值共识,进而捍卫国家政权的重要作用。新中国知识分子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具有深远的、划时代的意义,增进了知识分子的国家认同感,也为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包括:坚持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实践创新,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内容的重要转换;牢固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坚决抵御和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提出以人为本,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注入人文关怀精神。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也存在如下的问题:社会意识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与意识形态多样化并存;思想理论领域,理论教育形式化、理论宣传空泛化与理论研究浮躁化并存;日常生活领域,价值取向多元化与大众文化商品化并存;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手段功利化与内容教条化并存。  相似文献   

15.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接管旧式高等学校的同时,以《共同纲领》为基本方针,对高等教育进行了逐步改造。其中,最重要的是在高校进行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中共通过在高校新设政治课程,建立政治组织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对高校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三个方面的举措,不仅在高校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地位,而且从思想上实现了对高校师生的团结和改造,开启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高等教育的新征程,为新中国建设奠定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文化领导权理论是葛兰西政治思想与意识形态学说的核心。葛兰西重视意识形态领域文化领导权的争夺,他对文化领导权获取方式和意义的全新论述以及对知识分子群体作用的界定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着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7.
阎国华  韩硕 《探索》2022,(4):171-184
依托移动网络、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网络生活日益呈现圈群化转向。网络圈群在缔造网络生活新业态的同时,也日益产生现象级影响,包括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解构与重构。借助对传播逻辑和认同逻辑的深刻塑造,网络圈群显著影响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和认同的现实境遇,并引发了网络圈群下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作用削弱、主流意识形态难以进入圈群、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借圈传播、圈内典型意见主导思想认同等显在困境。遵循网络圈群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的逻辑脉络,分析其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形成的主要挑战,可以发现网络圈群下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应着重以优化内容设计、创新方式方法、紧盯受众需求和注重协同作用为抓手,从而在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圈群引领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圈群穿透力、深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圈群性生态和统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圈内外因素等方面实现系统优化。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大学生对在一定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系统的认可,自愿受其约束并遵循其行为要求的过程。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状况整体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虚假认同、反向认同、理论认同与实践认同相背离等问题。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作用不足、网络的流行等都影响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为此,要推进理论创新,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建立双主体互动机制,完善意识形态教育;在实践中强化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相似文献   

19.
自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发生了新的变化。传播主体平民化、大众化,传播内容通俗化、碎片化,传播方式多样化、简便化,传播效果即时性、爆炸化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掌控提出了新挑战。要牢牢掌控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就要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相结合,加强自身的理论建设,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主权安全意义重大。新形势下文化差异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信息传播网络化等因素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构成了严峻挑战。领导干部通过把握工作主动权,提升意识形态创新能力;强化学习培训,提升意识形态鉴别能力;注重实践探索,提升意识形态整合能力;深化宣传工作,着力提升意识形态工作导向能力,是加强当前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