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背景介绍1932年9月22日,《青年实话》第一卷第二十六期,推出一组表现苏区反击国民党第四次"围剿"的连环画。连环画共4幅,第二幅题为《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漫画表现藏在蒋介石背后的帝国主义,教唆几只国民党军的走狗,打起四次"围剿"的白旗,在帝国主义提供的飞机军舰帮助下,进攻苏区。  相似文献   

2.
正背景介绍1932年9月22日,《青年实话》第一卷第二十六期,推出一组表现苏区反击国民党第四次"围剿"的连环画。连环画共4幅,第一幅题为《受帝国主义的指使和帮助》,揭露蒋介石打着"讨赤"的旗号,哀求帝国主义给他军费和武器装备帮助,成为帝国主义进攻苏区的走狗。  相似文献   

3.
迎头痛击     
正背景介绍1932年9月22日,《青年实话》第1卷第26期,推出一组表现苏区反击国民党第四次"围剿"的连环画。连环画共四幅,第四幅题为《迎头痛击》。画面中的工农红军高高地举起一把斧子,向扑向苏区的帝国主义鹰犬迎头痛击,把"围剿"苏区的国民党军打得落花流水。  相似文献   

4.
背景介绍 原载1934年5月25日《红色中华》第193期第4版.该版刊发了《浙江定海农妇反对法西斯蒂抽编后备队》的报道,配登了"反对法西斯帝战线"标语.报道指出:"法西斯蒂抽编后备队,为的是准备进攻苏区,所以这一次斗争,明显的带着反对国民党五次'围剿'的性质,沿海一带的劳苦群众,在国民党残酷的剥削之下,革命斗争在普遍的...  相似文献   

5.
正背景介绍原载1933年5月17日《红色中华》第80期第1版。该版刊发了《在严重的惨败中国民党飞机轰炸苏区和平居民》的报道。报道指出:"十三日上午,国民党派了六架飞机往博生轰炸,十五日又派飞机三架飞来瑞京,乱丢炸弹……这个事实已足以揭穿国民党飞机所散的反动传单上‘把枪口对准日本鬼’,‘中国人救中国’这些谎话。"在报道中配有一幅《国民党飞机轰炸苏区和平居民》漫画。  相似文献   

6.
<正>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在党史、军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央苏区时期,苏区军民开展了各种活动纪念“八一”,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的进攻,积极扩大红军,提高战士军事技能和政治觉悟,优待红军家属,对发展和壮大革命武装力量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洵口战斗是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后的第一战,被称为"运动战的经典之作"。它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进攻苏区的反动气焰,极大鼓舞了红军和苏区人民保卫苏区、战胜敌人的信心和决心。笔者自小生长在洵口,通过阅读史料对洵口战斗情况比较熟悉,同时对洵口的今日巨变有着深切感受。狭路相逢勇者胜洵口,位于抚州市黎川县城东北20公里处,是闽赣两省来往的要道之一,也是兵家必争之地。1933  相似文献   

8.
《福建党史月刊》2014,(9):48-48
正福建事变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腾出手来,以第84师、新10师和福建省保安队,从福州压向闽东苏区,进攻霞浦、陈墩、洋中、青皎等根据地,围攻活动于宁德、宫岭、龟山的地方游击队。但当时蒋介石正集中兵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对闽东苏区的压力还不算大。闽东独立第2团配合当地武装,进行多次奇袭伏击,击退保安队的  相似文献   

9.
正背景介绍1934年4月1日,《青年实话》第3卷第17期刊登一组漫画,揭露了国民党为持久地发动对苏区"围剿"实行的几项策略。其中的漫画《国民党之铁肩队》,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在兵站沿线以武力强将农民编为运输队,无偿地替军队运送军事物资。铁肩队员饿得皮包骨头,却要挑着沉重的物资,在刀枪的押送下,  相似文献   

10.
1935年11月,国民党第五十七军倾巢进攻陕北苏区,新任第一○九师师长牛元峰虽从未指挥打过仗、从未与红军正面交锋过,却立功心切,请得了打头阵的令牌.  相似文献   

11.
正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对湘鄂西苏区发起军事围剿,红三军(1931年由红二军团改称)在贺龙、关向应领导下,多次击退敌人围剿,壮大了根据地。1932年7月,国民党对湘鄂西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由于湘鄂西中央分局执行"左"倾冒险主义和单纯防御战略,红三军在第四次反"围剿"中遭受重大损失,被迫于10月上旬退出洪湖苏区,于12月15日进入重庆巫溪、巫山两县。在重庆境内,红三军深入农户,发动群众,宣传革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1933年12月,红三军向渝东南方向前进,攻  相似文献   

