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当前世界风云多变,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争夺风起云涌,作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的阿尔都塞,其意识形态理论在意识形态发展史上举足轻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新时代,研究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对于我国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湘潮》2007,(6)
在阿尔都塞的所有思想中,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部分就是其著名的意识形态理论。近年来,学术界对其思想的讨论也日益聚焦在这一方面,并出现了一大批理论成果。通过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来源、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解、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缺陷等四个方面的分析,得知,尽管阿尔都塞在诸多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某些致命弱点。  相似文献   

4.
阿尔都塞深入研究了意识形态的独特内涵和运行机制,运用结构主义方法,开启了文本意识形态研究史。其后继者马歇雷、伊格尔顿、詹姆逊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对此加以丰富和发展。他们从文本结构和文本生产策略入手,开展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他们充分吸收形式主义文论成果,较好地打通了文学/文化文本的内部和外部研究,对我国当代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早在博士论文中就用了Ideologie这个德语词。拉瑞恩把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哲学阶段、历史唯物主义建构阶段和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分析阶段。帕雷克认为,马克思在两个相互关联的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一是唯心主义,二是辩护性的思想体;早期主要在第一种意义上使用,晚期主要在第二种意义上使用。麦克莱伦指出,马克思“意识形态”贬义含义与意识形态与唯心主义、社会资源和权力的分配不均等因素有关,涉及工人阶级有无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是否等同于虚假意识概念两个核心问题。托兰斯提出,意识形态是一种规范理论,其规范性由幻觉引起,而幻觉又是获得知识的社会障碍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仅仅把那些掩盖现实社会矛盾的思想、观念视为意识形态.马克思从早期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分析转向中后期对资本主义特定的意识形态(物化)的批判,揭示了意识形态掩盖下的生产领域中的资本与劳动、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马克思的整个意识形态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尤其是历史性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自我认识.  相似文献   

7.
王晓升 《探索》2006,2(4):167-171
阿尔都塞认为,认识对象和现实的对象不同,认识的对象是在思维中建构起来的。对于现实对象的材料的研究必须在变换了的问题领域中进行。认识的历史就是问题领域不断变革的历史,是一种非连续的断裂的历史。在这种断裂的历史中旧的问题领域会在新的问题领域中产生影响。这就会出现科学中意识形态,出现科学理论中的“断裂”和“空缺”。马克思对于《资本论》的研究是通过范畴的结构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构,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历史研究。但是把认识对象和现实对象割裂开来实际上也使认识现实的对象发生困难。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3,(8)
"意识形态"是一个被广泛运用而错综复杂的概念,容易滋生歧义,在马克思那里尤其如此。马克思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真正创立者,他从现实的实践活动出发,用实践批判原则替换了理论批判原则,这使得其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具备了实践取向,从这一取向分析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能给我们带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视角剖析社会主义实践价值,明确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是一种凝聚力的汇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是社会主义实践价值的核心理论构建。笔者在文中总结了社会主义实践中必须以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基础,从三个层面剖析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社会主义实践价值,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实践价值就是共产主义的被实现,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信念与奋斗的目标。只有共产主义被实现,才能够彰显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实质包含形而上学批判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就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特征与现实路径而言,一方面包括领导优势、代表人民利益以及优越的具体实施路径;另一方面包括注重自觉领导权,凸显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以及自身意识形态建设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关系就成了人们研究的重点.从世界市场的视角出发,围绕世界市场与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原则关系、世界市场与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详细探讨邓小平从发展问题、战略问题、世界市场的当代作用等方面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发展,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相互关系,制定出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充分利用世界市场的政策和策略来发展自己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始终坚持对意识形态的批判立场,在青年时代对黑格尔法哲学、基督教神学、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使他认识到意识形态是对现实的颠倒性的反映。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起点,马克思就开始用唯物史观对意识形态进行三重批判,包括对意识形态"本末倒置"的方法批判、对分工导致的意识形态生产过程中的"虚假性"批判和对统治阶级对意识形态的支配批判。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方针,对于我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习近平统揽国内国际大局,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发展做出了有关论述,为我国长期发展提供了有效目标和理论遵循。  相似文献   

14.
《保卫马克思》收录了阿尔都塞于1960-1965年间发表在不同杂志上的论文.书中,阿尔都塞显性地反思马克思的辩证法的本质、理论思维与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隐性地提出了辩证法的特性与哲学的任务.在他看来,对于马克思辩证法研究的任务远没有完成,它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形势不断变化而日益丰硕的主题.辩证法的发展不仅仅在思维中进行,而且主要地依靠社会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更重要的还要对其实践过程进行理论抽象,从而使其上升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立足于当代世界局势和基本国情,提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科学论断;基于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科学认识;顺应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立足国情,在对外开放中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陈小英 《求实》2001,2(11):21-22
邓小平对所有制改革的思想 ,集中体现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上 ,这是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出发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所有制变革的原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大成果。  相似文献   

17.
劳资两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需要,探索形成并付诸实践的一项重要理论创新成果。这一思想的提出,解决了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由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政权如何认识劳资关系,如何处理劳资矛盾,如何界定工会职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重新认识和评价劳资两利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形态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和基石。马克思运用当时人类学、实证科学的最新成果,通过对人类史前社会和东方社会的全面系统研究,在未来社会、原始社会以及东方社会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理论进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社会形态理论中先前比较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阿尔都塞从《资本论》文本的研读得出马克思的"症候读法",并用其对马克思哲学思想本真进行解读,认为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过程中存在一个从意识形态向科学转变的"认识论断裂",从而实现了理论"总问题"的革命;他提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的反人道主义"并遭到理论界严厉批判,面对批判,阿尔都塞进行辩解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独特的关于"意识形态一般"的理论。辩证分析阿尔都塞的解读方法及理论结论,对深刻认识马克思哲学思想本真、有效进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具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20.
徐佩华 《求实》2004,2(5):7-9
现实中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认识存在误区 ,如“过时论”、“替代论”、“经典论”。实际上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既不“过时”也决不会被西方经济学所“替代”。我们不能把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奉为“经典”而不加以增进和丰富 ,要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