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5年的东征,是在国共合作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以铲除广东革命政府的敌对势力、打倒地方军阀和保卫工农运动为主旨的一场革命战争,它是中国第一次大革命史上的重要篇章。廖仲恺作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在陈炯明叛乱之际,第一时间召开军事会议,并从政治、经济、工农民众宣传、后勤等方面着手,为东征贡献力量。廖仲恺作为第一次东征的重要组织者之一,为取得东征的胜利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东征琐记     
1936年2月至5月,毛泽东、彭德怀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由陕北出师,东渡黄河,奔赴山西,以"打通苏联"、"巩固扩大现有苏区",准备直接对日作战力量,进而进军华北前线,抗击日本侵略。红军出师山西后,遭到蒋介石、阎锡山军队的阻拦和破坏,未能实现对日寇直接作战。但是,红军东征打了胜仗,唤起了人民,扩大了红军,筹备了物资,以实际行动宣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红军结束东征回师陕北后,为巩固和扩大西北抗日根据地,扩大抗日红军,"为着一切抗日力量有核心的团聚",中共中央决定红一方面军主力组成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率领,到陕甘宁广大区域西征作战。西征战役从1936年5月开始到7月结束,开辟了纵横200余公里的新区,进一步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为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创造了条件。先后担任红军东征和西征主力部队之一红一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统战部部长的萧向荣,在战斗间隙,以日记形式详细记录了红一军团东征和西征的过程,内容以行军、作战、敌我态势、战果统计等为主,还有他从红军政治工作者角度对一些重要战斗的分析与评价。日记还记录了西征战役结束后,红一军团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以及关于西安事变的有关内容。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本刊将陆续发表萧向荣的这部日记,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时,中共中央和红军方面是否发布过《东征宣言》?这是一个需要探讨与商榷的问题。有当事人在其回忆录中声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组建了‘红军抗日先锋军’,彭德怀同志任总指挥,毛泽东同志任政委。并发布了《东征宣言》。1936年2月红军东征开始。"还有当事人在回忆录中写道:"瓦窑堡会议期间,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拟定了东征抗日计划,决定用40天时间进行有关准备工  相似文献   

4.
正红军东征纪念馆位于吕梁市石楼县东城乡故乡村。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完成了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任务到达陕北。但陕甘苏区面积狭小,人口稀少,经济相对落后,红军给养困难,扩军很不容易。同年12月,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后,红军按照"抗日反蒋,渡河东征"的战略方针和战略行动的具体部署,开始了东征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5.
1936年2月至5月,毛泽东、彭德怀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东征。时任东征主力部队红一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的萧向荣所写的日记《东征琐记》,详细记录了红军东征的过程。这部日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作出东征决策的原因和目的,即准备对日作战力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记录了东征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战斗;披露了毛泽东为团以上军政人员会议所作的报告和关于大麦郊政治局会议决定的报告,两个报告都就对日作战问题进行了思考。通过《东征琐记》可以看到,红军东征壮大了抗日力量,宣传了党的抗日主张,初步显示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战的中坚力量,有力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正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位于山西省永和县西南部的阁底乡东征村,距离县城30公里。该馆保护范围面积672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4401平方米,有大展厅3间,小展厅3间,石砌窑洞10间及毛泽东主席当年住过的一个小院,包括窑洞3间、马棚1间、戏台1个、庙宇4间。纪念馆主殿前,矗立着两米多高的毛泽东铜像,雕像右手中指在阳光照射下会渗出滴滴清水。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是为纪念红军东征永和及毛泽东主席路居永和而建。1936年2月20日,以毛泽东为总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7.
据现今权威史著记载,1936年3月12日东征红军总部在大麦郊召开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团以上干部会议,决定东征红军兵分三路活动,一支南下,一支北上,一支留晋西牵制敌人。证之以国共双方留存下来的有关红军东征的一手史料及参加过东征的周士第、萧向荣、童小鹏日记可知,这一说法舛误之处甚多。红军东征分兵会议应是召开于1936年3月13日,会议地点应为山西省隰县(今属交口县)宋家庄,会议决定派一支红军沿同蒲路南下打出外线。东征红军兵分三路活动的局面是此次会后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红军东征耿仲琳田逢禄唐群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毛泽东作出了红一方面军东征的战略决策,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红军进行的东征战役,表明我党我军决心以坚决的民族革命战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9.
1936年2月至5月,毛泽东、彭德怀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东征。时任东征主力部队红一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的萧向荣所写的日记《东征琐记》,详细记录了红军东征的过程。这部日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作出东征决策的原因和目的,即准备对日作战力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记录了东征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战斗;披露了毛泽东为团以上军政人员会议所作的报告和关于大麦郊政治局会议决定的报告,两个报告都就对日作战问题进行了思考。通过《东征琐记》可以看到,红军东征壮大了抗日力量,宣传了党的抗日主张,初步显示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战的中坚力量,有力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1936年2月至5月,毛泽东、彭德怀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由陕北出师,东渡黄河,奔赴山西,以"打通苏联"、"巩固扩大现有苏区",准备直接对日作战力量,进而进军华北前线,抗击日本侵略。红军出师山西后,遭到蒋介石、阎锡山军队的阻拦和破坏,未能实现对日寇直接作战。但是,红军东征打了胜仗,唤起了人民,扩大了红军,筹备了物资,以实际行动宣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红军结束东征回师陕北后,为巩固和扩大西北抗日根据地,扩大抗日红军,"为着一切抗日力量有核心的团聚",中共中央决定红一方面军主力组成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率领,到陕甘宁广大区域西征作战。西征战役从1936年5月开始到7月结束,开辟了纵横200余公里的新区,进一步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为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创造了条件。先后担任红军东征和西征主力部队之一红一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统战部部长的萧向荣,在战斗间隙,以日记形式详细记录了红一军团东征和西征的过程,内容以行军、作战、敌我态势、战果统计等为主,还有他从红军政治工作者角度对一些重要战斗的分析与评价。日记还记录了西征战役结束后,红一军团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以及关于西安事变的有关内容。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本刊将陆续发表萧向荣的这部日记,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于毛泽东东征战役的行踪,一些权威著作如《毛泽东传》、《毛泽东年谱》、《毛泽东军事活动纪事》、《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等,大都记其大概,内容比较简略。另有个别著作,记述这段史事错讹甚多。所幸的是,红一方面军东征战役的  相似文献   