12.
正背景介绍原载1934年7月14日《红色中华》第214期第4版。该版刊发了《日本帝国主义疯狂地向苏联挑衅》的报道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苏联》时事报告材料,配登了"纪念八一,武装保护苏联,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标语。报道指出:"苏联政府,因近来日本帝国主义积极准备进攻苏联,并派遣海陆空军侵入苏联国境,  相似文献   

13.
<正>背景介绍一九三四年三月十一日,少共中央局机关刊物《青年实话》第三卷第十四期刊登全总执行局的决定:"执行局发起在全国各苏区募捐,援助在国民党统治区域的工人罢工经费叁万元的决定,特提议请给有力的号召与  相似文献   

14.
<正>背景介绍1934年6月3日,《红色中华》第197期第4版,专版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图谋侵占福建的阴谋,发表文章《日本帝国主义的血手又伸到福建来了》《武装上前线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福建》《武装上前线反对国民党出卖中国》和漫画《国民党出卖福建》。画中面对手持屠刀杀上门来的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像娼妓一样跪下来,双手奉上福  相似文献   

15.
正背景介绍1933年5月17日,《红色中华》第80期第1版在《反对国民党残暴的白色恐怖》栏目下,刊载《在严重的惨败中国民党飞机轰炸苏区和平居民》一文,披露1933年5月13日上午国民党出动6架飞机轰炸博生县城,5月15日又出动3架飞机轰炸瑞金和散发传单。文章配发漫画《敌机轰炸博生县》,画面以写实的手法,绘制了6架飞机  相似文献   

16.
皖赣边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按照方志敏“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创建起来的一块以浮梁为中心区域的颇有影响的新苏区。它东起举源,西至湖口,南毗乐北,北连祁门,面积3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万,构成闽浙赣根据地重要组成部份;它是闽浙赣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直接产物,在长达10个月的时间里,成为该根据地西北部一道坚固的屏障。一、皖赣边苏区的创建1933年10月,国民党发动了第五次反革命“围剿”.调谴近20万兵力重点进攻闽浙赣根据地。为粉碎国民党对根据地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以方志敏为书记的闽浙赣省委制订了“保卫基本苏区…  相似文献   

17.
正何涤宙,原名何兆昌,浙江临海人。何涤宙17岁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后曾参加东征,后回校任第四期区队长。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军开展了对苏区红军的"围剿"。何在江西第四次"围剿"战事中任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工兵营营长。换言之,他是"剿共"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中的一名"土木专家"。在红军第四次反"围剿"中,虽然毛泽东被中共"左"倾领导所排斥,但战事在朱德和周恩来等人领导之下,在一些战场上仍  相似文献   

18.
<正>背景介绍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三日,《青年实话》第三卷第二期刊登漫画《法西斯蒂在中国》,用诙谐的形象,把"莫索里尼"比喻成一架飞机,飞临中国上空投下了滔天的罪行:法西斯独裁、屠杀革命者、进攻苏维埃、禁止自由、摧残文化、蓝衣社暗杀……漫画下面的文字说明:"国民党法西斯蒂正实行莫索里尼、希特勒的政策,近日在上海举行全市大检举,积极进攻左翼革命文化团体及一切非法西斯蒂的团体,上海莹华影片公司、良友公司、莹华星印刷所便被法西斯蒂暴徒捣毁,  相似文献   

19.
正背景介绍1934年4月15日,《红星画报》第7期刊登漫画《太阳嶂战斗白军用伤兵和死尸做工事》。太阳嶂战斗是1934年3月24日福建省泰宁县的一场山地阻击战,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二团下属的第五、第六连,经过一天激战,击溃敌人三个师的进攻。漫画揭露了国民党军用死尸和伤兵垒工事的罪行。  相似文献   

20.
《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的大报之一,曾对国民党第五次"围剿"中共中央苏区以及其后的红军长征有过集中报道。随着对战争形势和国共双方军事较量变化逐渐深入的了解,《申报》对红军长征的报道也慢慢发生深刻变化,经历了从蔑视红军力量,预言红军必定失败,到报道国民党重视红军有生力量、加紧"追剿",再到正面宣传长征的发展过程。通过《申报》对长征态度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国统区群众对中共形象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