12.
正1936年2月的红军东征,是中共党史和军史上的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壮举。东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以及陕甘苏区在发展中得到巩固。当年与毛泽东一道指挥红军东征的彭德怀回顾评价毛泽东和红军东征时说:"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西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进军山西,扩大宣传抗日主张,从此共产党夺取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红军东征60周年。红军东征在我党我军和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极其重要的篇章。红军东征在山西,曾对山西革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大深远的影响。山西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红军东征所创立的丰功伟绩。在纪念红军东征60周年的日子里,我省将举办两项重大活动:一是省委、省政府在石楼县隆重举行红军东征纪念馆开馆典礼;二是由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山西省军区政治部、山西省中共党史学会、中共吕梁地委、中共临汾地委在离石联合召开红军东征60周年学术讨论会。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我来参加这次研讨会,一是作为省党史学会顾问,二是我曾在吕梁工…  相似文献   

14.
正交口县红军东征革命遗址——大麦郊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大麦郊村。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2),当地人称"城门里"。1936年3月7日,毛泽东率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总指挥部机关,从交口县水头镇出发,来到隰县桃红坡镇大麦郊村(今属交口县)。  相似文献   

15.
正1925年2月和10月,广东革命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支持下,发动了讨伐反动军阀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叶剑英同志热烈响应号召,于1月16号奉命从香港回到了广州,当任了粤军二师的参谋长,投入到东征之战。叶剑英所在的第二师下辖的第三旅和第四旅约8600人,在战争中充任了东征右翼军的开路先锋。作为二师参谋长的叶剑英与师长张民达并肩作战、共同指挥,在此次东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东征演讲台位于东莞市石龙镇中山公园之南,原为竹木临时搭建,后经多次拆建,以作开会、演戏之用。新中国成立后始用砖石改建为文娱台、演讲台。四周树木葱茏,数十石凳设于台前,一湾碧水绕于台后,环境清幽。1925年10月,广东革命政府举行第二次东征,讨伐盘踞在惠州的军阀陈炯明。10月6  相似文献   

17.
<正>1936年2月至5月,长征到达陕北的红一方面军高举抗日大旗,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展开东征。在历时两个多月的渡河东征中,红军打了胜仗,唤起了民众,筹集了财物,扩大了自身力量。红军东征作为一次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战略行动,奏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的战斗序曲,为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把山西作为坚持敌后抗战的战略支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与红十五军团合编为红一方面军,随后在毛泽东、彭德怀的指挥下进行了有名的东征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极大地改善了陕甘根据地和红一方面军的战略态势,为尔后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和在西北开展新的革命局面,准备了有利条件。在东征战役的酝酿和实施过程中,作为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和事实上的中央最高决策人,毛泽东与当时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的林彪,在有关战略方向的选择和战役指挥等重大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并由此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毛泽东力主方面军渡河东征山西;林彪坚持脱离主力部队去陕南打游击1935年I…  相似文献   

19.
<正>1936年,毛泽东、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红军东征。从2月20日渡河东征到5月5日胜利回师陕北,东征红军在山西境内转战75天。其间,毛泽东两次进驻永和县,成为永和历史上光辉的一页。毛泽东两次来到永和与第一次离开永和的时间基本清楚,但是他回师西渡的时间却有不同说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毛泽东在东征红军渡河之前先行过河到达延川县(即5月2日离开永和),二是毛泽东在河东指挥,  相似文献   

20.
从11世纪末到13世纪末,西欧各基督教国家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以收复圣地耶路撒冷的名义发动了一系列对东方伊斯兰国家的军事远征。由于这些远征的参加者大都在军服上绣着十字架作为标记,所以史称十字军东征。作为中世纪历史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后世学者对于十字军东征的前因后果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